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梅
教學設想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為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中國當代詩三首”中的一篇詩歌,設計為一課時,本課學習,大致需達成如下目標:
1.根據聯系作者的經歷及相關背景,準確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詩歌表達的情感。
2.側重欣賞詩中獨特的意象和情境,指導學生通過意象體驗作者在詩歌中表達的思想情感。并能夠把握詩歌的情感脈絡,從而體會詩歌的特點,并由此了解新詩鑒賞的基本途徑。
3.使學生了解人生之美、生活之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健康的心態和高尚的審美情操。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請同學們回答兩個問題:
1.在你的想象中,你想過怎樣的生活,什么樣的生活是你感到最幸福的?
2.如果讓你表達對親友、同學、師長的祝福,你最想說什么?
(教師明確:每個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同,幸福的感受也不同。無論什么言辭、祝福都是美好的,我們今天一起來學《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看詩人是怎樣描繪他的幸福生活的,怎樣表達他的祝福的!)
二、賞析詩歌
1.自讀課文
(此環節由學生自我體驗,教師不作任何指導,目的是讓學生對作品有一個最初的基本的體驗,為以后的鑒賞張本)
2.賞析
(1)首節分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切入方法:從幾個動詞和動賓詞組入手,把握作者想象中的生活,是一種田園牧歌似的、自由、隨意的生活。
教師提示:作者抒寫心中的理想生活,讀來充滿向往,語調要輕柔、輕快,體味美感。
(2)第二節分析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教師提示:詩人從個人憧憬走出,要把幸福的感覺傳給親人,傳給他人。聯系同學們課前講述個人的幸福生活,大家都沒有提到他人。作者卻將自己的幸福感向外傳布,展示了他博大的愛心和真誠的良知。
(3)第三節分析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教師提示:詩人把三個真摯的祝福留給了陌生的世人。詩人從第一節抒寫的個人憧憬,第二節抒寫的親情、友情到本節上升為對陌生人的關懷,情感涉及面次第展開,胸襟逐漸開闊,用淳樸、溫馨的語言表達了他對幸福的理解與感受。
三、探究詩人的復雜情感
1.情感主題
第一節的含義明確了。詩言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我們用簡單的板書表示:
2.聯系作者經歷及相關背景,體會“從明天起”的深刻含義
(1)對比閱讀
全文有三處寫到“從明天起”,教師指導學生隱去這三處后閱讀,然后再原文對比閱讀。學生很快發現,加上這三句,全詩有一種揮不去的蒼涼感。
(2)介紹詩人經歷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懷寧縣一個貧困的小山村。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3年畢業后任教于中國政法大學。從1984年開始,海子創造了數量驚人的詩歌作品,其中影響最大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1989年3月26日黃昏卒于河北山海關。
(3)問題討論
詩中兩次出現“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所表達的情味一樣嗎?
討論總結:都表達了美好的情感,而情味不同。
第一次說出,是第一節情調的順向發展。
第二次說出,是第二、三節的逆向發展。本來應是昂揚的情懷的展露,可卻出人意料的一轉,猶言塵世幸福是你們的。面朝大海就是背對大陸,背對眾人,是他對塵世的告別。“從明天起”恰恰意味著今天的暗淡,他把幸福的祝福給了別人,聯系到兩個月后詩人的自殺,讀者會從中體會到一份悲涼的情調。
總之,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復雜,大致是這樣的情感軌跡:向往幸福——祝福塵世——背離塵世。
四、拓展延伸——海子,我想對你說:……
詩人海子成為中國詩壇最美的一束煙花,迸放炫目光焰又迅忽寂滅。如果你和他同時代,又是他身邊的人,你想對他說什么?(此環節既能考查學生對作品主題及詩人情感的把握,又能考查學生語句積累的功底和口語表達能力)
另:學生此時已沉浸到詩歌的意境中了。欣賞一首詩,不是為了從理性上把握作品所傳達的作者的情感體驗。而是為了在想象中體驗和經歷作者的情感經驗,口說我心。通過這一環節的表述,學生能交流感情,體驗共鳴,做到主動探究。
五、鑒賞總結
詩歌鑒賞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意象的作用
詩句的構成多是意象的連綴與疊加。因此鑒賞詩歌中的意象,能把握作者的情感和詩作風格。
2.誦讀的作用
誦讀是欣賞詩歌的“入場券”,情感在誦讀中體味生發。例如本課,隱去“從明天起”這三處,用一種輕柔、明快、純凈的語調讀,而加上這三處,又要讀出壓抑、落寞、悲涼的情調。
作者單位:內蒙古包頭市第四職業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