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岷
〔關鍵詞〕 新課標;小學英語;參與式教學;主體
地位;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10(A)—0020—01
參與式教學較好地體現了英語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它強調: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倡導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學習知識、提高語言能力,而且通過感知、體驗、實踐與合作探究等活動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它還強調要突出“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主,共同參與”的理念,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根據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結合自己長期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筆者總結出了幾種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常
用的一些參與式教學方法。
一、談話法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通過師生間或學生間的談話,使學生進入主題。比如,在上“We love animals”這一課時,我先拿出事先準備好的Teddy Bear,然后問學生幾個問題:What is it?/Is it lovely?/What other animals do you like?等學生回答以后,我再因勢利導,進入本課的主題:Animals are our friends,we love animals.這種方法更多地應用于學生間的兩人會話或多人的自由交談,談話內容往往鎖定在特定的語言項目上。
二、操練法
即通過有目的的操練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這種操練可以在師生間進行,也可以在學生間進行,主要是對特定句型的練習。比如下面是對句型“Would you like___?”的操練。
S1:Would you like some milk?
S2:No,thanks.
S1:Would you like some fruits?
S2:No,thanks.
S1:What would you like?
S2:Id like a hot dog,a hamburger and some bread.
通過以上學生之間的對話,學生掌握了操練的句型。
三、圖畫法
即通過畫圖或給圖片著色等活動來鞏固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做“Lets draw”或“Listen and draw”等活動邊畫畫邊學習face,ear,eye,nose,mouth等單詞。然后,讓學生畫一個Teddy Bear,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單詞。
又如,學習了一些關于水果(fruits)的單詞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做“Listen,draw and colour”的活動:
Draw an apple. Colour it red.
Draw a pear. Colour it yellow.
Draw a peach. Colour it pink.
Draw an orange. Colour it orange.
...
四、唱讀法
即通過韻律詩或兒歌,讓學生進行反復的說唱、誦讀。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唱歌的形式、玩樂的方式學習知識,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如:
PRC,PRC,Im from China.
CAN,CAN,Im from Canada.
UK,UK,Im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USA,USA,Im from America.
學生經過反復誦讀后,就可以記住一些國家的名稱及其縮略形式。
五、動作法
即通過一系列的TPR活動,來鞏固和強化語言知識,建立語言反射(S-R),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動作的協調性。在“Lets do”部分的教學中,讓學生邊聽錄音邊做以下等動作:Touch your nose/ear/...;Show me your pencil/ruler...;Act like a dog/duck....
總之,參與式教學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課題,它的研究空間也極為廣闊,教師一定要遵循能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則,不斷地創新課堂教學,以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