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艷
愛因斯坦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我們的傳授知識,能使學生產生興趣,那么他們就會主動地、深入地興趣盎然地鉆研領會。
傳統的教學往往是宣傳假大空的套話,進行機械式的灌輸,教學效果不理想。那么如何營造快樂課堂?
一、搜集充分的“快樂”素材
這是思想品德課快樂教學的必備條件。每天都要上課,如何搜集這么多的快樂素材呢?這就需要平時多多積累。比如細心留意身邊或社會中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書籍、雜志和報紙;上網瀏覽查閱有關的資料;電視、廣播等媒體上的獲知等等。
二、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快樂”的教學氣氛
讓學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師,老師也有不如學生的地方,有什么獨到的見解可以大膽地在課堂上發表。總而言之,師生間平等了,教學才能快樂起來。
三、建構“快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樂在學中
1.創設“快樂”的教學情景。這是進行快樂教學的基本方法。要使學生身臨其境,以第七課《友好交往禮為先》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創設這樣一個快樂的教學情境:我宣布今天要搞一次公關禮儀大賽,根據參賽同學的表現,授予公關小姐和公關先生的稱號,很多同學聽到比賽規則后躍躍欲試。就這樣整堂課在一種非常輕松、歡快的氣氛中度過。學生在快樂中學到許多有關禮儀的知識,也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這比一個人聲嘶力竭說教式的教學效果好得多。
2.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刺激學生的快樂神經。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我們的教學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它能做到圖文并茂,影音俱全,給予學生很大的感覺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給予激勵性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增添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教師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覺得自己有能力,能勝任,有獨創性。
四、“快樂”教學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具備以下條件
1.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課堂教學管理能力。如果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法正確引導不能導好課堂中的“快樂”氣氛,導致快樂演變成混亂,無法把持。結果,每個人“快樂”著自己的快樂,課堂思路基本沒有按照我們預先設計的思路走,出現教學失控。
2.要求教師富有個人魅力,比如知識的淵博、富有感染力、親和力。快樂的教學法是對那些傳統的按部就班的教師是極大的挑戰和否定,只有高素質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的教師才有資格、才有能力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勝任這種教學工作。
作者單位:灤縣九百戶學區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