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軍民
研究生作為高層次人才,他們的思想狀況對我國未來的社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發揮研究生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是目前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一個重大課題。研究生黨支部作為高校基層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在研究生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中,是黨聯系廣大研究生的橋梁和紐帶,在引導優秀研究生向黨組織靠攏、帶領研究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及促進人才健康成長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針對研究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的新特點和組織管理模式的新變化,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研究生黨支部建設,對于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科學設置研究生黨支部的意義
研究生基層黨建工作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靈魂,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工作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推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研究生是知識分子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先進生產力的創造者和開拓者。他們掌握了科技領域內的前沿知識和研究方法,具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是社會綜合發展的中堅分子,而研究生黨員又是其中的骨干力量。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在校研究生數量劇增,研究生黨員的數量也水漲船高。大部分研究生招生規模較小的高校多年來延續本科生的管理模式,把研究生黨員分散到以系(或學院)為單位的組織管理系統中,或者安排研究生參與教研室的教師黨組,但這兩種管理方式,尤其是黨組活動的內容和特點都不適合研究生。特別在組織發展上,由于學習、生活不在統一的層次和空間,無法在一起進行組織活動,久而久之必然會影響研究生的政治熱情。
多年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們認識到,通過獨立組建研究生基層黨組織特別是適應高校發展模式的研究生黨支部,可以將不同學科專業、年級及背景的研究生黨員凝聚在一起,使研究生黨員在思想、情感和心理上獲得穩定可靠的政治歸屬感。在相同的學習、思想層次上,使研究生黨員擁有一個共同的政治發展空間,對于研究生德育工作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混合型研究生黨支部形成的原因、特性及優勢
1.混合型研究生黨支部形成的原因與特性
隨著高校研究生在校人數迅速擴張,各類學科和專業的研究生在學習、科研、生活等領域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狀況,這種狀況有兩個明顯的特點:
一是相對的獨立性。由于人數增長迅猛,研究生的相關支部活動漸漸由原來的“大雜居”轉向本學科專業點的“小聚居”狀況。部分支部等其它活動只能以學科專業為單位,以年級或院系為單位已不再可能,否則因為人數太多,活動開展將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這些專業類黨支部雖然在區域中并存于“板塊型”的大學科范圍里,但由于各自有相對穩定的學科領域和個性特征的差異,因而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二是融合的漸變性。各學科專業點支部的同年級、同院系研究生黨員雖然有著各自的相對獨立性,但由于他們生活在同一群體里,通過工作、學習、生活的不斷接觸和交往,可以逐步發生融合。但這種融合是一個漸變和滲透的過程。因而我們在開展混合型支部的黨建工作時不能操之過急,要分類指導、分步實施,針對實際和發展變化采取一些相應的辦法和措施。
2.混合型研究生黨支部構建的優勢
混合型黨支部的構建有其突出的優點。首先,它打破了年級、專業及學科領域的界限。比如三個年級的黨員組成一個支部,當三年級的黨員畢業時,新的一年級黨員又加入支部,這樣該黨支部就可以永葆活力;其次,它能充分發揮支部書記的傳幫帶作用。大多數支部書記都有自己的工作特色和優勢,混合型黨支部的優勢就在于支部書記卸任后仍然留在這個支部,這樣老支書可以對下一任支書進行工作指導。根據實踐經驗,在研究生一年級的下學期選拔優秀黨員進入支委時,可以在老支委的帶領和指導下開展工作,使支委工作順利進行更替和交接。這種模式使新上任的支委成員可以迅速熟悉支部成員和支委工作,很快進入狀態,工作起來得心應手。再次,它可以激發不同領域的思想火花的碰撞,有利于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由于是混合型的黨支部,支部成員有著不同學科專業背景,通過支部活動相互交流不同領域的思想,可以大大拓寬知識視野,提升支部成員的各方面素養。
