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君世
所謂學困生就是學習困難的學生,被視為“差生”,其主要特點是學習成績差,上課聽講不專心,作業(yè)抄襲或不按時完成,追其原因有社會、家庭、學校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學校,由于應試教育、中考升學率的影響,教師和同學都重視優(yōu)等生,忽視差生,長此以往,差等生這個群體逐漸被拒之注意范圍以外。
筆者認為轉化這樣的學困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思想重視,以情感化,提高認識
對于數(shù)學方面的學困生,首先要用愛心去融化他們的心靈,通過開展交朋友、談心、家訪,摸清底細、對癥下藥,屬于哪一章節(jié)沒有聽懂,就要及時輔導,概念講清內涵外延,應用題多讀幾遍,逐步理清已知與未知的關系,先用語言表達等量關系,再轉化為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量關系式,逐此類推達到解決問題之目的。當學困生生病不能到校時老師應到學生家中看望,幫助學生補課,鼓勵學生安心養(yǎng)病,處處關心、愛護學生,以愛心換真心,以情感化,讓其真正體會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從而向老師敞開心扉,接受老師的幫助,重新回到數(shù)學課堂。
二、以愛溫暖,尊重人格
在課堂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數(shù)學學困生大都在學習上不主動,依賴性強,有消極懶惰情緒,更談不上自覺學習,自主探究,布置的作業(yè)常抄襲他人。有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班里有幾名學習差的同學作業(yè)都是全對,我感到驚訝,于是我就在當天下午的自習課上,有意讓兩名作業(yè)全對的同學在黑板上重新做一遍,結果兩名同學低下頭,互相斜視,在黑板上亂畫了一會兒,灰溜溜地下去了,連一道題都沒有做對。當時我也沒有批評他們。放學后,我把這兩名同學叫到辦公室,作了嚴肅的批評,他們承認錯誤,愿意今后改正。又如在一次期中考試后,學校下發(fā)了成績單,一名班干部把成績單貼在黑板的右上角,同學們看到成績后,議論紛紛,當我知道這個情況后,建議班干部把張貼的成績單撕掉,我還有意識地在講課提問時,點名期中考試成績倒數(shù)第一名同學回答老師的提問,當時我把這句話重復了兩遍,但這名同學紅著臉、低著頭,就是不站起來回答問題。我突然明白,老師不能這樣提問,不該諷刺學生。差生也有自尊心,也需要別人幫助,他們也有人格,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只有老師關心學生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就是讓學生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一視同仁,公平待人,在眾人面前多表揚,少批評,尊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對他們多奉獻一點愛,就會有更好的明天。
三、以誠相待,樹立自信心
由于學困生學習基礎差,信心不足,為消除這種心理障礙,首先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差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嘗到進步的甜頭,由被動變?yōu)橹鲃訉W習。其次在教學中盡可能給差生以表現(xiàn)的機會,在黑板上做一些簡單的課后習題,課堂提問,較簡單的問題讓差生回答,多給予鼓勵和幫助。還有,對差生要進行個別輔導,一點一滴、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學習,重視知識,更要重視學習方法的引導,不僅使他們學會了知識,而且還學到了數(shù)學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養(yǎng)了學困生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學習比較差的學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一旦輕視對他們的教育,對班級、家庭、社會,很可能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我們要對每一個差生熱情關愛,真誠相待,精神上多鼓勵,學習上多指導,行動上多幫助,樹立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高數(shù)學這門功課的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陜西省楊陵區(qū)建子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