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是“中華民國政府”遷臺60周年。據《中國時報》7日報道,臺灣“國史館”舉辦“關鍵的1949:蔣中正總統的引退與復出”特展,并委托中天電視拍攝了紀錄片,8日晚播出。展覽取材自去年才解密的蔣介石1949年日記微縮膠卷,也是其日記原稿拷貝影像首度在臺公開。紀錄片名為“存亡關頭——1949年的中華民國”,聚焦1948年初至1950年蔣的心境及政治抉擇。
臺灣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林桶法在片中指出,蔣介石雖然通過1949年的元旦文告稱“若能實現和平,絕不眷戀總統職務”,但當晚卻在日記中坦承“去年一年的失敗與恥辱之重大,為從來所未有”。特展也展示了蔣下野前后的密電史料,包括蔣氏夫婦在1949年前后的電報往返檔案約65件,大都是宋美齡1948年底赴美游說期間,多次密電暫居奉化的蔣介石,提議先避居加拿大,靜觀局勢演變,但都遭到蔣的拒絕,蔣堅持他應該承擔責任,并決定留在中國。此外,紀錄片還采訪了撰寫《李宗仁回憶錄》的歷史學者唐德剛,講述蔣李交惡內幕。1948年,李宗仁執意參選副總統,打敗了蔣介石屬意的人選孫科,自此兩人結下梁子。就職大典前,李問蔣該穿什么衣服,蔣回答“軍裝”,李聽話照辦,結果蔣介石當天竟然穿著長袍馬褂。臺灣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劉維開還指出,臺灣當時只是國民黨規劃的疏散地點之一,不少人覺得,只要在大陸還有一點生存空間,國民政府就應該留在大陸。而蔣介石最后決定到臺北與蔣經國有一定關系。蔣經國曾于1947年3月赴臺處理“二·二八事件”,停留時間雖短,但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于“臺獨”,蔣介石稱之為“邪說”,他在1949年12月31日的日記中寫道,“最近美國杜魯門且聲明臺灣為我國民政府所屬領土之一部……此語使臺灣倡議獨立自治或托管之邪說者,可以熄滅矣”。▲(韓 香)
環球時報200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