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求實
[摘要]將影視作品與現代教育理論相結合,使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這對于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及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與明顯的強化作用,也是高校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有利途徑。本文首先闡釋了影視作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探討了利用影視作品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思路。
[關鍵詞]影視作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隨著社會轉型和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影視文化的滲透影響還在逐漸增大,大學生受影視文化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不可小視,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對待影視文化的影響已是刻不容緩的問題,也是各高校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己任的教師所必須面對的一個研究課題。積極發揮影視作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探索的重要路徑之一。
一、影視作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影視作品具有形象直觀、傳播廣泛、為人們喜聞樂見等特點,在人們總體文化水平還不是很高的中國,它還具有不受閱讀能力限制的優勢,因而擁有比印刷文字更為龐大的受眾群體。此外,較之其他傳播媒介,影視作品在弘揚傳統美德、傳播優秀文化方面也更具有無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因此,大學生現在熱衷于影視文化并不一定是壞事,關鍵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確地看待和引導。只要處理得當,影視文化也可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個極好的機遇。因為它比枯燥無味的說教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具體來說,影視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和正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拓展了時空,豐富了資源
影視文化具有超越時空的特性,在自由開放,高速運轉的影視文化世界里,由一部電影就可揮灑自如地演繹超越時空、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故事情節。思想政治工作者如能運用影視文化這種方式,向大學生傳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引導他們參與思想政治教育論壇,接受各種思想教育的輔導,這就擺脫了耳提面授的傳統教育模式的諸多限制,極大地拓展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時空?,F代一些大學校園通過觀看影片、寫觀后感以及知名教授對影片的講解都是對此理論的現實運用。另外,在影視文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大量的影視片不斷出爐,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大學生通過觀看影片可以隨時與思想大師、文化大師進行心靈與心靈的對話,從而升華自己的思想與靈魂??梢哉f,大量富有教育意義的影片的出爐,既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資源,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減輕了他們的壓力。
2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大學德育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近幾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部門在加強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創造和積累了許多好的經驗。其中運用影視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實踐證明:優秀的愛國主義影視片蘊藏著豐富的思想、藝術內涵,具有形象、直觀、生動、可信、感染力強的特點,深受大學生的歡迎。當代大學生在欣賞這些愛國主義的影視作品中(如《英雄兒女》《董存瑞》《地道戰》《雷鋒》《焦裕祿》《孔繁森》《我的1919》《任長霞》等),激發了愛國主義情感和理想主義情懷。
總之,用優秀影視片對廣大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素質教育,已成為國家、社會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重要措施?!坝耙暋⒁粝駥Υ髮W生道德的養成、人格的塑造、審美的熏陶,影響之大,是父母和老師教誨的強有力的補充。積極向上的影視作品將成為大學生知識教育、科學普及、了解社會和個性發育的重要選擇之一?!彪娪半娨曌鳛樾麄髅襟w,必然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影響。加深對影視作用的認識,有利于我們能動地利用這個有效工具,為素質教育服務。
3擴大了大學生社會體驗的范圍,強化了大學生知識觀念的更新
作為大學生社會生活體驗的主要環境,家庭、學校在促進他們身心發育、智力發展和品德形成上有著巨大影響作用,但這種生活體驗往往比較狹窄單一。由于大學生年齡和學習生活的特殊性,其社會生活體驗往往受到眾多局限。影視文化作為現代新型傳媒文化,從根本上消除了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的阻隔。它不僅僅是一種娛樂工具,還是制造現代人心靈、改變整個生活情境的新力量。影視文化豐富了大學生進行社會體驗的范圍,為大學生體驗社會生活提供了新的社會環境。
另外,從某種程度上看,我國的文化形式、范圍不夠寬泛,不能滿足和適應大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來,大學生對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活潑新穎的文化產品有了更多的需求。影視文化以其廣泛性、新穎性、多樣性的特點,負載許多新的知識和現代觀念,既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又通過對舊觀念的沖擊,強化了大學生新的生活觀念的形成。大學生在影視文化長期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下,擴大了知識容量,更新了思想觀念,并以新的知識和觀念面對世界,改變自己的命運。
