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夢
每次談到英語學習中的學困生,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往往有種說不出的滋味。由于這類學生記不住多少英語單詞,讀不下稍微長一點的英語句子,看不懂英語教材上的文章,在口語課上不敢張口,寫出來的文章通篇只有他們自己才能理解,聽力課更讓他們如坐針氈,他們對學習英語產生恐懼和厭惡情緒。針對這樣的英語學習者,在近幾年來的英語教學實踐當中,我正在嘗試運用下述措施來幫助他們。
一、激勵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為了消除學困生“英語難學”的普遍心理,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勇氣和自信心,以及幫助他們最終養成學好英語的強烈興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利用名人的成功典范——激發興趣。如:首先組織學生閱讀,介紹李陽如何成為英語口語大師的報紙、雜志以及李陽的《我的成功之路》等書。然后發動學生觀看李陽演講的光碟;條件許可的話組織學生親臨李陽演講現場。讓學生萌生一種“英雄不問出處,只要敢搏”的壯志豪情。此外引領學生放聲朗讀李陽的座右銘:“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自信、高效地與世界自由溝通,讓中國之聲響徹全世界;讓中國人受人尊重,讓漢語成為時尚!把中文和中國文化推廣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讓來自中國的先進文化和偉大智慧惠及全世界人民!”使學生有一種發自內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作為學生,我們學習英語是“為了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發展做準備,為了使他們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知識創新做準備”, 以此來喚起那些對學習英語態度冷漠的學生,重新認識英語的重要性和萌發對它的學習興趣,并最終能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學習英語的課堂中來。
(二)運用多種手段——培養興趣。通過課堂中穿插學生感興趣的英語諺語和警句等的介紹,安排基礎良好的學生輪流做“課前三分鐘”的英語口語訓練;根據課程教學的需要,復印一些英語詩歌、名人傳記、名著簡介之類的材料,發給學生課后閱讀;在周末組織學生看英語原聲電影;利用課外活動和學生一起聽英語流行歌曲;每期都組織學生參與用英語講故事等形式的口語比賽。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和學科活動來培養那些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彰顯教師魅力——提高興趣。古語說得好:“親其師而信其道”。因此,為了把學生吸引到自己身邊并樂意學習,首先,教師在學生面前得有給人美觀大方的外在形象,作為言傳身教者,我們的著裝應得體、整潔、樸實,在適當的時候來點個性美和偶爾加入“時髦族”也未嘗不可。因為我想這樣做不僅能增添學生對老師的敬佩和尊重之情,它同時又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而使他們獲得愉快的心情。其次,教師在課堂中要充滿激情,話語親切委婉,說話時盡可能面帶微笑,使學生在課堂中輕松投入,制造活躍氣氛。第三,不斷夯實專業基本功和錘煉英語教學的應變能力。盡管從事教育教學第一線的英語教師絕大多數是專業教師,可目前新課程所要求的“聽、說、讀、寫既是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習的手段” 被定位為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之后,這務必掀起了一輪重新學習的革命。最后,對英語學困生多用“賞識教育”。 我們大家清楚,所謂學困生,他們不僅學習跟不上,而且他們的學習心理也往往比較脆弱和容易自卑。因此,教師要多去發現這些學困生的閃光點,“通過逐漸培養他們的自信去勇敢面對學習差距和形成不畏困難與挫折的品格來促進他們的英語學習”。
二、靈活運用常見教學法
有些學生是因為錯失學習英語的最佳機會,導致基礎薄弱;另一些學生是由于先天語言天賦不好,本身又不喜歡多讀、多講英語,最終在英語學習上落后其他學生許多。針對這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不僅要幫助他們在心理上樹立自信和萌發其學習的興致,同時還要用簡單易學的方法來幫助他們夯實基礎,使他們邊學邊用,獲取并鞏固知識。
(一)活用替換法幫助記詞匯。為了避免學生為記單詞而死記硬背,教師可以教會學生運用替換法來反復操練,這樣學生不僅能記住一類詞,同時還能脫口而出某種句子。如有關描述天氣的形容詞與詢問天氣情況的句子的操練就是一例: A: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 B: It is sunny / rainy / cloudy / foggy / windy / frosty / snowy.
