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妍妍
【摘 要】本文旨在對附錄的定義、種類、作用及其原則方面對附錄進行初步探討,并對附錄的相關問題提出觀點和看法。同時,就本文所探討的問題,兼評《英漢漢英大詞典》的附錄設置。
【關鍵詞】附錄 《英漢漢英大詞典》 問題
一、附錄的定義及其種類
附錄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來理解。楊祖希將附錄的定義分為三種:(1)指圖書(包括工具書)中文以外的所有一切組成部分。(2)指圖書中除正文,前言,后記,凡例,詞目以外的各種參考資料,查檢索引等。(3)與第二種理解基本相同,但不包括查檢索引在內。胡名揚認為,附錄是“詞典里除正文,序言,凡例等以外附加進來的一些參考資料或參考表格,它實際是詞典內容的引申,一些沒有收進詞典文正文但估計到讀者有可能經常查檢的常識性材料都可以附錄的形式列入詞典里來”。他從狹義方面來定義附錄的。本文所討論的詞典附錄是從狹義上來理解的。
附錄可以從內容上分為語文附錄和百科附錄兩大類。
二、附錄的作用
(1)詞典附錄可以擴充正文內容、增加詞典信息量。 《柯林斯英語學習詞典》(英語版)(以下簡稱《柯》)正文沒有把國家名稱列在其中。其附錄便承擔了此項工作。
(2)詞典附錄可以對詞典中的正文進行概括,使詞典正文條目系統(tǒng)化、條理化。《朗文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的附錄中設有不規(guī)則動詞表,將英語中常見不規(guī)則動詞的曲折變化形式按字母順序列舉、歸納出來,方便了讀者查找。
(3)附錄可以幫助讀者查檢索引。《朗文簡明英語聯(lián)想活用詞典》中,就有60頁的查檢索引,占總頁數的6%。
(4)附錄還可以對正文內容起糾謬補遺的作用。詞典正式出版時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內容上的錯誤或已過時的信息。重新修改正文費時費力。詞典附錄應運而生。
三、附錄設置的原則
(1)必要性。雙語詞典中,若正文無法編入或無法完全編入的知識信息或資料,并且這些信息或資料是與正文內容關系十分密切而且又是讀者必需的,就有必要設置附錄。
(2)實用性。雙語詞典的附錄既然是“附”于正文的,就不能太濫。《英漢大詞典》(第二版)(以下簡稱《英漢二版》的附錄中,附錄七和附錄八欠妥。它們分別是日本語假名羅馬字拼音表和常見日本人姓名拉丁字母拼寫法。《英漢二版》是一本以英語為主的詞典,收錄日本名則不實用。
(3)準確性。準確性指雙語詞典的附錄對術語、數據、標準、圖表、時間要做到絕對準確。
(4)時效性。即雙語詞典附錄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如《綜合英漢文科大詞典》的《因特網英、美、加、澳、新語言與文化網址一覽表》。
(5)語用性。詞典學家們已漸漸意識到語用信息在詞典中的重要性,開始在有關條目中用各種方式增加語用信息。《郎文當代英語詞典》的附錄設置了一些語用附錄,包括如何稱呼、道歉、批評、贊揚等內容。
四、兼評《英漢漢英大詞典》的附錄設置
《英漢漢英大詞典》(以下簡稱《英漢漢英》)是一部為滿足廣大英語愛好者、學生、以及初中級水平的英語學習者的需要所編寫的。其附錄包括:英漢詞典的附錄和漢英詞典的附錄。筆者將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評析《英漢漢英》的附錄設置。
宏觀上,《英漢漢英》的附錄與詞典的性質相一致。其附錄也有不足之處。在前言中,編者講道,“一般詞典都把地名作為附錄的一部分,但這樣就有一個缺點,即其形容詞形式在附錄中無法體現(xiàn),鑒于這點,本詞典把地名單做詞條收入詞典正文,以便更好地體現(xiàn)其形容詞形式,利于讀者查找和掌握。”把地名單個散于詞典正文,有悖于附錄的作用。
微觀上,筆者將逐一分析:
第一部分是英語不規(guī)則動詞表。《英漢漢英》的讀者群主要是英語學習者。附錄中設有英語不規(guī)則動詞表。在羅列完英語不規(guī)則動詞后,《英漢漢英》進行了標注:“*表示僅在某些詞義才使的不規(guī)則形式”,這提醒讀者,在看到“*”事要特別注意。在列舉不規(guī)則動詞時,《英漢漢英》還特別標注:〈尤英〉,〈尤美〉,〈英〉,〈美〉等,這使讀者能清楚地了解該詞運用的場合。
第二部分是英語普通人名表。這在大多數雙語詞典特別是語文型詞典中都能看到。人名表也是詞典附錄的一部分。《英漢漢英》附錄收錄英語普通人名實屬應當。
第三部分是國際單位制表。此附錄中的國際單位只是泛泛而談。此附錄中的最后一部分為“詞冠”部分,即“前綴”,如“10”的詞冠是“deca-”,“1018”的詞冠為“exa-”。詞冠部分不實用。應添加國際單位換算,去掉詞冠部分。同時,編者應將常用詞的詞綴編入附錄,如“pre-”“dis-”“-ful”等。
第四部分是英、美軍銜表。一般的詞典附錄中都會包含英、美軍銜。此附錄也已介紹得非常詳細。英美軍銜表的設置對英美軍事感興趣的英語學習者來說是有百益而無害的。
在漢英詞典部分的附錄中,第一部分是世界各國家、地區(qū)、首都(或首府)及貨幣名稱表。然而,既然編者認為附錄中無法體現(xiàn)地名的形容詞形式,并且在前言中也講道本詞典將地名收錄到詞典正文中,為何在此附錄中又羅列?
最后一部分是聯(lián)合國組織。這部分雖然新穎,但可用性不大。可增添一些與奧運有關的內容,如奧運舉辦國家,城市等。
此外,筆者認為《英漢漢英》附錄應當增加以下部分:
(1)英語發(fā)音,音標。
(2)詞綴。附錄中單獨列出詞的前綴、后綴,能夠方便讀者在查找詞時聯(lián)系到其他與之相關的詞,增加讀者的詞匯量。
(3)詞頻。通過運用語料庫,將收錄的詞按照使用頻率分類,由高到低。最高詞頻為“”,其次是“◇”,依此類推。這樣就能方便讀者的使用和學習。
(4)語用信息。若在詞典附錄中增加一些語用信息,如道歉,問候,感謝等,勢必會對讀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曹聰孫.略論詞典附錄[J].辭書研究,1992,(4): 22-26.
[2]胡明揚.詞典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2.190.
[3]楊祖希,徐慶凱.辭書學辭典[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280.
[4]曾東京.綜合性英漢語文詞典中的APPENDIX附錄問題——兼評《英漢大詞典》的附錄[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1): 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