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秀娟
摘要:外資企業在所有制及經營方式方面具有其特殊性,隨著新企業會計準則的逐步推廣應用,如何在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指導下建立起適應外資企業經營特點的企業賬務體系對企業正確進行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外資企業自身的特點出發,分析了外資企業在賬務建立過程中應遵循的要點。
關鍵詞:外資企業;新會計準則;賬務建立
企業會計賬務的建立一方面要遵循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另一方面要從企業自身的經營特征出發,通過合理的賬簿設置和正確的會計處理程序,才能建立一套能充分反映本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會計賬務體系。
一、外資企業的含義及其特征
(一)外資企業的含義
廣義的外資企業是外商投資企業的簡稱,是指由外國企業或者個人投資或參與投資設立的,經營業務得到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審核登記并取得企業法人資格的經濟組織。外商投資企業按照投資方式、利潤分配方式、風險承擔比例、投資回收方式以及責任承擔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三種主要的經營模式。
狹義的外資企業是指外商獨資企業,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其中外國投資者可以是外國的企業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
(二)外資企業的特征
本文所指外資企業是指外商獨資企業,其特征是:
1.企業資本全部來源于外商投資
企業的全部資本來自于外商投資,這里的外商投資者包括企業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企業經營過程所產生的收入歸外商投資者,外商投資者承擔經營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并最終獨享企業獲得的利潤或者承擔企業虧損,承擔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這也是外商獨資企業區別于合資企業的最大特征。
2.外資企業的設立、經營以及撤銷必須按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
外資企業與外國企業的根本不同在于外資企業的設立、經營和撤銷等活動必須按照我國的法律法規進行,需要在我國工商部門進行經營登記,并進行相關稅種的納稅申報等,是受我國法律保護和管轄的中國企業。
3.外資企業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
相對于外國企業的分支機構或者辦事處而言,外資企業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并且對其債務承擔有限責任,即以其投資額為限承擔相應債務責任。
二、外資企業會計制度的歷史變革
財政部1992年6月24日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及其相關的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規定,隨后我國外資企業賬務建立和會計處理都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財務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外商投資企業工業企業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和以后的有關補充規定進行的。2001年12月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印發外商投資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制度>有關問題的規定》,2002年5月又發布了《關于印發外商投資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問題解答的通知》,同時宣布原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作廢。2007年新企業會計準則開始在上市公司推廣實施,隨后新會計準則逐步在各類大中型企業推廣開來,外資企業會計制度再次發生變化。外資企業會計制度在短短十幾年時間里發生了三次大范圍的變革,企業會計賬務工作的建立必須緊跟這種變化才能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
三、外資企業賬務建立應遵循的兩個要點
(一)外資企業賬務建立應遵循新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
外資企業在我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必須符合我國的法律法規的要求,外資企業財務工作也必須在我國會計法以及其他的會計法律法規的規范下進行。外資企業賬務建立應遵循新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既是一種硬性的要求也是提高企業財務工作水平的途徑。
1.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建立企業賬務是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客觀要求
外資企業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進行賬務建立是由我國企業會計制度改革的大趨勢所決定的。2007年1月1日,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在上市公司開始實施,并在2007年2月1日對外公布了關于實施新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指導意見,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探索,新企業會計準則不斷的完善和更新,資本市場保持平穩發展,相關會計機構和工作人員對新會計準則反映良好,認為新會計準則在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本著循序漸進,逐步推廣的原則,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計劃要求在總結會計準則在上市公司平穩實施的基礎上,將新企業會計準則推廣應用到國有企業改革、金融改革的過程中去,經過總結、調整和完善爭取2009年在所有大中型企業全面執行這套準則體系。
