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霞
摘 要:在當前的教學領域,有這樣一種教學方法引起了很多教學者的廣泛關注,那就是案例教學法。在應用案例教學法時,一定會用到案例,其中有一部分案例是自己編寫的案例,在自己編寫的案例中應該注意一些問題,其中案例的選擇、案例材料的搜集、案例材料的整理、案例問題的創設、案例的呈現是不可忽視的。
關鍵詞:案例教學 自編案例 案例的選擇 案例呈現
案例教學法,從廣義上講是通過對一個具體情景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是一種教與學兩方直接參與,共同對案例或疑難問題進行討論的、合作式的教學方法。
在案例教學中出現的案例,一種案例是教科書中已經存在的案例。這種案例適應的范圍很廣,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它容納了最一般的地理知識和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各地條件不同、學生基礎也不一樣,對教科書的案例理解也不同。另一種就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自編的一些教學案例。這樣的案例有著書中原有案例無法取代的好處,一方面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來編寫,使問題更容易得到處理;另一方面,可以編寫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案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有一些成就感,增強了學習的信心。要把自編案例的好處發揮到極處,這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
第一,案例的選擇
案例編寫的大方向最好以學生身邊的鄉土知識為背景。學生在自己的家鄉生活了多年,在衣、食、住、行、吃、玩、語言等方面有著自己獨特深刻的認識。通過這樣的案例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增強觀察生活、聯系實際的意識。在展示案例時,學生感到很真實,很親切,而不是空洞和無知。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由近及遠地認識遙遠、生疏、抽象的事物。
第二,案例材料的搜集
現階段獲得信息的渠道很多,可以從互聯網上搜集材料;或者從一些市志、縣志資料中獲得;或者從自身的一些經歷中總結出的;所要的這些材料不是一朝一夕能收集全的,要平時不斷的積累或者留意新聞動態。如果只講歷史上是什么樣的,不提及現在,那還是離學生很遠,學生還是知之甚少。所以要把握案例的實時性,使案例新穎化,不斷的吸引學生去分析、解決他們身邊最熱門問題。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善于觀察生活,要時刻留意周圍
的信息,把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只有教師先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學生才能學以致用。
第三,案例的整理
案例必須具有最能反映某一原理、規律的作用和功能。案例的使用,必須能揭示這一原理或規律。搜集到的鄉土材料會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一個地區的概況、動態。如何把復雜的材料簡化,就成了編寫案例的一個重點。編寫案例要依據教學大綱,要符合課標要求,抓住主體,不能離題太遠。這樣就要求教師要認真的分析材料,把與教學有關的材料留下。尤其是一些符合教學內容并且是一些實時情況的材料要留下,使案例具有實時性。
有用的材料收集起來后,還要用一些精煉的語言把選好的材料整理出來。這個工作量是比較大的,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這樣的材料呈現出來,既能完成課堂任務,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四,案例問題的創設
材料整理出來,只是成功案例的一部分,還有的就是案例問題的創設。要編寫一個成功的案例,問題的創設要科學、合理、有效,數量要適當。問題要能體現出課標的要求,達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案例教學中出現很多無效問題,學生的興趣就會逐漸喪失,就達不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也浪費了教學時間。所以創設的問題盡量不要出現“是不是”“對不對”“是嗎”這樣的選擇性問題。
第五,案例的呈現
自編案例呈現要完整。這一點尤為重要,一個完整的案例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整個事件,前后相連,情節完整,有助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若將案例分片段來呈現,就不能稱為案例教學了,可以叫“印證教學”了,也就是用各種例子來證明某一結論是正確的。同時,學生也不能從整體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得出的結論只是片面的,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自編案例呈現時要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尤其是地理教學中,案例呈現時,如果只是一味的用文字的形式出現,學生看也看累了,所以適當的加些圖片、聲音,這樣學生在把握整體材料時就不會感覺到很疲勞,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興奮點。
參考文獻:
1.鄭金洲.《案例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楊光瑞.談新課程標準下的地理案例教學[J].地理教育.2008,1
3.江靜華.地理案例教學的有效性及提高策略初探[J].地理教育.2008,1
4.周義.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應用與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6,5
作者單位:浙江衢州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