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聰
摘 要:低年級學生的體育課不好上,學生易動,注意力分散,自我控制力差等。上課時如果教師把握不準,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如果能將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運用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將會取得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快樂體育 教學 作用
一、“快樂體育”的概念
快樂體育是指從情感教學入手,對兒童進行以健全的身體教育和人格教育為目標的體育教育思想,是從終身體育和個人發展需要出發,身體教育為目標的一種體育教育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視為體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把終身體育視為自身的目標,強調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為中心,達成學生體育教育的主動學習。它的含義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認為是“寓教于樂”,這是教育藝術的最高境界。因此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滿足他們的學習愿望,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以濃厚的興趣,頑強的意志,適宜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體育學習和鍛煉行為,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歡樂,愉快,和諧的情感,在這樣的氛圍中,既讓學生喜歡學,樂于學,又讓他們知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并且能自覺主動地發展體育能力。
二、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身體發育上處于平穩發展的時期,其身高平均每年增長約4~5厘米,體重增加約2~3公斤,心率、血壓、肺活量及其他生理指標都不穩定,且與成年人的指標有較大差距,骨骼易彎曲,肌肉力量較小,大肌肉動作的協調性比幼兒期有很大的發展,但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還較差。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腦功能發育處于“飛躍”發展的階段,他們的大腦神經活動的興奮性水平提高,表現為既愛說又愛動。他們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鐘。他們的形象思維仍占主導,邏輯思維很不發達,很難理解抽象的概念。他們的獨立性和自覺性較差,在生活、學習、活動等各個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監護和具體指導。他們最顯著的特點是,對老師有特殊的依戀心理,幾乎無條件地信任老師,他們對老師的信任超過了對家長的信任,他們很少能顧及到客觀外界與自我的關系,只會以自我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動。
三、“快樂體育”在低年級學生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快樂體育主張強調學習興趣與創造學習,它不僅把運動和情感作為實現教學目標手段,設計出多種具有快樂因素的體育教學方法,也就是每一課,每一內容的體育教學都包含愉快學習的因素,因此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滿足他們的學習愿望,以下幾種具有快樂因素的快樂體育教學方法可供參考:
(一)音樂加入快樂體育大家庭
即把優美歡快、激昂熱情、富有節奏感的音樂貫穿于整堂體育教學課中,讓學生在歡樂和充滿激情的熱烈氣氛中開展體育活動。例如,從組織學生進課堂便配以雄壯的《進行曲》,隨著教師的講解,示范播放輕音樂,在學生練習過程中配播兒童輕快樂曲,讓他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進行各種活動,寓教于樂。
(二)在游戲里感受體育帶來的激情
快樂是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將體育教材的內容和增強學生體質的鍛煉因素貫穿于游戲活動中,利用兒童好奇、好新、好勝的心理,設計饒有趣味的游戲。如“投擲炸彈”,用軟式排球作“炸彈”,向指定的被包圍的敵人投擲“炸彈”,讓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既寓教于樂,也發展了投擲能力,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了體育知識。
(三)靈活生動的比喻讓學生學會團隊合作精神
體育課主要在戶外進行,因此,組織課堂教學歷來是體育教學的一大難點。低年級學生缺乏自控能力,集隊中常你推我擠,吵吵嚷嚷……單憑訓斥、指責是難以奏效的。教師不妨借助小集體的力量,可巧打比方,借物喻理,學生易于接受。如守紀律的螞蟻群,聽指揮的鴨子們,按順序走的駝隊……教師可運用豐富生動的語言,形象逼真的動作表情,使學生進入角色,讓學生學會團隊合作,學會在集體中養成自覺守紀的習慣,以共同達到掌握體育技能,鍛煉身體的目的。
(四)以模仿為切入點,充分發揮低年級學生的強模仿能力
低年級學生在模仿方面具有超強的能力,在教學中加入模仿等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學起來津津有味,感到快樂無比,越學越愛學、越會學。如訓練學生快速跑時的前腳掌先著地,可組織學生模擬南極企鵝走路。學生在有趣的模擬表演中既感受到了快樂,又掌握了要領。
(五)運用低年級學生好表現的天性
兒童的天性是好表現。體育課堂教學的各種技能的動作都源于生活,因此可設計一些生活中的情景教學。如給自行車打氣,搬運工推車等日常勞動的動作練習,學生在運動中始終情緒高漲,他們不但注意動作的節奏,還會十分形象地表現自己,希望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贊許,從而使學生真正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和發展身體素質。
(六)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功用
在教學中運用影像、幻燈等多媒體,使教學更形象化,讓學生觀看標準的動作技術后進行演練,從而快樂的進行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活動。
作者單位:廣州天河區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