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冰
新的時代呼喚新的人才,新的人才呼喚新的教育,新的學校教育需要新的班主任工作之法……其實,我是一個新的班主任,對于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之方法沒有太多的研究,以下都是我實踐中的體會及認識,供同仁參考,望批評指正。
一、以法治人
當今社會是個法制社會,處處講法,班級也是個小社會,什么家庭、什么性格的人都可能有。因此,以“法”治班是關鍵,特別是生源較差的職高班。
俗話說:“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國家沒有法律,人民將沒有安全、平等、自由;交通沒有規(guī)則,車輛、行人將不能暢通;班級沒有班規(guī),學生將沒有秩序學習。由此可見,以“法”治班是何等的重要!這個“法”就是班規(guī)。組成班級的元素是人,以“法”治人就是以校紀班規(guī)來規(guī)范班級里同學的行為。
1.要有“法”可依。開學初,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職高、成績差、懶散的特點,依據(jù)《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校規(guī)校紀》制定出了《高一4班班規(guī)》和《學生量化管理細則》并召集班干部商討修訂,最后在班級通過。
2.要有“法”必依。有了法,就必須嚴格遵照執(zhí)行,任何人包括班主任。特別是班干部(因為主要是讓學生管理學生)不能徇私枉法、搞小動作,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辦事。但事先要廣泛地宣傳“法”,讓“法”深入人心,讓同學時時、處處都能用校紀、班規(guī)和量化管理細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3.執(zhí)“法”必嚴。班級的執(zhí)法者就是班干部,它包括班干、團干、組長、科代表,要做到執(zhí)法必嚴就必須有良好的班干部隊伍。新班級特別是差班,選拔班干部是最讓班主任頭疼的事。選拔出了班干部,還要對他們進行嚴格的、系列的培訓,讓他們首先以身作則,然后嚴格執(zhí)法。
4.違“法”必究。首先要批評教育,可以是班主任找其談心,也可以是班干部找他談,讓其認識到違反了班規(guī)的哪一條,重要的是讓其認識到其行為的危害性。然后依“法”辦事,讓班干部根據(jù)量化管理細則,進行德育扣分,讓其懂得:誰違反班規(guī)誰就要受到處罰,讓其心服口服。這樣,班規(guī)的權威性就樹立起來了。另外,班主任要勤監(jiān)督,常檢查。
在實踐中,我總結出一條絕對的經(jīng)驗,就是:班主任一定要依“法”治班,千萬不能感情用事,否則就會讓你陷入被動的境地。因為新時期有個新現(xiàn)象,就是投訴日益增多,學生的法律意識在日漸增強。只要依“法”理智行事,即使學生有暫時的誤會也告不倒你。
二、以理服人
在以法治班的同時,更要以理服人。
1.要讓其知理。當他犯了錯誤,首先要調(diào)查原因,對癥下藥,找其個別談話,與他擺事實、講道理,讓其知理,然后才讓其服理。2.服理,首先要讓其消除疑懼和對立情緒,要善于通過某些事件,激起他們內(nèi)心的振動,抓住他們思想上醒悟的良機,給予耐心的啟發(fā)、引導、幫助,最終達到自己改邪歸正的教育目的。
開學不久,有同學因長期懶散慣了,一下到了新的學校新的班級,受到新的校紀班規(guī)的嚴格管教,有點受不了,想挑釁鬧事。我知道后,臨危不懼,不在班上胡罵一通,而是先不動聲色,調(diào)查清楚事情的真相,看是誰挑的頭,因為什么原因,然后找準領頭的個別談話,讓他懂得他這樣做的后果,然后我用事實以及校紀班規(guī),與他擺事實、講道理,由這點小事引申開去,讓他明白他這種行為及其問題的嚴重性。感情真摯,以理服人!現(xiàn)在同學們都理解了老師的良苦用心,而且也形成了遵紀守法,違“法”必究的共識!
三、以情感人
人人都有情感,就是最差、最壞的學生,他也有情感,只不過他的情感可能有點畸變,有的則長期被老師、家長責備的口水淹沒在心底的深處。我們教師做的是人的工作,人與其他最大的不同是有崇高的思想、細膩的情感。因此,班主任在做后進生轉化工作時,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感化教育,即以情感人。要做到以情感人,老師心里首先要有愛。愛是生命世界得以存在的基礎,是人與人交往中,心靈溝通的紐帶。只要有愛學生的一顆心,你對學生的教育、與學生的談話才會充滿深情,才會感人,只要觸動了他們的心靈,他們才能下決心改正錯誤,并立竿見影。教育先驅陶行之先生曾經(jīng)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四、以德育人
教育是塑造人、培養(yǎng)人的工作,要成才,先成人。因為當今社會需要高素質(zhì)人才,市場要求人的素質(zhì)均衡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就像一棵大樹,它枝繁葉茂,包括“社會人”應該具備的各種素質(zhì),而人格素質(zhì)則是其根基,道德行為習慣是其主干。實踐證明:重智輕德的教育,后果是嚴重的,教訓也是慘痛的。
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是班集體的主要教育者及組織者。在學生的人格素質(zhì)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當然,職高班的學生現(xiàn)在的行為習慣是他們十幾年來養(yǎng)成的,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與普高學生比,有太多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因此,職高階段的班主任更應該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首位,幫助這些學生度過最危險也是最關鍵的三年。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言傳身教。教師能否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響、感染學生,在人格教育中非常重要。高中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辨別能力,教師在講清道理的同時更需要教師的模范作用。
2.抓主陣地。班會課是班主任集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陣地,班主任要很好地利用起來,進行專題教育:比如道德與法、交通安全、遠離毒品、防火知識、自救常識……實踐證明:主題班會課能起到非常好的德育效果。
3.家校配合。用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請進來”即:以家長會或個別商談的形式請家長到學校來了解學校教育,并參與共同教育;“走出去”即教師通過家訪,讓學校德育走入家庭。
4.班級文化。建樹一個合理、完善和健康的道德文化環(huán)境對于道德的成長至關重要。作為一個班主任應該利用黑板報、學習園地、圖書角、報紙雜志、球類、棋類、音像資料、課室內(nèi)的多媒體教學平臺這一切資源和手段,營造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寓教于樂的、健康向上的班級道德文化氛圍。
5.活動實踐。作為任課教師要寓德育于學科教學活動中,把德育目標和任務滲透到教學過程中;而作為班主任,應該協(xié)同學校德育處一起,多設計并組織一些德育實踐活動,把學生引向社會、引入生活,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自覺產(chǎn)生遵守道德規(guī)范、協(xié)調(diào)和評價人際關系及個人行為的需要,最終實現(xiàn)自我教育的目的。
例如:(1)學習性的德育實踐活動:春、秋游——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軍訓——守紀教育、參觀廠礦——了解社會、參觀戒毒所(禁毒教育)、觀摩學習、調(diào)查報告、社區(qū)讀書活動、征文比賽等等;(2)人際交往性的德育實踐活動:登高、野炊、街頭宣傳等;(3)社會公益性的德育實踐活動:手拉手互助活動、為希望工程募捐及青年志愿者活動;(4)自立自理的德育實踐活動:勞動清潔、綠化美化班級校園……
這樣,以社會為大課堂、以生活為大背景,突出了教育的開放性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煥發(fā)了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熱情,大大地提高了德育的實效。
……
班主任工作遠不僅于此,讓我們緊跟時代的腳步努力去探索、總結吧!
作者單位:深圳市田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