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森
新世紀的教育是創新的教育,創新已經成為時代的要求。語文學科進行的是母語教學,是一門基礎性和工具性的學科教學。因此,把創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機地滲入到語文教學中,并為語文學科教學服務就顯得極為重要。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借課改的時機,更好地推動語文創新教學呢?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面對我們的初中生,不僅有些后怕,他們已經習慣教師代勞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題目,總怕與老師答案不完全一致,久而久之成了教師一人說,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直線下降。其實語文教學中有些題目就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來說吧,面對一篇文章總得先分清層次脈絡,然后才理解賞析。一篇文章也就是一個多面體,不同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會劃出不同層次,只要有道理就要給予肯定,不要在他們第一次發言就扼殺他們的能力。并且閱讀一篇課文,你不拘泥于一種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經常從多角度來劃分層次,能使學生的思維嚴密、靈活。推而廣之,看一切事物、分析人物就都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提煉、研究,以激發自己的創新意識。
二、改進教學方法,遵守學生的認知規律
傳統的語文教學沒有很好地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是注射器學生是接受容器,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師教一篇課文常常是五大塊:時代背景、作者簡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些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毫無關系,因此也就談不上什么創新教育了。由于沒有滲入創新因素而導致:教師說得頭頭是道,而真正聽、說、讀、寫能力方面的訓練顯得蒼白無力,教師一時口舌快活,而學生卻“霧里看花”,臨考總搞題海大戰,這樣就抹殺了所有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學方法必須改進。
三、加強閱讀指導,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課文中適時地進行對重點段閱讀指導,可有針對性地出一些題目讓學生來做,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課內閱讀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課外閱讀,學生自主閱讀,只有大量地課外閱讀才能真正起到增長見識的作用,因此要對課外閱讀進行藝術的指導。指導學生制定課外閱讀計劃。這是學生課外閱讀時間的標志。指導學生獲得基本閱讀方法,教給他們一些閱讀方法,以達到開卷有益。
四、注重審美和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有創造性地進行審美教育和德育教育。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感知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語文課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很多,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自身的美學修養,在實踐中勇于探索、積累經驗、尋找規律,教學中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美。如在《春》中,讓學生知道這是一種自然美。另外,要讓學生在對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認識每一種具體的美,如音樂美、結構美、內容美等。
初中語文教學肩負著極其重大的責任,是一項艱巨的工作。我們必須借課改的大好時機,創新語文教學,完善語文教學。
作者單位:江西省寧都縣黃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