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爭恒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多媒體教學方式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已得到廣泛應用。這是對傳統思政課教學方式的一場革新,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但是,多媒體技術在思政課教學領域的應用尚屬嘗試階段,不可避免地會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問題,所以,如何更好地促進思政課多媒體教學水平的提高是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思政課;措施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信息傳播領域的推廣和普及,我國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被突破,現代化的、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方式迅速在高校各學科教學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作為公共課之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因其本身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隨著運用多媒體教學這一新型教學方式,課堂氛圍活躍了,以往枯燥、單調的思政課理論內容變得生動、直觀和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把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方式引入思政課教學過程、有效改善教學效果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伴隨多媒體教學方式運用而產生的一些負面影響。筆者就以地方院校為例,談談高校思政課多媒體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
一、多媒體教學方式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
多媒體教學在我國最早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利用計算機技術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把這些信息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同時完成一系列人機交互式的操作。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投入的增加、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教學觀念的轉變,多媒體教學在我國高校得到迅速發展與普及。
作為高校公共課之一的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對于培養和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事實上,傳統的高校思政課教學卻因課程內容的枯燥和教學方式的單調而成為大學教育的薄弱環節之一,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思政課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由于其生動性、形象性、直觀性、互動性等特點,提高了教學效果,真正實現了馬列主義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發揮了思政課在引導大學生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等方面的重大作用。所以。它日益成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是,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提高了思政課教學質量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這一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進一步提高多媒體教學方式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教學效果。
二、在思政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1,把多媒體使用與多媒體教學混為一談。根據上述多媒體教學的定義,它有兩個特點:一是以計算機為核心,二是可進行人機交互式的操作,以促進教學互動。它最本質、最根本的是其第二個特點,即實現教學互動和人機互動,所以,判斷高校教師是否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標準,應該是看其是否在教學中使用通過計算機控制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演示或播放多種與教學有關的多媒體文件并進行教學互動。只有教師從事的教學活動符合這個標準,實現了一系列人機交互作用,才能真正稱得上多媒體教學。如果只是在課堂上單純地播放多媒體文件,或是只用計算機投影演示幻燈片,就不能稱之為多媒體教學。最多只能算是使用多媒體。使用多媒體是進行多媒體教學的前提,但是,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并不一定就是多媒體教學。目前,有些思政課教師對于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掌握仍然僅限于使用多媒體,并沒有把握其本質。他們以為,只要能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頻、視頻、幻燈片等,制造出圖、文、聲、像并存的教學環境,就是多媒體教學。很顯然,他們把多媒體使用與多媒體教學混為—談了,只看到了兩者之間的聯系,卻忽視了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
2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完全對立。傳統教學是指教師以傳授知識為中心,利用口頭語言或板書等作為教學方式,完成教學過程。在高校思政課的教學過程中,相比較傳統教學而言,多媒體教學存在諸多優勢,如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形象性、直觀性和生動性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興趣刑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圖、文、聲、情并茂的教學情景等,這些都能夠提高思政課的教學效果。但是,思政課教師不能因為多媒體教學方式具有優勢,而全盤否定傳統教學方式。相反,多媒體教學方式只有和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有些高校思政課教師接觸多媒體教學方式后,看到其諸多優點和長處,便索性拋棄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利用黑板、粉筆、肢體語言等,而是在課堂上全部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因此,思政課教學中出現了“游走式”(在教室來回游走,不板書)、“播音式”(不板書,固定站在話筒旁邊)、“角落式”(坐在電腦旁讀課件)等不良現象,缺乏師生互動,更不利于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這些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做法,忽略了傳統教學方式中的有益部分,違背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原則,是不可取的。
3,把課件抄襲等同于課件借鑒。多媒體課件實質上就是電子版的教案,其制作質量可以作為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有力憑證。高校思政課普及多媒體教學方式后,由于課件的制作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且要保證一定的質量,很多思政課教師便“圖省事、圖便捷”而直接下載其他高校的思政課課件,或是拷貝同事的課件,然后,要么稍作修改,要么原封不動,直接當做自己的教案去上課。這些實質上是典型的抄襲行為,是完全的“拿來主義”,忽視了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固然,思政課多媒體教學課件具有通用性,略作修改即可適應不同層次的教師操作與使用,但是,其他教師的課件是用來借鑒的,而不是用來進行抄襲的。
三、提高思政課多媒體教學水平的策略
1,正確理解和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方式以其特有的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為一體的形式,給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方式帶來了一場革新。高校思政課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積極適應這一現代教學方式,同時,要正確理解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內涵,力爭在教學過程中準確、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在思政課多媒體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多媒體教學最本質的特點和功能—實現教學互動和人機互動,即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實現一系列人機交互作用,這樣才算得上在教學活動中真正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2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多媒體教學方式為輔,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多媒體教學方式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補充和發展。思政課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一些不足,但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方式。傳統教學方式已經存在相當長的時期,其優勢和作用不可能被多媒體教學方式完全取代。此外,多媒體教學方式不是萬能的,不是完美無缺的,它只有和傳統教學方式有機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其特有的優勢。高校思政課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防止完全“以電腦為中心”。需要教師運用板書進行講解的內容,教師一定要運用板書的形式來講解,防止一律采用多媒體演示。同時,教師要和學生有情感互動與交流,防止單調的多媒體信息交互。總之,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要明確傳統教學方式的主導地位和多媒體教學方式的輔助地位,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思政課教學。
3,在借鑒相關電子教案的基礎上自主制作多媒體課件。因為多媒體課件具有通用性,所以思政課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可以借鑒和參考其他院校或者同事的課件。但是,在借鑒其他課件的基礎上,教師自己制作的課件一定要有所創新,有自身的思想在里面。教師要根據自身的教學風格、教學思想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制作適合學生實際的獨特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從而防止課件的單一化、機械化和重復化。另外,思政課具有強烈的時代性,所以,思政課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不能僅局限于教材,而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緊密結合國際國內時政,結合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話題,把握時代脈搏,以此豐富課件內容,制作出具有時代氣息、內容新穎的多媒體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