三、混合型研究生黨支部設置模式的構建
1.橫向混合型黨支部
橫向混合型黨支部主要有這樣幾種模式:一是年級黨支部,當班級研究生黨員數量較少時,可以設置研究生年級黨支部。由于年級黨支部橫跨了不同班級、不同專業的研究生,有利于同年級研究生黨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溝通,有利于各類活動的開展。二是學院(系)黨支部,在一些較小的學院(系),由于研究生黨員數量較少,可建立學院(系)黨支部。由于學院(系)黨支部同年級黨支部相似,有利于不同學科專業背景的研究生相互交流,拓寬知識面;新生黨員更易通過支部活動了解學院(系)基本情況和發展歷程。
2.縱向混合型黨支部
縱向混合型黨支部主要有這樣幾種模式:一是學科專業黨支部,將研究生黨員按學科劃分,建立學科專業研究生黨支部,以所在學科的不同年級為單位成立黨小組,這種方式有效地區別了研究生的年級差異。同一黨支部成員的學科背景相同,學習生活的時空較一致,可以在黨支部的組織生活當中充分調動研究生黨員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自身的學科業務水平。二是實驗室黨支部,即以實驗室為載體來設置黨支部。它是以院系專業學術梯隊中的黨員導師和所轄實驗室中的研究生黨員為主體組成的有機統一體。實驗室黨支部的書記可由專業學術梯隊中的黨員教師擔任。這種設置模式較適合于理工科院系,由于這類院系通常具有相對成熟和穩定的學科梯隊、充足的科研項目、豐富的實驗項目和相對固定的實驗場所等。在實驗室中,共同的科研課題和學術研究任務將研究生導師和研究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一方面支部中的導師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質的培育具有直接的指導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研究生黨員又是導師科研課題的直接參與者和完成者。這樣,在加強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同時,實驗室的科研攻堅能力還可以得到提高。由于科研和黨建得到了有機的結合,學術交流和討論也能成為組織生活會的內容,使得每次的黨組織生活不再空洞乏味。
3.交叉混合型黨支部
交叉混合型黨支部主要有這樣幾種模式:一是公寓黨支部,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班級的概念逐漸模糊,公寓宿舍在研究生管理和日常教育中顯現的作用越來越大。如何在公寓充分發揮研究生黨員的主體作用成了新形勢下的新問題。公寓里的生活小事也更容易考驗一名黨員的政治素質。長期以來,研究生公寓一直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空白點。研究生宿舍黨支部要以宿舍為載體,把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優秀研究生緊緊團結一起,有效地將研究生黨建和素質教育合二為一,不僅充分發揮了研究生黨員的群體示范作用,而且調動了研究生自我管理和提高的積極性,同時也使組織生活本身多樣化、生動化、知識化。二是校園社區黨支部,校園社區建設是高校人文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研究生提高綜合素質的一個園地,在研究生素質拓展中發揮著重要的載體作用。社區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涉獵廣泛,但發展中整體性不強,缺乏統一的引導。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解決現有社區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按照黨建工作的創新要求,在研究生社團中建立黨支部的探索和嘗試,是研究生黨建設中的一個嶄新領域。在社區中建立黨支部,就是要使社區發展成為黨團組織聯系和凝聚青年研究生的紐帶,成為院(系)際之間研究生與研究生溝通的橋梁,成為師生關系的潤滑劑。社區黨支部也要根據本社區的特色,開展有針對性的黨員民主生活會,把社區活動和黨員教育緊密結合,改進社區活動。
參考文獻:
[1]雷世富.高校研究生黨支部功能及其實現[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9):31-35.
[2]呂憶松,段洪濤,付和平.研究生實驗室黨支部建設探索[J].新德育.思想理論教育:綜合版,2005(2):53-55.
[3]許邁進,林龍,何錦峰,等.新時期高校學習型研究生黨支部構建初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8):22-25.
[4]李靜,王民忠.研究生黨支部設置模式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3(8):26-28.
[5]林偉連,許為民.按研究所建立研究生黨支部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2(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