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瑛
教師作為一個具有專業特點的職業,其不斷完善和發展自身素質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教師專業化。發展兼職教師的專業化是指利用外界客觀的有利條件,加上教師主觀的努力,使教師本身素質趨向于更合理、更優秀。筆者認為,通過以下六個方面的建設,可以促進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專業化進程。
一、積極培養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專業精神
關于“教育專業精神”,國內探討的人很少。大多數人在文章中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有些含糊的感覺。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在教師專業化過程中,發揮教師的教育專業精神是十分必要的。那什么是教育的專業精神呢?目前,專業精神一詞沒有公認的定義。在英文中與專業精神意義相似的是professionalism、career、morale等詞。Professionalism指從事專門職業者的職業特性、職業作風、地位或方法,含有專業精神和專業的意義。Moral一詞含有士氣之意,指高昂和諧的工作精神,也包含有一種道德、道義的意義。教師專業從其本質的內容結構上看,應當包含哪些方面呢?我認為,應當包括專業知能、專業道德(倫理)和專業精神三個方面。專業知能是教師應當具備的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專業道德是對教師言行的道德規范和倫理要求;專業精神則是教師基于自我期許而表現出的充分信念、高度熱情和不懈追求的風范與活力。
(一)兼職教師專業精神的內在結構和外在表現
筆者認為,教育專業精神的內在結構具體包含五部分:一是服務性。樂于從事某項工作,不計較物質待遇,而重視對他人及團體的貢獻。二是專門性。從事一項工作應具備專業知能,不是僅靠個人體力和普通常識即可應付工作需要的勞工或低層工作人員。三是長期性。有終身從事這項工作的意愿,不見異思遷,且與所屬之機構團體有休戚與共的情感。四是創造性。有革新創造的精神,不墨守成規,并有高度使命感。五是自律性。責己嚴,待人寬,以身作則,愛護團體榮譽。
外在表現有:專業尊嚴感、敬業樂業、勤學進取、開拓創新、教育愛心。
(二)兼職教師專業精神的培養方式
教育專業精神作為教師專業素質的核心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培養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一是提高兼職教師的社會地位;二是充分發揚尊師重教的傳統文化;三是完善教師教育模式;四是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五是提高兼職教師的教育效能感;六是加強兼職教師的自我修養。
二、加強高職院校兼職教師專業知能的建設
(一)高職院校兼職教師學科水平的建設
作為職業院校,兼職教師的專業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教師專業知能的提高。加大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研究和探索,不斷掌握本專業的發展動態,為本學科的授課和科研提供保障。密切同其他兄弟院校、科研單位、企事業同行的聯系,及時溝通,做到所傳授的知識是最前沿和最實用的理論知識。注重理論知識講授工作的教學反饋,根據學生聽課的狀態和效果,及時增加和刪減所要講授的專業知識。要同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保持緊密聯系,在教學中有關知識傳授需要的教材、輔導教材、課件等教學用書籍,需要教學管理部門及時提供,以免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
(二)高職院校兼職教師學科技能的建設
職業院校聘任兼職教師的初衷,很大程度是由于缺少實踐技能的教師,所以兼職教師要想加快專業化的進程,必須加大實踐技能的提高步伐。兼職教師、實訓教師來自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第一線,接觸到的都是比較前沿和實際的操作技能。兼職教師要想給學生上好實踐技能課,必須要在工作崗位上不斷實踐和磨煉自己的實踐水平,積累大量實踐操作經驗,并將它們傳授給學生。另外兼職教師應該不斷革新,創造更多、更實用的實踐操作方法,搞好自己的學科技能建設,豐富自己,完善自己的優勢,為上好課、教好學創造更好的條件,為國家培養高水平的實踐技能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抓好職業院校兼職教師教學基礎理論的學習
在推進兼職教師專業化的過程中,我們不但強調對于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的學習和提高,更要重視高職院校的兼職教師的弱項,就是在以前沒有經過專業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培養和學習,盡管兼職教師的專業理論和實踐技能比較高超,但缺乏這一項培訓。為了保障兼職教師能夠及時準確地將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高職院校的學生們,建議院校對于沒有受過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訓練的兼職教師進行上崗前培訓,經過培訓豐富了教育教學理論的兼職教師一定能夠更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高職院校兼職教師教學實踐技能的掌握
對于兼職教師來說,對教育教學理論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掌握高職教學的教學規律,了解高職學生的特點,實事求是,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授課和教學,一定會事半功倍。我相信教學實踐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對于兼職教師能夠較順利地將知識和實踐技能傳授給學生是十分必要的。高職院校不但要聘請從事教育的專家和學者對兼職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講授,兼職教師自己也要摸索和研究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和技巧,這樣的話,對于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專業化進程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提高兼職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
