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貴財
摘 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關鍵,面對《新課標》的要求,筆者就這個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和探討。
關鍵詞: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求知欲望 正確評價學生 激勵學生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有了學習興趣,學生便會在學習中產生較高的積極性,進而促進學生去主動尋求知識和參與學習活動。孔子說:“好學者不如善學者,善學者不如樂學者”,只有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巧妙導課,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圍
許多學生都認為數學是一門既抽象又枯燥的學科,一上數學課就有一種抵觸情緒,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巧妙的導課,可以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問題式導課。如在學二元一次方程組時,一上課,老師就打出一首詩:而立之年督東吳,早逝英年兩位數;十比個位正小三,個是十位正兩倍;哪位同學算得快,多少年壽數周瑜?學生們都興奮的交頭接耳在猜,有的同學在動筆算,大家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
情景式導課。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景,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數學本身就是融為一體的,也就不覺得數學有多么難和可惡了。
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圍是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課堂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在喜愛所教老師的前提下,才會樂于學習。
二、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課堂上,通過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可以豐富學生的感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學習“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時,提前讓學生收集生活中有關的立體圖形的圖片和實物,自制立方體、圓柱、圓錐等幾何體;上課時先讓學生展示、介紹自己收集的圖片和實物,通過認識常見幾何形體的基本特征,讓學生們辨一辨圖中哪些物體的形狀與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等類似?我還讓學生自帶案板、土豆、蘿卜及刀具,通過自己切割,感受圖形的變化,豐富感知,激發興趣。
適時進行競賽、游戲等活動,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適當開展競賽、游戲等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在講概念較多的內容時,我經常利用多媒體設置一些必答題、搶答題、風險題,并起一些有趣的名稱,如:火眼金睛、辯一辯、挑戰100%、看誰算得快又準、我是小博士等等。在講有理數、二次根式等內容時,我就出了些易出現錯誤的概念題和計算題,讓小組積分,積分高的為獲勝組,計入量化考核,學生們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正確評價學生,成功是最好的激勵
學生學習的態度、情緒、心境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爭取發言,當他們的某個思路或計算方法被老師肯定后,從學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們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他們會反復鉆研、探討,可見教師正確的評價也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學中教師還要承認學生數學學習的個體差異,積極地鼓勵和肯定每個學生的每一進步。學習較差的學生,往往對學習沒有信心,沒有動力,教師不要過多的指責他們不努力、不認真學,對他們既要曉之以理,更要注意發現他們的微小進步,予以鼓勵。
學習成功得到快樂的情緒體驗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學好數學的強烈欲望。要使學生獲得成功,教師必須設計好探索數學知識的臺階,包括設計好課堂提問和動手操作的步驟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學都能拾級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獲得經過自己艱苦探索,掌握數學知識后的愉快情緒體驗,從而得到心理上的補償和滿足,激勵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功。特別是后進學生容易自暴自棄、泄氣自卑,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點撥、誘導,如畫出線段圖幫助他們理解應用題、讓他們換句話說理解題意、舉個例試試等,半扶半放地讓他們自己去走向成功。
總之,培養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課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引起高度重視,合理地運用這一教學手段,以使學生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學生的潛力是無盡的,教師在教學中只要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最大可能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生愉快地學習。這樣,數學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工作才可順利開展,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南留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