孫 宏 李 志 付 萍 王淑萍
摘要:安全防范技術專業是高職院校的新興專業。在專業建設過程中,抓住行業培訓的契機,對課程、師資、基地建設都會起到極大的推進作用。同時,專業建設的成果又會提升行業服務水平。文章探索了一條專業服務能力提升與專業建設快速發展良性互動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安全防范;專業建設;良性互動
安全防范技術是高職院校的新興專業,加強專業建設是使高職教育培養的專業人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關鍵性環節。本專業作為國家示范性專業,在專業建設過程中,以行業培訓為契機,成功地探索出一條專業建設與行業服務良性互動的發展之路。
專業建設緊抓行業培訓
安全防范技術專業創建之初,在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實訓場地建設等方面受到本科教育的影響。如何解決“做中學,學中做”是當時探索的一大難題。2004年,面向警校畢業生的公務員內部招錄體制的改革,導致大部分學生必須面向社會就業,并出現專業不對口問題。同年,恰逢浙江省安防行業體制改革,安防行業由原來的公安廳技防辦管理改為行業協會管理。所有安防企業資信等級的升級,必須由協會指定的培訓中心對企業員工進行相應的培訓。
本著做強專業,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培養學生的能力與素質,我系及時放開思路,以服務行業培訓為突破口,最先與浙江省安全防范行業協會取得聯系。經過考察,省協會最終于2005年確立我系為浙江省唯一的安防企業資信等級培訓中心。由于浙江省安防企業有600多家,培訓任務是長期而艱巨的。
行業培訓促進專業發展
(一)以任務為載體的課程體系構建
行業培訓是手段,加強專業建設才是最終目的,而課程建設是專業發展的核心。
培訓過程中常常接觸的兩類人員對專業建設會有很大的促進:一是管理層的領導,二是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層的領導能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態,指出專業建設方向;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熟悉安防行業的現有技術與產品應用情況,可以為課程具體內容設置提供參考。
從首期培訓開始,通過問卷調查、開座談會、請行業人員聽課、參觀實驗室、本系教師到安防公司企業調研等方式,全方位征求專業建設改革建議,初步調整了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經過行業專家與課程專家多次討論,全面分析安防行業、企業相關崗位,歸納典型工作任務,運用教育學理論構建了安全防范技術高技能人才的職業能力結構體系,圍繞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培養,以安防工作流程中的任務為載體,構建了專業課程體系,明確了《安防工程制圖》、《安防工程設計》、《安全防范技術應用》、《安防系統設備安裝與調試》等六門專業核心課程。
幾年來,編寫校本教材12本,出版安全防范系列主干課程教材3本,填補了國內安全防范類專業無教材的空白。擁有《安全防范技術應用》國家精品課程一門,《安防工程設計》浙江省精品課程一門,《安防工程制圖》等學院重點課程四門。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專家姜大源教授對《安全防范技術應用》課程建設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課程定位準確,課程思想先進,課程內容全面。該門課程能為實用性的高技能安防技術人才的培養發揮重要作用,對奧運會、世博會以及各類公共和民用機構的安全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p>
(二)建設“雙師”團隊
改善師資結構,提高師資團隊建設水平是課程建設的左翼。
在培訓過程中,學員對師資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而且要有實際工程經驗和動手能力。很多教師從高校畢業后馬上開始授課,理論功底扎實,但實際工作經驗多有不足。為改善師資結構并提高“雙師”素質,采取聘請、引進、培養相結合的多種途徑,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為快速改善師資結構,聘請了行業專家以及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行業企業技術骨干作為專業的兼職教師,并先后多渠道引進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副教授等8人,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師資組合。建立師資培訓制度,支持教師利用培訓中與安防企業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帶著任務定期到安防企業調研、掛職鍛煉、參與企業工程實踐,全面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與實踐教學能力。組織教師參加各類技能培訓,如安全防范設計評估師培訓、電子類職業鑒定考評員培訓、智能建筑弱電工程師培訓等,從與安防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角度進行拓展。選送中青年骨干教師到國內外知名大學做訪問學者,在專業理論深度和最新安防技術等方面加強研究。鼓勵教師參加教育部主辦的精品課程建設的師資培訓,使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得到提升。
這些舉措有力地促進了安全防范技術專業師資團隊建設。2008年安全防范實踐教學團隊被評為首屆省級教學團隊,其中包括省級專業帶頭人1人,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培養人員1人,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人員1人,全國安全防范設計評估師培訓教師9人。
(三)合作自主并重,建設實訓基地
提升實訓場所建設水平是課程建設的右翼。
隨著培訓的深入,需要建設一系列仿真工作情景的實訓場,使之不但服務于學生的安防技能培訓、技能考級,并且為學生安防系統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維護與維修等技能培養提供實訓場地。為此,圍繞課程體系中的核心課程,征詢行業專家的意見,兼顧培養“雙師”素質教師,自主建設校內實訓場所。另外,為培養學生在真實工作環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利用培訓契機,積極開拓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
在校內實訓場所建設過程中,在市場上無法找到相應的實踐教學設備,其他院校也沒有同類實踐場所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安防技術專業教師針對課程需要多處調研,自主設計了實訓(室)場建設方案,廣泛征求培訓學員的意見和建議,組織專家對方案進行論證,并自主建設了一系列基礎、專業、綜合的校內實訓(室)場。在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安防企業急需技術型人才和校企共建的熱情,多次考察,建立了多家校外實訓基地。
2005年以來,先后建設了仿真銀行和超市等情景性安防工程綜合實訓場,包含28個工位集成安防常見子系統的大型安防技術綜合實訓場,以及模擬監獄安防系統實訓中心。學院與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于2007年5月創建了全國首家高職院校安防科技產業園,吸引了眾多安防企業的關注。經過慎重篩選,確定了浙江大華等15家知名安防企業入園,并為學生自主創業的兩家安防公司提供免費場所和辦公用品。其中,浙江天工智能電子有限公司整體入住園區,已為兩屆學生共三百多人提供了頂崗實習的機會。此外,先后與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安檢站、浙江臺州快訊有限公司、浙江智晟科技有限公司、西湖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得到了專家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評為“浙江省高等職業教育——安全防范示范性實踐教學基地”和“國家高等職業教育下沙大學園區實訓基地信息安全與安全防范示范性實訓中心”。
專業發展提升行業服務
專業建設既然得益于行業培訓,就更要大范圍、深程度地回饋行業服務。
浙江省安防企業資信等級培訓工作繼續穩步開展,授課內容多次調整深化,內容涉及安防標準、常用安防子系統的原理和工程實際等。至今已培訓50多期,培訓學員近7000人,培訓受到學員的廣泛好評。2008年參與浙江省安全防范行業協會與全國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的一項國家標準和四項地方標準的制訂,充分體現了該專業建設在全省和全國的影響力。經過與中國安全防范行業產品協會的多次溝通,最終確立我系為“中國安防行業職業培訓中心(杭州)”,全國僅有兩處。受企業之邀,多次為杭州鋼鐵集團公司等培訓中、高級保安員,保證認證通過率。經過幾年的拓展,培訓規模和層次都得以提升,同時得到行業的認可。
參考文獻:
[1]馬樹超.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再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3).
[2]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改革與建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孫宏(1974—),男,安徽宿松人,碩士,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安全防范系講師,研究方向為安全防范技術專業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