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
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既要按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更要充分利用語文課的特點來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創設情境能有效地讓學生激情飛揚,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 情境創設 激情 效果
早在一千多年前劉勰的《文心雕龍》中就有“情以物遷,辭以情發”的提法;清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也留下了“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論述;現代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的《二十韻》中也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的名言。這些精辟的論述為我們點明了文與道、境與情、潛心會文與入境悟神、語言文字訓練與情感意志的陶冶之間的辯證統一的關系,成為我們情境教學的依據。
情境教學,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制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情境中動情,充分感受語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幫助學生迅速而準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地發展,達到在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目的。
那么,在語文課堂中如何創設情境進行情境教學,讓學生激情飛揚,激活課堂,營造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呢?
一、多媒體演繹再現情境
教學手段的優化是實施教學過程最優化的主要方案之一。隨著教育現代化工程的進一步推進以及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信息媒體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已成為當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趨向。用多媒體輔助語文課堂教學,可以把影視帶入課堂,演繹和擴充課文內容,以再現生動真切的生活情境??梢韵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更加高漲,對內容的理解和主題的把握會更加準確深刻。如教學《茶館》時,播放戲劇《茶館》片斷,讓學生體會王利發逆來順受的性格特征,體會老北京極度“忍耐”的文化心理。
教師學習多媒體制作技術,自制課件,根據教學內容,用圖畫的形式展示課文中的形象,再現文中描繪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觸發學生的聯想,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符合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認識規律,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扮演角色再造文化現場
在講到某一知識點時營造一種現場感,讓學生真的以為就是當時那種情景,從而模擬出學生在現場的那種神態、思維、動作,當然,這種再造文化現場的方法和手段各個不同,可以是在真實的文化現場,比如學《赤壁賦》,有條件的可以帶學生到黃岡赤壁去走一走,模擬蘇軾當時游赤壁的心情,以及他是怎樣做到“杯盤狼藉,不知東方之既白”的。
有的時候可利用課文本身具備的戲劇性,創設一種表演情境,從而激發學生主動而迅速地理解課文。在教學《雷雨》時,我事先告訴學生下節課要做一回“演員”,表演《雷雨》這篇課文。學生準備得特別充分,每個角色還換了衣服,表演得有聲有色,而且還添加了連課本都沒有的內容。表演結束后,通過“導演”的總結,演員的自我談,觀眾的評價,學生對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三、播放音樂渲染效果情境
“樂為心聲”,音樂的語言是最美妙、最感人的,它給人以美感,啟人以聯想,激人以奮進。根據課文需要,適時播放或演唱歌樂,創設一種特定的情境,可以渲染課堂氣氛,創設語文情境,播放音樂對渲染情境是一種重要手段,而對音樂的選擇,除了以課文內容為基本要求外,則應考慮音樂所表達的情感以及選擇與之相通的時代之音。音樂與語文有相通之處,都是反映社會生活,表情達意。如果能把音樂語言與語言文字溝通起來,教學就真正實現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在這種聯覺的通感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長亭送別》這首詩對于從未離家的孩子來說,要讓他們去體會分別的那種滋味,用語言來激發引導他們的感情進入詩中情境和意境,實在是有點勉為其難。這個時候,音樂就可以憑借其獨特的感染力來使課堂充滿那種離愁別緒,我給學生放古曲《陽光三疊》,在凄涼婉轉的音樂中,學生進入詩的意境,自然能體會詩句的妙處。
青年學生朝氣蓬勃,熱情奔放,他們大都喜歡唱歌,尤其是喜歡唱流行歌曲。用歌曲導入,極容易引起他們思想的共鳴,進而把他們順利引入相應的學習情境中。
四、朗讀文章創設情感情境
高中的課文很多都是情文并茂的文章??梢哉f:“文章不是無情物”,所以教師可以披文入情,以情動人。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苯處熣≌n文中的抒情片段聲情并茂的示范朗讀,有一種渲染情境的魅力,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到那美妙的境界中去,這運用在導入新課和課堂的教學中創設情感情境,往往屢試不爽。朗誦在課堂教學中可起到其他手段難以替代的積極作用。比如講授《故都的秋》《我的空中樓閣》《再別康橋》《雄關賦》等一類課文時,以深情的朗誦,造成一種動人心魄的氛圍,把學生帶到那詩文的境界中去,就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這種以朗讀創設一種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的教學,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跳出課文的同時也是在解讀課文,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朗誦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教師朗誦,也可以學生朗誦;可以單獨朗誦,也可以集體朗誦,還可分角色朗誦;可以放錄音,也可以配樂朗誦。
創設語文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習興趣,方法很多,效果也十分明顯,正體現當今新課改的目標和方向。因此,作為一線教師應切實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悉心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用心創設情境,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變“苦學”為“樂學”,用真情撥動學生“情感之弦”,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激情飛揚”。
作者單位:廣西博白縣王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