二、利用影視作品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創新思路
影視文化是社會文化環境的一個重要部分。生活在象牙塔內的大學生,也主要通過大眾傳媒所表現的內容來了解生活、了解社會。影視傳媒所傳遞的思想觀念必然對大學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積極轉變觀念,學會運用影視文化這一信息渠道與手段來進行思想政治工作。
1影視教育要滲透到思想政治教學的環節
中國影視教育的發展成為了推動中國高等教育體制的新的高地。將影視作品引入思想政治課堂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得教育界的更多人對于影視教育的重要性有了共識。列寧曾說過:“在所有的藝術中,電影對于我們是最重要的?!彼€說:“電影具有在精神上影響群眾的非凡能力。”一部好的影視作品總是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打動人,從而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大學生正處于思想意識的形成期,又具有感性認識占主導的特點。我們當前的思想政治課教材中幾乎每一課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影視作品相配合,這就要求我們的任課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去尋找這些教育資源并加以運用,讓它們發揮出生動形象直觀地詮釋教材的作用,使兩者互相補充、互相滲透。這對于改變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課空洞、枯燥的泛泛而談的尷尬境遇無疑是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2引導大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我國的大學生受香港、臺灣影視節目中所宣揚的資產階級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不小,理想和成才的意識淡化,使命感不強。因此,我們應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成才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成才的文化環境和內在條件,正確認識人生階段的特點和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他們走立志成才的路,把學生的主要精力轉移到學習上來,增強抵制港臺影視文化不良影響的內在機制,樹立科學的人生觀,樹立為人類多作貢獻的思想觀念。同時,必須堅持不懈地對青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
體主義、社會主義和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幫助大學生擺正貢獻與索取、理想與實惠、他人與自己的位置。要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辯證關系,克服把兩者對立起來的傾向,既要反對極端利己主義,又要反對虛幻的集體主義;既要看到個人,更要看到社會。要提倡個人服從集體、服從社會,集體和社會利益至上的觀點,引導大學生正確地處理好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
3利用影視教育重要理念科學引導大學生政治思想的發展
在國內,影視傳播的娛樂化已經成為傳媒的一種時尚。它是對國際傳媒的借鑒,也是傳媒走向市場的結果。從傳播學角度來看,新聞娛樂化充分考慮了受眾的心理需求,它是受眾中心論的產物。我國傳媒有著悠久的政論傳統,新聞傳媒也已經習慣于傳者為中心的傳播機制。不可否認的是,在傳媒的諸多功能中,娛樂也應該是題中之意。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傳媒開始走向市場、走向競爭,傳媒開始從高高的政治講壇上走下來,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走到普通的老百姓中去,傳者中心的傳播機制逐漸被受者中心的傳播機制代替。在這一過程中,傳媒發揮了大眾傳播的娛樂功能。傳媒娛樂化潮流涌向高校,可謂喜憂參半。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群體,有其自身的特點,這就決定了大學生既是影視文化的接受者,同時也是影視文化的傳播者。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視影視教育在不可阻擋的有效教育的同時存在的負面影響,以便“因勢利導”,為思想政治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學校教育應當充分關注影視文化對大學生在文化觀念、審美能力、人格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和作用。從推進素質教育的戰略眼光,從構建未來國民文化人格角度,審視影視文化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利用好影視教育這個教育手段,對大學生的政治思想的發展,進行科學的引導,使潛隱教育與影視教育有機的結合到一起。
4影視教育在新時期已經成為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平臺
新時期,影視教育的發展在中國的高等教育結構中已經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隨著改革的進一步開放,新聞體制的改革和傳媒產業化的大力推進,以及網絡技術的迅速普及,使得大學生在信息收集過程中,比較深切地將影視文化作為了最易接受的教育形式之一。一位作家曾說,“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除了火箭等高科技,道德、情感也是文明的組成部分,而且比物理、化學知識更為微妙、久遠。如果我們的后代科技水平很高,但愛與被愛的能力漸漸喪失,那是很悲哀的。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推廣優秀影視作品,是一項插上高科技翅膀的育人工程,是提高人的素質的工程?!笨梢詳嘌?,影視教育的人本功能與價值是多方面的,對影視教育的定位,一直以來我們雖一貫偏重于審美教育,但更多的是關注其審美知識的傳授和道德的教化,而對其諧和知識、完善人格的意義卻認識不夠。托爾斯泰在《藝術論》中認為:“藝術就是美的靈魂,藝術的目的是教育,不僅是‘智的教育——這是學者的事,不僅是‘心的教育——這是布道者的事,而是整個人的教育?!蔽膶W大師的這一觀點,對我們今天進行影視教育不無啟示。影視作品中不僅聲響、構圖、攝編等多套語言系統使觀眾在變幻莫測的聲電光影和扣人心弦的情節欣賞中處于非線性的思維狀態,而且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人類不僅占有一個現實的世界,而且擁有了虛擬的世界。影像生產的復雜因素,決定了影像文化語義演義的多義性、網絡性和立體性,這一媒介文化勢必在強化受眾的非線性思維時對人類的認知習慣和思維方式產生根本的影響。而這個平臺,也正是新時期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求真務實目標的嶄新途徑和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