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漢杰
摘要:BOT項目融資模式是高校創新融資模式,其賬務處理沒有現成法律依據和會計制度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門也沒給出具體的指導意見,各高校對其賬務處理方法不盡相同。本文首先對BOT項目融資模式進行了介紹,再從BOT模式在高校中的需求與發展、高校BOT項目融資賬務處理的現狀進行分析,最后結合BOT項目的特點及事業會計的有關要求,提出對高校BOT融資項目賬務處理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 BOT 賬務處理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轉變,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然而辦學條件與教育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發展面臨困境。資金匱乏是制約高校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政府撥款增長不多的情況下,各高校負債融資辦學已經成為一種普遍采用的方式。在如何拓寬高校的融資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資模式方面,許多高校都對此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和探索。BOT在高校的實踐就是其中一種有益的嘗試。
一、BOT項目融資模式的介紹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三個英文單詞第一個字母的縮寫,中文意思是“建設—經營—移交”,它是20世紀8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主要用于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型項目融資模式。BOT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由項目所在國政府、所屬機構或企業對項目的建設和經營提供一種特許權協議作為融資的基礎,把本屬政府支配、擁有或控制的資源委托財團法人(主要指私營部門)進行一攬子承包投資,由本國公司或者外國公司作為項目的投資者和經營者安排融資,承擔風險,開發建設項目在有限的時間內即在特許期屆滿前經營該項目并獲取商業利潤,然后根據協議無償將該項目轉讓給所在國的政府機構。世界銀行《1994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BOT實際上包括了BOT即“建設—經營—移交”、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意為“建設—擁有—經營—移交”和BOO(Build-Own-Operate),意為“建設—擁有—經營”。實踐中還派生有BT(Build-Transfer),意為“建設—移交”及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意為“移交—建設—移交”等形式。[1]
目前,在國際上它是已流行的政府依靠企業和社會來融資建設公共市政項目的一種有效手段。它既是一種融資方式,又是一種投資、建設和經營方式。在我國,BOT模式尚屬新經濟業務,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種融資模式也逐漸在企事業間應用開來,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運用BOT模式進行融資投資建設,較好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二、BOT項目融資模式在高校中的需求及發展
在發展資金短缺時,高校一般都先尋求銀行作為融資合作的對象。BOT項目融資模式作為國際社會流行的一種融資手段,對高校來說,雖屬一種嶄新的業務,但BOT項目融資模式與銀行借貸模式比較所具有獨特的優越性,使其在高校有廣闊的生存空間。BOT項目融資模式與銀行借貸模式比較具有以下四方面的優點:
1. 采用BOT項目融資模式進行融資,高校取得所需資金時間較短,往往只需一、二個月的時間。如通過銀行進行借貸,審批時間至少都要半年。
2. 采用BOT項目融資模式進行融資,高校所取得資金無需在人民銀行備案,不占用高校再貸款的指標,為以后新增銀行貸款留有余地。
3. 采用BOT項目融資模式進行融資,高校協議還款時間較長,最高可達35年;而通過銀行借貸模式,還款期最長一般不超過8年。
4. 采用BOT項目融資模式進行融資,高校項目建設成本由投資方控制,往往要比通過銀行借貸取得資金后,由高校自行建設能更好地控制建設成本。
1996 年,京華育緣(天津大學) 國際會館項目的建設開創了我國高校后勤基建項目采用BOT 模式建設的先河。此后的十幾年間,各地高校的建設項目出現了很多BOT及其變異模式的具體應用[2]。從嚴格意義上的BOT模式,到BOOT模式、BOO模式,再到當前許多高校采用的BT模式等,但無論是哪種模式,其本質的特征就是融資,解決高校資金短缺的瓶頸。
三、高校BOT項目融資賬務處理的現狀
雖然BOT項目融資模式在我國已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也在許多高校得到具體的應用,但由于BOT項目融資模式是高校創新融資模式,其賬務處理沒有現成法律依據和會計制度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門也沒給出具體的指導意見,各高校對其賬務處理方法不盡相同。有的高校將工程項目長期應付款總額全部記入固定資產,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有的則只將工程項目決算額記入學校固定資產,工程項目長期應付款總額與其差額部份記入事業支出。有的高校在工程項目建成后直接全額記入學校固定資產;有的則在付款時將實際發生額記入固定資產。有的完全按收付實現制進行處理;有的則按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操作。
四、高校BOT項目融資賬務處理的建議
由于BOT及其衍生模式的多樣性,賬務處理方法差別較大,但筆者認為,無論采用那一種具體的BOT項目融資模式,高校對項目進行賬務處理時,都應遵循以下三點原則:
1. 作為高校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BOT融資項目賬務處理應遵循高校財務制度。
2. 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參照事業單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或借入銀行款項的賬務處理方法。
3. 遵循謹慎性的原則,不應高估資產的價值,引入資金時間價值對資產進行合理評估入賬。
下面筆者只對嚴格意義上的BOT模式和衍生BT模式的具體案例的賬務處理方法進行探討。
(一)案例一:A公司以BOT模式投資于C大學的學生公寓G項目。該學校提供土地,負責拆遷、監理、綠化施工以及公寓內家具設施等費用;A公司注入資金負責建筑工程建設,公寓建成后,所有權歸學校,A公司享有20年的經營使用權。
本案例為高校典型的BOT融資項目。當公寓建成投入使用時,C大學擁有所有權,應按相關管理部門審批的工程結算總造價增加固定資產,會記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公寓G
貸:固定基金
在A公司經營期間,學校在該項目上沒有收入支出款項,所以學校不需進行賬務處理。A公司20年經營期結束后,學校收回該資產時,也不需做賬務處理。
由于公寓的經營權由A公司掌控,造成學校對公寓難于管理,給學校統一管理造就了真空地帶。為了更好地實現學校的統一管理,更多高校采用了以下的BT模式進行項目融資。
(二)案例二:B公司以BT模式投資于D大學的學生公寓H項目。B公司負責建筑工程建設,其他事項均由D大學負責。公寓H建成后,所有權及經營權均歸學校,學校每年年未支付給B公司250萬元,連續支付30年。經審批,公寓H工程結算總造價為2800萬元。
本案例為高校典型的BT融資項目,在當前非常流行。參照事業單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賬務處理辦法,其賬務處理如下:
1. 公寓H建成投入使用
借:固定資產—公寓H 28,000,000
貸:其他應付款 28,000,000
2. 每年支付款項時,采用復利現值法計算融資利息費用支出
根據項目內含利率計算公式:28000000=2500000×(P/A,i,30),通過測試法和內插法,可計算出該項目內含利率為8.05%,各期利息費用計算表如下表所示:

* 表示尾數經過調整
如支付第一期款項的賬務處理為:
借:事業支出 2,313,743.64
貸:固定基金 2,313,743.64
同時:
借:其他應付款 2,313,743.64
事業支出 186,256.36
貸:銀行存款 2,500,00.00
其他各期也按相同的方式進行處理。
3. 各期款項全部結清后,BT項目完結,不需再進行賬務處理。
參考文獻:
[1] 周志國,陳正道,對BOT模式下項目建設會計處理的探討[J].經濟研究參考,2008(23):38-39.
[2] 張大力,BOT融資模式在高校后勤基建中的應用[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8(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