從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到統一的企業會計制度,再到新企業會計制度的實施,外資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發生了許多方面的變化,以公司壞賬準備的提取為例,從壞賬準備的計提范圍上看,外資企業會計制度允許計提壞賬的項目為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新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計提范圍是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從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來看,外資企業會計制度要求按照應收款項年末余額的3%計提,新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各個企業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采用相應的壞賬計提方法,例如賬齡分析法??傊?會計法律法規的更新變化對企業會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外資企業的會計部門必須及時更新自己的財務會計知識,保證會計賬務建立的合規性、會計體系設置的合理性和財務工作開展合法性。
2.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建立企業賬務是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必然選擇
外資企業會計賬務依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建立有利于提高公司財務會計信息質量,完善公司會計核算體系。
外資企業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會計核算往往依照當地的企業會計準則,采用不同的會計核算方式進行,各地區之間進行業績比較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會計數據的轉換才能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建立一套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會計體系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各國會計準則體系經過不斷的協調、發展,已經呈現出一種國際趨同的趨勢。我國新會計準則的特點之一就是在充分考慮我國法律基礎、經濟環境和文化特色的基礎上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在實質上實現趨同,這一特點將有利于外資企業不同地區之間經營狀況的比較和分析。
新企業會計準則更加合理和科學。新企業會計準則在金融資產和負債、投資性房地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方面做了新的調整,增加了新的內容,并在一定條件下允許企業采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這些新的規定和方法是適應新的經濟形勢,針對新的經濟業務做的調整,因此,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進行賬務建立和會計核算能夠更好的體現企業的業務活動,準確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二)外資企業賬務體系的建立應體現外資企業的經營特點
1.賬務建立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
賬務建立應在遵循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基礎上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設置。企業賬務體系的建立要在企業會計準則的規范下,針對企業自身的經營特征建立起適應于本企業的賬務體系。
企業的規模是企業建立賬務體系的一個重要參考,按照規定外企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銷售額選擇采用企業會計制度還是小企業會計制度。部分規模較小的外資企業的經營范圍狹窄,管理水平不高,會計基礎工作比較欠缺,采用小企業會計制度既能降低自身的營運成本,又能避免因外部監督部門不了解企業情況而導致工商部門審批不通過,被會計師事務所出示非無保留意見等不必要的麻煩等。
企業經營特征是企業賬務建立的重要依據。按照有關規定外資企業的產品以對外銷售為主,因此涉及出口業務的賬務處理就會多一些,在賬務建立時應該適當的使這方面的明細科目設置的更具體一些。對于生產加工型企業,要建立詳細的成本核算體系,以加強對成本和費用的控制,杜絕不合理的支出項目,減少資源的浪費,如果企業涉及的產品種類比較多,還應選擇對產品進行明細劃分,可以采用分類管理的方法,細化核算重要產品,根據產品型號、規格設置明細科目,時刻關注重點產品的生產能力、庫存量、訂貨量等,隨時對產品質量進行抽樣檢查;對一般產品采用簡化核算的方法,月末盤點核查數量是否賬實相符,是否發生質量損壞等。
2.賬務建立要考慮政策因素的影響
國家為了鼓勵外商投資制訂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各個地方為了吸引外資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制訂了更為有利的優惠措施。稅收優惠政策方面對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的貨物直接出口的可以申請減免增值稅和消費稅,來料加工業務對進口物資實施保稅政策,產品加工完畢出口后由海關予以核銷等,對個人所得稅提高外商投資者的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在企業所得稅方面針對不同類型的外資企業類型,對企業所得稅進行一定期限的免征和減征,對于高新技術型的外資企業也有相應的減免政策。除此之外,在外資企業設立、基礎設施建設、外匯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系列相關的優惠政策等。優惠政策本身就是一些例外,優惠政策的存在使得企業在進行賬務設置時需要保持一定的靈活性,要充分體現出各種優惠政策對企業的影響,使財務人員和管理層對各種優惠政策有清晰的認識,了解其適用的業務范圍,起止時間以及使用的條件等,在建立相關會計賬務時要制定相應的備查簿并保存好相關文件,以及時應對稅務部門的審查。
參考文獻
[1]企業會計準則講解[M].人民出版社,2007.1
[2]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2.
(作者單位:關西金屬網科技(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