(二)借用替換法學語法。如動名詞在句中充當句子主語這一用法,學生無論在閱讀、口頭表達還是在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時,他們常常出錯。因此,動名詞充當句子主語便成了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用漢英互譯的口頭訓練法進行有意識地強化。如:體育鍛煉/經常進行鍛煉/經常游泳/在晚飯后漫步/大聲朗讀英語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三)常用直觀法提升口語和聽力。在訓練學生口語、聽力或詞匯拓展學習時,教師可以運用直觀教學法。比如教師指著講臺問學生 “What is this? Yeah , it is a desk . What can we see on the desk ? Right , we can see a brush, a box and some books . Then what is in the box ? Yes, chalk. Some pieces of chalk .”如果有各色粉筆,就用 “Chalks. Some colored chalks . They are white , yellow , blue, pink , and red .”等等。然后要求學生模仿老師剛才所做的進行進一步訓練。
(四)開展游戲訓練聽力和想象力。通過下面的這個有趣的游戲,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訓練其聽力和想象力。“Boys and girls , lets do an interesting game. Its WHAT IS IT? Now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There is a kind of animal. It looks like a bird . But it cant fly in the sky, and its bigger than a bird. We usually see it in the country yards or on the farm. What is it ?” (A chicken.) 然后再要求學生練習編寫類似的游戲。如此的課堂教學同時培養了基礎薄弱的學生的聽力水平,用目的語進行口頭交流,甚至能用簡單的句子進行書面表達等方面基本運用英語的能力。
三、培養正確的朗讀習慣
我們都知道,學習英語離不開朗讀,問題在于這些英語學習的學困生在朗讀的時候沒有處理好長句子意群間的停頓、詞與詞之間的連讀、句子中詞的重讀與弱化等,讀出來的音調缺乏韻律感。同時無論讀短句還是長句,簡單句還是復雜句,一股腦兒地讀下去,囫圇吞棗,不加理解地讀,自然就不知自己在讀什么東西。他們在讀句子時,也像讀單個的詞一樣把一個個詞完整地讀出來,極少注意意群間的停頓、詞的弱讀以及詞間的連讀等。這種朗讀英語的方法類似于漢語朗讀,卻忽視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事實:英語口頭表達是一氣呵成的。這種讀漢語式的朗讀習慣,造成學習者聽力以及朗讀流暢方面的障礙。為了改變學習者這種不科學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傳授和示范下列有效的方法來實現它:第一,讀單詞時,盡可能地把長元音和雙元音讀得飽滿,而把短元音讀得短促而有力,把輔音一帶而過;第二,注意句子中詞的連讀、重讀和弱讀等;第三,對于會話或對白等,要學習揣摩說話者的語氣、情感和目的等;第四,極力模仿磁帶、CD等學習工具上的錄音,“學生命運的改變從徹底模仿的第一篇文章開始”——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語;第五,根據句子結構,學會朗讀時有意識地停頓,即化繁為簡,化長為短,然后再盡力一口氣把一個長句完整地讀下來,直至背下來。例如: Most of important things in the world have been accomplished by people who have kept on trying when there seemed to be no hope at all . 這是一個含有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的較長的句子。根據句子意群,在朗讀時,可以有意識地做出如下的停頓: Most of important things in the world / have been accomplished / by people who have kept on trying / when there seemed to be no hope at all .如此一來,讀起來具有節奏,讀者邊讀邊意會,易于接受和記憶。讀熟之后,依據句子意群來逐步減少有意停頓,最終做到能一口氣讀完為止。
總之,英語學習的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差”是有原因的,作為英語教師,只要我們敢于認識、探索和分析這些原因,再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法來幫助他們,問題終究會得到解決的。
(責任編輯:鄭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