兼職教師專業化的提議,是源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對高職教育的發展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與國家政策的支持密切相關。提高職業院校兼職教師的地位和待遇,是加快專業化進程的重要因素,政府在其中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提高兼職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是教師專業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盡管兼職教師的地位提高不一定表明兼職教師的專業素質有所改進,但至少可以說,沒有兼職教師地位和待遇的提高,兼職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就是一句空話。德國的職業教育為什么發展得那么快而且平穩,主要是源自政府對兼職實踐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的保障,使得德國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專業化建設進程得以穩步前進,同時也保障了德國經濟的快速、平穩地發展。
(二)衡量兼職教師社會地位的具體因素
衡量兼職教師的地位高低主要有以下因素:經濟待遇,它包括兼職教師的工資報酬及從職業中獲得的某種物質利益;社會利益,指從業者所具有的社會權力和利益;職業威望,是指廣大群眾和輿論對職業和從教者的綜合評價;還有兼職教師的職業穩定性、發展前景、自身提升的機會。
(三)社會地位對兼職教師專業化的影響
一是職業的吸引力較低,不能吸引社會中的優秀人才和技術專家進入這一領域,結果不能全面提高高職院校的兼職教師隊伍。二是由于行業的入門標準較低,使一些不具備兼職教師的人混入兼職教師的隊伍,影響了兼職教師群體的專業化進程。三是由于兼職教師隊伍分散的職業特點,造成兼職教師行業凝聚力和合作精神的下降。四是兼職教師由于社會地位和待遇低下的原因,使他們缺乏對專業精神和素質的高要求。
四、制定合理的兼職教師資格制度和任用體制
實行教師資格制度是當今世界教師任用制度的重要一環,也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的基本措施。教師資格制度是一種法定的許可制度,它的出現是社會發展和分工的結果,在1782年,美國的弗蒙特州最早對教師資格做出了規定。
教師資格證書制度的基本功能在于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教師的任職資格,并確立了教師職業的法律地位;同時教師資格制度還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保障。教師資格制度表現為由專門機構控制行業的準入制度,使具有專業素質的人進入,將不具備資格的人排出在外。
兼職教師的任用是兼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這些任用機制還不健全。兼職教師的聘用基本上都是短期行為,這對于兼職教師專業化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有關兼職教師聘用的期限還沒有通過有關法律和文件的形式加以確定。對兼職教師的聘用實行動態的長期聘用制度、建立比較固定的合作關系,不但有利于兼職教師隊伍的穩定性,還便于管理。更主要的是長期的合作可以保證兼職教師的專業素質的提高,推動教師隊伍專業化的進程。
五、完善科學的兼職教師評價機制
兼職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與教師評價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有密切聯系的,任何一個國家要想實現教師專業化就必須完善教師評價制度。教師的評價對于教師專業化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評價走向應為:一是建立以學校本位為主的兼職教師評價體系。二是充分認識到兼職教師的個體發展價值在兼職教師專業化發展中的作用。三是建立和完善兼職教師的評價體系。由于兼職教師的工作相對復雜,制定比較準確、客觀的教師評價指標體系是一個緊迫的問題。四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使兼職教師的評價公開化,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來解決。五是通過教師的評價,使參與評價的各方在事后都能進行反思,為兼職教師專業素質的完善和提高提出寶貴意見,加快兼職教師的專業化進程。
六、加強兼職教師的職前和職后培訓
為了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專業化進程,我認為,對已經聘任的兼職教師進行上崗前的培訓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我們知道,許多高職院校的兼職教師大都是實踐型教師,他們對一線技術和經驗的掌握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很多教師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教學理論、教學方法、心理學等有關教學方面知識的系統學習。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兼職教師進行培訓,以期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意識。除了進行兼職教師職前的培訓,筆者認為,對兼職教師進行不間斷的及時的必要的職后培訓也是加速推進兼職教師專業化進程的重要手段。兼職教師在教學中會不斷遇到有關教學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問題,包括教學理論發展動態和學生心理變化及有關兼職教師需要掌握的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對兼職教師進行職后的培訓,以不斷提高兼職教師的專業知能和專業精神,使兼職教師能夠了解和掌握教師專業化的成長途徑,為兼職教師的發展提供一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