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強
摘要:價值觀教育作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試圖在淺析價值觀概念的基礎上,從價值觀形成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探索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觀
一、價值觀的概念
價值觀其實是一種準則,表現為社會成員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自己合意目標的準則用來評價客觀事物、行為結果,是人們對周圍世界的價值的反映和判斷。它影響著一個人對周圍事物的是非、善惡和重要性的評價,一旦確定又反過來影響、調節人進一步的需求活動。
二、價值觀形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價值觀的形成是大學生個性行為的導向
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才能正確選擇人生道路,正確對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能產生正確的幸福感,愉快度過一生。大學生是思想最活躍、最容易接受新觀念的群體,進入社會后各種難以定奪的問題都將擺在他們面前,都將造成他們新的困擾,因此其價值取向出現這樣那樣的偏差都是可以理解的。
2.價值觀的形成是高校發展的內在
動力
價值觀不但影響個人行為,還影響群體行為和組織行為,進而影響高校的教學質量、校園風氣、社會效益以及長遠的發展。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教師應該根據所在學校的學生、老師的整體風貌,在平衡各方面的基礎上選擇出合理的整體價值觀。
3.價值觀的形成是國家獨立自主的
重要保證
現存的意識形態正經受著發達國家政治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沖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著全球化思想和西化思想的嚴峻挑戰。如此一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與往昔大有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者面臨著諸多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三、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1.不回避現實,積極展開正面教育
如今,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意識形態和思想文化觀念的多樣性是其中一個顯著特征。對此,我們在教育中不要遮掩,更不要回避,而要在充分認識價值觀多樣化對主流思想文化、社會主義價值觀的主導地位,以及青年學生的成長產生重大影響的基礎上,把主導性與多樣性、先進性與廣泛性有機統一起來,堅持正面教育引導,堅持社會主義價值觀的主導地位,這樣才能促進青年學生內在思想素質的全面發展。
2.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其主體性
對學生來說,只有自己自主選擇的、能夠認清自己價值或行為的、獨特的和個性化的價值觀念才是他們真正想要并認同的價值觀,而那種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強制傳授和灌輸的特定的價值觀及其知識理論,只會使他們本能地排斥。當然,學生畢竟有不成熟的地方,頭腦中某些困惑或模棱兩可的認識還需要教師的引導與幫助。
3.堅持創新,不斷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在落實,貴在創新。對此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要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為開放的社會環境;②教育的載體要多樣化;③改革原有的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4.堅持心理引導,加強對價值觀沖突的調整和控制
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在加強對價值觀的引導與調控的基礎上,始終使科學的、健康的價值觀居于主導地位,使學生的價值觀一直沿著正確方向發展,從而確保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健康發展和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佩珍.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價值觀教育[J].教育發展研究,2002(1).
[2] 陳喜林.大學生價值觀念變化剖析[J].經濟與發展,2006(12).
[3] 陳章龍,周莉.價值觀研究[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 袁貴仁.價值觀:從理論研究到教育實踐——訪袁貴仁教授[J].哲學動態,2005(12).
(作者單位:北京裝甲兵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