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宇
摘要: “聽”、“說”、“讀”、“寫”初中學生應具備的四種基本能力。作文教學又是中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寫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應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優劣。但目前普遍存在于中學作文課堂上的問題則是學生怕寫作文,覺得無話可說,也不愿意動筆。寫出來的文章也總是呈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狀態。本文將從師生關系的角度來解讀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并嘗試著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作文課堂 師生關系 教師角色觀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09)06-0085-01
和諧師生關系即真誠的接納、傾聽、關注、等待、包容學生 ;根據每個學生以往所積累的成長經驗,為其設計出適合其自身的,具有個性特點的指導方案的新型師生關系。從而調動學生在作文課堂上寫作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作文總是呈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共性凸現而個性全無,文中很難找到能體現自我主體思想的影子。目前多元化已成為未來教育的趨勢,它要求教師們把學生的需要作為教育的切入口,以人為本,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在發揮老師主導作用的同時也不忘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促進學生與教師的共同發展。針對上述現狀,我們的教育觀念不能再僅僅停留在傳統教育的“師道尊嚴”上了,作為教師應去體察和探明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并及時提供支持與幫助。老師與學生之間除了“傳道授業,解惑”的關系,我們與學生之間更應該是一種支持、理解、包容的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
作文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中諧師生關系的主要表現形式有以下幾點:
一、要授之以“魚”,更應該授之于“漁”
興趣是人最好的老師。我們在努力提高學生寫作技巧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在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上下功夫。因為只有興趣才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內動力,學生產生興趣時他們才會積極主動的去留心身邊的人和事。只要我們的學生勤于動腦、善于思考,細心觀察,積累詞匯,何愁作文課堂上會感到無話可說?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自覺、自愿、自如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真實地展現出來,在潛移默化中達到開闊視野、發展思維、提高寫作能力之目的。這樣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如何寫作。即所謂的不只是得到“魚”,還學會了如何“捕魚”。
二、變預設性課堂教學為生成性課堂教學
馳名中外的意大利的瑞吉歐教學模式有句名言為“接住孩子拋來的球”就是說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對預定的教學方案進行修正。而在我們傳統的作文課堂中,教師通常是只考慮自己如何去做,如何達到教學目標,卻很少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特點。這種缺失主角的活動設計必然會遇到真實活動中的一些尷尬如:抹殺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作文出現上述的狀態。正如服裝設計需要量體裁一樣,一堂成功的作文課的設計教師更多的建立在對學習主角---學生的切實了解上。注重課堂教學的生成性,這才是我們作文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核心靈魂所在。
三、改革陳舊的作文評價方法
我們很多教師在給學生作文寫評語時通常套用諸如:“中心明確,條理清晰,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孰不知這些千篇一律、冷冰冰、機械化文字不僅不激起學生寫作的欲望,還使我們的師生關系出現隔膜,拉大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對于交上來水平較低的作文,我們更應該多用鼓勵性的語言,肯定他的優點的同時,提示他如果能進一步改進會更好比如下面這位老師的評語是這樣寫的“你在文章中運用了幾個恰如其分的比喻,寫得非常生動,很好!如果把文章所舉的事例加以稍加修改,能很好地體現中心,那就更好了!老師相信你會認真修改的!你的
每一點進步老師都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的!” [ 3]相信我們的學生看到這樣的評語修改作文的信心會備增的。
四、多組織學生深入社會體驗生活
僅僅利用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要想出一篇高質量的作文難度系數必然很大。如果我們能換種思維,把我們的課堂搬到我們身處的這個大環境中去,平時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留心身邊的感人故事;組織學生深入參加與作文標題相關的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在觀察、體驗過后再組織學生寫作文,這種學生有切身體會的經過實踐的習作,寫起來才能主題鮮明,有話可說,真實動人。
綜上所述,作為中學教師要多學點心理學,這樣才能更多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二是教師要真誠的愛學生,應該真正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像“媽媽”一樣可以信任,直接指導要語氣平和。這樣他們才敢把真實的心理寫出來。第三,課下經常與學生們聊聊天兒。這樣不但可以對他們在校外的生活多些了解,還能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充分走進學生的世界里,是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有效途徑。第四,參與學生的討論。這樣做可以讓教師更加親近學生、了解學生,以便撲捉教育契機,潛移默化,春風化雨般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第五,給學生委托任務。比如說改革以往老師評改作文的模式,讓學生之間互批作文。給學生一點擔子,讓學生感到老師可以做到的事情他們也能做好,讓其獲得滿足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黃貴全.初中作文教學方法初探.讀與寫雜志.2009(1).
[2]申承燕.寫作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文學教育2009(1).
[3]唐學建.中學語文教學方法淺談.讀與寫雜志.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