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軍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每一位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都把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但是,“教師教學難、學生作文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學作文教學,影響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學由語文教學的重點成為既重又難的"焦點"。為什么學生寫作這樣困難呢?我們該如何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呢?從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寫作應貼近實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1.激發學生興趣,培育思維方式
讓學生寫熟悉的內容,以“趣”激趣。作文命題應開放,出寬題,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景或物作為作文內容,以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愿望,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如根據學生最喜歡做游戲的特點,我們可以精心設計游戲內容,游戲前,告訴學生要留意游戲的過程,注意同學的言行和表情。游戲后組織學生說過程,討論從游戲中懂得的道理。學生玩得興高采烈,自然會說得興致勃勃,寫起來就不難了,而且有興趣了。
2.以成功的喜悅,激發寫作欲望
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在實踐中我具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給學生自信心。學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讀,以此激發學生特別是差生的作文興趣。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作文中的優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最后達到共同的目標。第三是辦好班級的習作園地,把優秀的篇、段張貼在上面,供全班學生學習、品賞。
3.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活動,激發寫作興趣
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如開展作文競賽活動,競賽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好勝心強,開展競賽活動,給他們更多的參與和表現的機會,不但可以調節以往習作所形成的氛圍,激發學生“我要寫”的興趣,還可以大面積地提高習作的質量。
4.注重真情實感,培養寫作能力
寫作教學中,應要求學生注重文章的真情實感,要鼓勵他們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根據低中高年級的學生年齡和實際經歷,使學生運用比較自然的語言熟練表達自己的真實行動和觀念,同時有意識地讓學生接觸各種文體,注意訓練孩子的概括歸納能力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孩子的思想深度和語言功夫。一方面,加強孩子邏輯歸納和概括能力的訓練,培養孩子的思想深度。另一方面,培養孩子形象化的語言表達方法和類比、比喻的語言表達方法,引導孩子學習詩化語言。
當前,沖破傳統寫作教學的理念,挖掘新形勢下學生寫作的潛能,引發學生因果邏輯思維,注重真情實感,培養寫作能力,應該是當今寫作教學的重要內涵。由此,我們的寫作教學應該給學生一個廣闊的天地,讓學生盡情地揮灑。
二、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1.從現實生活中積累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那么,如何匯積生活中的寫作源泉呢?我認為:首先要豐富學生的生活。小學語文大綱指出:“指導小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內容就是寫作材料,寫作材料來源于生活。生活越豐富,積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學表明:兒童天性好玩、好動。教師應抓住這一心理特征,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春游活動、文體活動、讀書活動、演講活動、看電視、聽廣播等等,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積累寫作素材。
2.從書本中積累素材
書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生活實際的,那么,怎樣積累書本的材料呢?古人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就告訴人們,積累書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讀、多背書面的優美詞句、好的片段、優秀作文。以便積累遣詞造句,選材與立意,層次與段落,詳寫與略寫,開頭與結尾,過渡與照應等寫作技巧。讓學生做到多讀精思,舉一反三。
三、加強指導,教給寫作方法
作文教學要指導學生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注意人家是怎樣開頭、怎樣搜集和組織材料、怎樣遣詞造句、怎樣結尾的。認真審題,搞清本篇習作的范圍和寫作重點,幫助學生編制寫作提綱。搞清哪些應詳寫,哪些應略寫,哪些先寫,哪些后寫,這樣才有條不紊,條理清楚。
四、指導學生學會自己修改作文
當學生能夠把自己會說的話都寫出來以后,還要學會修改,使之更具有表達書面語言的能力,這也是學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種表現。但小學低年級兒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寫,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較輕率的,或聽老師講的,并不是自己很好地考慮的結果。可見,小學低年級兒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還沒有發展起來。因此,老師要同時注意培養兒童這種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師要逐句逐段地與學生一起修改作文,決不能讓學生滿足于把會說的話寫出來就行,這樣會影響作文質量的提高。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應遵循小學生思維發展規律,注重表達其真情實感,講究寫作方法,相信寫作水平一定會有所提高。
作者單位: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西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