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使出自私手段 多國面臨通脹壓力
本報駐美國、法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 顧玉清 本報記者 王亮亮
美元持續疲軟正在全世界范圍內引發焦慮。20日,法國、加拿大和中國相繼表達了對美元貶值的擔憂。路透社21日援引法國方面的評論稱,歐元匯率達到1.50美元兌1歐元對歐洲來說是場災難;加拿大央行表示,美元兌加元貶值將抵消加拿大經濟復蘇的許多利好消息;中國央行副行長馬德倫20日也表達了對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擔憂。分析人士表示,美元貶值有利于美國出口工業的復蘇,從而也為制造業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有利于緩解美國國內失業率飆升帶來的政治壓力。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美元貶值,美國可以通過向全球注入流動性,輕松縮減自己的債務。因此,美元貶值對美國來說是“一箭多雕”的好事,盡管可能要傷及世界。
多國不滿美元貶值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0日報道稱,加拿大央行當天對加元兌美元匯率上漲發出“強烈警告”,稱加元走強會完全抵消當前的經濟復蘇成果,并造成更多負面影響。報道說,加拿大表示,目前加拿大經濟正處于復蘇階段,但加元兌美元的波動加劇以及持續走強將減緩經濟的增速,并增大通貨膨脹壓力。路透社21日援引加拿大央行的聲明表示,加元兌美元今年迄今已上漲16%,而加拿大的出口中有大部分是銷往美國,因此本幣急劇升值拖累了其出口競爭力。
20日,法國總統薩科齊的顧問亨利·圭亞諾在出席執政黨會議時表示:“美元貶值對歐洲的工業以及整體經濟將是個災難。到某一時候,歐元兌美元的漲勢將變得讓人無法接受,那時歐洲將不得不出手回應,方法很可能是發行更多歐元。但是,這么做也可能帶來通脹問題。”21日,美元兌歐元匯率一度跌至1歐元兌1.5美元。歐洲空客公司不久前曾表示,歐元的堅挺正令“所有那些成本以歐元計算的工業類企業境況變得越發艱難”。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馬德倫周二也表示“在美元匯率持續下滑的情況下,凈資本流入可能增加,加重中國國內流動性過高的壓力,并使(中國)通脹風險升高。”俄新社21日援引俄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安德烈·克列帕奇的話稱,美元持續貶值到1美元兌26或27盧布將對俄羅斯經濟產生巨大傷害。
美國被指放任美元貶值
盡管美國總統奧巴馬、財長蓋特納和白宮經濟顧問薩默斯最近不斷釋放煙幕,表示將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持美元強勢地位,可是他們事實上除了袖手旁觀之外,未有任何實際行動。法國總統顧問圭亞諾20日指責美國的貨幣政策旨在通過通貨膨脹消解債務壓力。他說,美國向全球注入流動性,而歐洲最終將被迫做出反應。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黃金價格迭創新高,國際油價在20日也一度沖高至80美元一桶的高位;與此同時,美元兌亞洲部分國家及歐洲主要國家貨幣匯率觸及一年來低位,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美元持續貶值。《華爾街日報》19日的一篇報道分析稱,在阻止美元下跌方面,美國政府官員幾乎沒做什么努力,這部分是因為美元走弱有利于美國出口商,并能給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應對通貨緊縮助一臂之力。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克萊恩和威廉姆森還提出了“基本均衡匯率”這一概念,來為美元貶值提供理論依據。根據他們構建的這一指標,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高估了約40%,兩名專家說這是中國持續抑制人民幣匯率以保持其出口競爭力導致的結果。另一名經濟學家伯納德·康納利則表示,美國至少要將美元再貶值25%,否則將面臨一系列資產泡沫和第二次金融危機的危險。
人民幣匯率應有長期戰略
國內金融專家譚雅玲2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元貶值是美國自己經濟和政策的一種選擇。通過美元貶值,美國的貿易逆差已經從8000多億下降到6000多億美元。另外,美元貶值對美國企業的海外競爭力和利潤也有好處,對經濟復蘇有好處。
譚雅玲表示,現在美國經濟在復蘇,美元敢貶值,但在美國經濟壓力很大的時候,美元實際是在升值。因此美國讓美元貶值是分階段和有步驟的,而不是一味的貶值或升值。現在人民幣面對美元貶值有升值的壓力,但中國應當從自己經濟、投資、貿易角度去考慮人民幣到底該怎么走,而不是考慮美元怎么走。“中國的尷尬在于我們只關注價格,而忽略了制度。價格不能由短期經濟、貿易狀況來決定,而應由長期的制度來決定。”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學者鐘偉則表示,疲軟的美元對美國制造業的復蘇、外貿逆差的縮減都有好處。由于在本次金融危機中,人民幣采取的是盯住以美元為主的一籃子貨幣,加之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的復蘇,因此目前中國整體外貿形勢還是不錯的,并未受到美元貶值的影響。不過,未來我們必須要警惕美元貶值給人民幣帶來的升值壓力,以及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