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慧
肺結核是一種嚴重的呼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為了解初治菌陽肺結核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情況,我們對208例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以我院結核病防治科門診確診的初治菌陽肺結核患者208例為調查對象,年齡為17~94歲,其中男157人,女51人,小學文化程度132人(63.5%),初中文化程度50人(24.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6人(12.5%)。
1.2 方法
向患者發放自制問卷,問卷內容包括是否了解肺結核的病因、傳播途徑、痰液如何處理、肺結核服藥原則等。患者就以上問題進行回答[1]。
2 結果
208例初治菌陽肺結核患者中,了解肺結核病因、傳播途徑、痰液處理、肺結核服藥原則均不足40%;知道痰液收集方法者僅占20.2%;掌握傳播途徑者比例最高,占38.9%。肺結核防治知識在208例初治菌陽肺結核患者中掌握程度,高中學歷高于初中學歷,初中學歷高于小學學歷。值得重視的是,本次調查中發現有85%以上的被調查者有隨地吐痰的不良衛生習慣,與文獻報道的基本一致[2]。肺結核患者了解肺結核防治知識等情況見表1。

3 討論
3.1 加強結核病門診患者健康教育
從調查的情況看,結核病門診菌陽肺結核防治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情況較低,而且與文化程度有關。因此,除了利用知識宣傳欄、黑板報、報刊雜志,介紹肺結核的病因、傳播途徑、臨床癥狀、痰液的處理、治療等方面知識外,還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宣傳工具,幫助患者了解、認識肺結核病的防治知識。
3.2 對初治菌陽患者進行重點教育
3.2.1 做好自身隔離 就診時由接診護士或醫師,宣傳肺結核病的防治知識,介紹簡單的消毒隔離措施,指導病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隨地吐痰,以防傳染給他人。排菌的肺結核患者是傳播結核病的主要傳染源,所以要指導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或口罩掩住口鼻,以免播散細菌。痰液應消毒后棄去或吐到痰袋里、紙上和擦拭口鼻分泌物的紙片一起燒掉[3]。對排菌患者如有較多痰時,盡量將其咳出,過多的痰液吞入腹中,將結核菌帶入消化道,在一定條件下很易造成消化道結核。
3.2.2 注重調養 在急性期應特別注意休息,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預防受涼,防止勞累。在家中治療時,住單間,室內需日光充足、通風好。餐具單獨使用并定期消毒。被褥常曬,勸告病人不能串病房,以減少交叉感染。肺結核是一種消耗性疾病,保障充足的營養非常重要。飲食應攝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如牛奶、瘦肉、魚、雞蛋、豆腐等。還應多食水果蔬菜以補充維生素,戒煙酒等。這樣有助于提高機體抵抗力,增進機體的修復能力,使病灶早期愈合。
3.2.3 堅持服用抗結核藥 配藥后向患者詳細介紹抗結核藥物的作用、毒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項。讓患者了解掌握抗結核藥物的使用原則。由于治療時間長,病人每天服藥量多,要不厭其煩地解釋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增強病人的信心;講解不遵循醫囑、中斷服藥治療的后果,以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視。
3.2.4 定期到醫院復查 復查的目的不僅是讓醫生了解治療效果,而且是要看患者在服藥后是否出現了不良反應。抗結核藥物對人體的肝、腎、胃腸道、聽力、視力、皮膚、神經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不良反應患者可以感覺到,有的則需要經過特定的檢查才能發現。這些都是患者在用藥過程中的現象。因而要定期到醫院復查,如果出現要采取相應措施。
3.3 對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
結核病是常見病,人人都有感染和發病的可能,一旦確診,大多數人會產生諸多的心理壓力,擔心不能治愈或受到歧視。所以家屬要和患者一起了解結核病的防治知識,做好自身的防護,以免被傳染,同時協助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讓其正確面對,積極治療。督促其定時服藥,定時復查。
4 參考文獻
[1]屠德華.關于規范結核病知識知曉率調查的意見.中國防癆雜志,2004,26(4):193.
[2]崔魁麗,劉衛國.住院肺結核患者250例肺結核防治知識調查. 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05,12(12):51.
[3]姚景鵬.內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47.
(收稿日期:200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