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娟
摘要:水利水電砼大壩工程施工占工程總投資的50-70%。施工企業要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施工管理就成為重中之重。縱觀整個砼工程施工,在各環節中加強計劃、技術、質量、成本四方面的管理對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加經濟效益,保證工程質量、降低造價、縮短建設周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水利水電;砼;施工
水利水電砼工程施工在水利水電建設事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以砼大壩為主體的樞紐工程,各種費用約占工程總投資的50-70%。作為承包單位的施工企業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至關重要,而砼工程施工管理就成為重中之重。在各環節施工中加強計劃、技術、質量、成本四方面的管理對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加經濟效益,保證工程質量、降低造價、縮短建設周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經常存在著計劃安排不合理,技術水平不高,質量、成本控制不嚴格等現象,為了避免和減少這些不合理現象的發生,就要加強各環節的管理,合理安排計劃,嚴格控制質量和成本,提高施工技術水平。
1 計劃管理是前提及依據
1.1 施工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的情況,編制各類計劃,以便對未來的生產經營活動做出相應的安排,各類計劃組成一個相互支持、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計劃體系。計劃編制的合理性,直接影響到工程投資、進度和質量三大目標的實現。
1.2 在實際工作中,每種計劃的制定都必須是科學的、嚴謹的、實事求是的,否則不僅會影響整個計劃體系的運作,也會對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阻礙企業的發展。
1.3 避免計劃安排不合理現象的發生,
首先,要有計劃意識,各項工作要依據目標的實現詳細制定出有關措施,并積極創造條件去實現。
其次,計劃的制定要切實符合實際情況,不可為了盲目趕工期,制定的目標無法實現,也不可太保守以致完不成任務。
計劃一經制定以后,就要去貫徹與實施,在執行過程中,要始終把握總的生產經營目標,做好控制工作。
2 技術管理是關鍵
2.1 技術是貫徹整個施工工藝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產力的要素之一。沒有技術,就談不上施工。在砼澆筑施工過程中就包含著一些重要工程:模板工程、鋼筋安裝工程、砼澆筑工程、溫度控制、接縫灌漿等,這些工程的施工技術至關重要,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及安全。
2.2 在技術管理過程中,存在技術交底不徹底,質量檢驗不標準,技術開發不積極等問題。技術交底不徹底使施工人員對施工倉號的構造特點、施工工藝、技術安全措施等方面了解不清,造成施工過程中出現突發事件時,無從下手,導致施工環節重復,甚至發生重大事故。質量檢驗不標準,無規范可循的話,對質量就會得過且過,最終造成質量事故。技術管理中技術開發很重要,在施工過程中一味因循守舊,緊抱舊技術不放,這種保守主義觀念影響技術的發展,難以提高技術水平。
2.3 針對技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首先要認識到:
技術交底的目的是使參與施工的人員熟悉和了解所承擔施工的倉號的特點、設計意圖、技術要求、施工工藝和應注意的問題。因此,應建立技術交底責任制,并加強施工質量檢驗、監督和管理,從而提高質量。
對工程質量檢驗的方法可歸納為“看、摸、敲、照、靠、吊、量、套”八個字,應用這些方法,嚴格依照施工技術規范及質量標準來檢驗,建立健全質量檢測機構和質量管理機構,健全檢驗制度,還要提高質檢人員的素質,增強責任心、任務感,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對于技術革新與改造,在許多工程施工中都很注重,技術改造圍繞節約能源、降低材料消耗、提高質量、縮短工期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對工程施工起到積極作用。
3 質量管理是保證
3.1 質量管理發展的最新階段就是全面質量管理,在全面質量管理中,質量這個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標的實現有關,它的特點是:把過去的以事后檢驗和把關為主轉變為以預防為主,即從管結果轉變為管因素,;從過去的就事論事、分散管理,轉變為以系統的觀點為指導進行全面的綜合治理;突出以質量為中心,圍繞質量開展全員的工作;由單純符合標準轉變為滿足顧客需要;并強調不斷改進過程質量,從而不斷改進產品質量。開展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為“三全一多樣”。
3.2 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對質量控制不嚴格,使質量出現各種不同的問題。很久以來,一起起因質量問題而造成的事故,充分證明了質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成敗的關鍵。基礎設施建設是百年大計,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質量責任重于泰山。為了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現,我們要本著對國家、對人民,更是對企業前途和個人負責的態度,不折不扣地加強質量意識,強化質量管理。大壩砼澆筑和相關的工程設施,從設計、施工到投入運行,質量是一項貫穿始終的要求。由于大壩澆筑一般有著體積大、壽命長、安全系數要求高的特點,怎樣建成一個高質量、高效益、高運行狀態的大壩是水電建筑的中心議題,從質量控制的總體而言,很多的質量問題不僅有技術原因,絕大多數則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施工質量管理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有著無法替代的地位。
3.3 搞好全面質量管理工作必須做好一系列的基礎工作,它是企業建立質量體系、開展質量管理活動的立足點和依據,也是質量管理活動取得成效和質量體系有效運轉的前提和保證。
4 成本管理是手段
4.1 市場經濟是競爭的經濟,企業生存和發展依靠競爭,而競爭依靠企業的良好信譽,企業的信譽哪里來,重要的一條就是投標單位的經濟實力。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每一個中標工程都需要加強管理才能取得利潤,砼工程量的多少,質量的優劣,工時、機械臺時的利用,資源、能源的消耗,資金周轉的快慢等等,都會直接地或間接地在成本中反映,運用成本管理這個手段,就可以對上述這些方面起組織和促進作用,因此,必須在經濟活動的全過程中,實行科學的、全面的、綜合的成本管理。
4.2 實際工作中,經常會發生成本控制不嚴現象。成本控制不嚴,將會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即使干出很多的工程量,成本居高不下,還是無效益而言。
4.3 對施工中存在的成本控制不嚴格的現象,要做好事前控制,首先進行成本預測,成本預測就是在某項工程開始之前,對該工程全面進行成本預算。成本預測的目的是確定降低成本的目標,即確定成本降低率,為編制降低成本計劃確定方向。
在砼施工管理中,計劃、技術、質量、成本管理之間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無論加強那一方面的管理都會最終歸結到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上來。如在砼施工接縫灌漿預埋件預埋中,傳統的方法是埋管法,耗用鋼材多,費用較高,而采用新工藝塑料拔管法,材料費僅為埋管法的20%左右。又如在砼單倉施工中,施工縫處理是必不可少的,傳統方法是人工鑿毛,平均每人每班鑿3.5平米,新工藝為高壓沖毛,每分鐘可沖毛1.5平米以上,比人工工效可提高17倍以上,且操作無粉塵,砼損耗小。由以上幾例可以看出成本的控制離不開技術和質量的管理,只有加強整體施工管理,才會有經濟效益。
目標制定了關鍵在于計劃,計劃制定了關鍵在于執行,執行過程中技術、質量、成本的管理尤為重要,建立完善的經營管理制度,各項管理要有科學性、可操作性、有連續性,不能出現斷層,更不能半途而廢,這樣,才能在大壩砼施工中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縮短工期,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