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江
摘 要:在平常的班主任工作中,師生關系的和諧是至關重要的,而師生關系的和諧又需要師生之間有豐富的情感交流,將我們的手搭在學生的肩膀上,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卻是一種情感的投入,它將產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 師生關系
教育心理學認為:教育者的個人威信與教育效果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一致性。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與自我意識之間的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切身體驗。它不僅對人們的心理活動具有廣泛的影響,而且對人們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尤其是對班主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將我們的手搭在學生的肩上
渴求平等是每一個人的基本心理訴求,學生也不例外。處在成長發育期的學生更渴望師生之間的平等。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一方面對自己的成長發育而欣喜,一方面又對周圍發生的一些人和事感到困惑,而且充滿了對成人生活的向往。在這種關鍵時刻,老師的一言一行就顯得特別重要了,往往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都有可能使學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老師,我們需要注意與學生平等的交往,無論是在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時,都要在不同時間將手搭在學生的肩膀上,以縮小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當表揚學生時,我會有意無意地將一只手或雙手搭在學生的肩膀上,肯定他的成績,鼓勵他繼續努力;當批評學生時,先是嚴厲批評,然后,我同樣會將手搭在學生的肩膀上,鼓勵他改正錯誤。當然,這里還有一個分寸和身份的把握問題,不可以一成不變或者照搬照抄的,例如男老師和女學生之間可得注意了。特別是犯了錯誤的學生,其逆反心理很重,身體部位的某些接觸,會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防備意識,縮小心理距離,讓學生心理上有親近感,他會感到老師是在真心地幫助他。
二、給孩子一份關愛,收獲蔚藍天空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一個學生都非常在乎老師對他的感覺,一句發自內心的贊美,可以讓學生興奮無比;一句嚴厲的批評,可以讓學生茶飯不思。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可能帶給學生的是一種全新的感觸。從這一角度出發,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情感,多給學生關愛,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當學生遇到心煩的事時,我會成為他忠實的聽眾和不錯的謀劃者,讓學生覺得我是一個能讓他信任的人;當學生有了點滴進步的時候,我會趁學生在家的時候,給他的父母打電話,讓學生覺得老師不只是在家長面前告他們的狀,還會讓家長享受他們的成功。
這些,也許都是繁瑣的小事,但也正是這些小事無不蘊涵著老師的關愛,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他們感覺到了老師就是他們的真心朋友,值得信賴。也正是這些平時人們不注意的小事,可以減輕班主任在班級各種工作中的許多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為動力。這些小小的舉動,也正是處于年少且渴望長大的有血性的學生內心所需要的。
三、偶爾也難得糊涂,給孩子們面子
心理教育學提倡模糊教育的方法。在學生的有些問題上采用模糊教育的方法有可能比其他任何方法都有效。學生的心理畢竟向往進步的多。模糊一點,說不定就是給了他一次自我反省、自我改正的機會。
上個學期中段考之后,我在分析完試卷之時,對同學們說:“如發現評分有誤,可到老師這兒說一說。”下課了,講臺前有很多同學圍著,問這問那。這時一位文靜的女生來了,我知道,她得了89分,一個不錯的分數。“老師,這道題我對了。”試卷是我改的,我當然知道問題在哪兒,但我沒有挑明,滿足了學生的加分要求,給了她在同學面前的面子,不過我在那扣分點上劃了一條橫線,我想,那個學生會明白的。后來,她用她的行動和成績證明了我的判斷。
“點到為止”,用含蓄的責備方式對這個學生已經足夠了,沒有必要當著很多同學的面給她難看。而這恰恰就是模糊教育的方法。采用這種模糊教育的方法保護了學生的面子,其實就是保護了學生脆弱的心靈,但不等于不要孩子知錯認錯,一道橫線,就是一種暗示:“僅此一回,下不為例。”保護學生面子,有時不僅不妨礙學生改錯,反而促使學生更好地改錯。因為這也是一種情感投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四、給一份肯定,給一份自信
有這樣一個故事:美國普通教師海倫在當班主任時,發動學生互相找優點,然后依據自己的觀察并綜合同學的意見寫了一份份熱情洋溢的以表揚為基調的評語,“從來不知道別人會認為我這么好!”學生出乎意料,卻又心花怒放。
若干年后,海倫的一位學生因公務而犧牲。人們在他的貼身口袋里找到了一張紙條,那便是海倫寫給他的評語。在這位學生的葬禮上,昔日的學生告訴她:“您給我的評語一直壓在我的寫字臺上。”“您寫的評語一直放在我的結婚相冊里。”
顯然,海倫用心寫的評語感動了學生,并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發揮著巨大而恒久的鞭策作用。
這個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決定在班主任工作的具體實踐中去檢驗它的神奇作用。
“多懂事的孩子,我想,你的媽媽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媽媽!”
“你的善解人意,你的寬宏大量,使得每個同學都想成為你的朋友,老師為你驕傲!”
“你是一個非常有誠信的學生,老師很喜歡跟你做朋友。”
這些,都是我在學生的作業本上寫的評語,很簡單,但產生的作用卻很大:學生的作業做得更認真了;對待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也有了自己正確的判斷;學習的主動性更強了。學生有了收獲,作為一名教師看到學生的這些收獲,又何嘗不感到是一份成功呢!
將我們的手搭在學生的肩上,與學生親近,學生才會與你親近。教育學生,培養智商固然重要,但注意情商的培養,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學生是人而不是機器,是有情感的,是需要熱情贊揚的。
參考文獻:
1.劉良慧,張先華.教育觀念的革命
2.陶行知.教育文選.教育科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