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調查顯示,技校應用文寫作教學是一個亟待探索的課題,本文分析了技校生應用文寫作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并從明確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運用靈活多變的寫作訓練方法等方面探究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學效果的途徑。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教學措施;教學效果
問題的提出及分析
2008年7月,我校利用暑假期間,派出部分專業課、基礎課教師分別到學生就業的企業進行跟蹤調查回訪。企業對我校畢業生的評價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認為我們培養的學生專業操作技能很強,但文化基礎知識相對薄弱, 例如,寫請假條,很多學生的格式都是錯誤的。另外,筆者曾接到一位已到企業工作多年的學生的電話,她說由于工作上的努力,被評為年度先進工作者,單位要求寫一份工作總結,她卻不知道該怎樣寫,所以打電話向老師求助。
如上所述,技校生在日常應用文寫作上的欠缺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日常應用文寫作對技校畢業生來說恰恰是使用頻率最高的。筆者曾經在學生中進行過一次應用文測試調查,結果出現格式錯誤的達77.8%,文中有錯字、語病的占43.3%。學生普遍反映,應用文寫作是一門較為枯燥、乏味的課程,學習時提不起興趣,因此不夠重視。這是造成技校生應用文寫作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職校學生要“學會寫作常用和與專業有關的應用文”。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應用文在各行各業中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應用文寫作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技能,如工作之前先計劃,工作之后要總結,與人交際要寫信,應聘需寫求職信,競聘上崗需演講等。所以,技校的語文學科必須重視應用文寫作教學,培養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技校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方法探索
技校學生寫好應用文,已是當今時代的要求。所以,如何上好應用文寫作課,培養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提高其應用文寫作能力,是技校語文教學迫切要解決的問題。筆者結合在技校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摸索出一套針對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方法。
(一)明確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技校學生普遍不太重視應用文學習,認為技校是學技術的,自己以后是技術工人,不是公務員,也不是秘書,應用文寫作與自己關系不大,學不學都一樣。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教師在開始講授應用文體時,就應先讓學生明確學習應用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由此讓學生端正學習應用文的態度。
從應用文的歷史入手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應用文的歷史與發展,讓學生明白應用文寫作是“古已有之”的文體,它的歷史是悠久的。在3000多年前文字產生之時,最早的甲骨文、商周時期的青銅銘文都屬于應用文。應用文不僅隨著文字的產生而產生,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如我國商周時期的《尚書》就是我國第一部以應用文為主體的應用文集;還有秦相李斯的《諫逐客書》、西漢賈誼的《陳政事疏》、晁錯的《論貴粟疏》、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諸葛亮的《出師表》等,都是應用文的典范之作。通過講述,學生認識到應用文在古代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古人也很早就知道應用文的重要性。
從時代的要求入手教師要從時代要求入手,讓學生明白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重視應用文的工具價值及作用,應用文已是人們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各行各業已離不開應用文的寫作。據悉,美國的哈佛大學近年來已把應用文寫作教學從選修課上升為“核心課程”,可見,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在發達國家的語言教學中同樣得到認可。作為技校的學生,也應該與時俱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掌握這個躋身社會、贏得競爭的有力工具。
從實用要求入手教師應從應用文的使用向學生講明,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化,應用文的使用范圍越廣,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能否得心應手地撰寫應用文,已成為衡量一個人文化素養的標準。技校學生掌握基本的日常應用文寫作,無論是簡單的便條和條據,還是比較復雜的法律合同文種,對今后走進企業、走上社會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求職信》、《應聘信》是職場上必用的,《計劃》、《總結》是工作中常用的,《啟事》、《請示》是生活上、工作上常用的。《合同》也是學生今后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應用文寫作種類,不管是《經濟合同》還是《租賃合同》,對學生來說都至關重要,尤其是《勞動合同書》更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應用文體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已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二)培養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
應用文雖然很重要,但應用文既不像詩詞歌賦,具有詩情畫意,也沒有小說的生動形象,它語言簡潔、平實,格式固定,從內容到形式都比較枯燥。甚至有些學生認為應用文只不過是掌握格式而已,可以無師自通,學不學都一樣。所以,學生不喜歡學應用文,因而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應用文的濃厚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近幾年,筆者在語文教學中以寫應用文為突破口,把學生帶出校門,以社會為大課堂,設置情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例如,先借助教材,集中講解應用文知識,然后利用學生去某公司參觀實習的機會,寫出系列型的應用文,即在參觀前寫《通知》、《請示》、《計劃》,參觀回來后寫心得體會,結合參觀內容、見習內容和自己的認識,寫一些諸如《申請書》、《求職信》、《報告》、《總結》等應用文。這樣,就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想學”,提高寫作能力。
(三)運用靈活多變的訓練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應用文寫作
應用文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而能力的培養必須通過寫作訓練。只有反復訓練,才能熟能生巧。葉圣陶曾經說過:“一要得其道,二要經常磨煉,磨煉到了習慣,才算有了這種能力。”應用文是實用性、實踐性、專業性較強的文體,必須聯系社會實踐,直接取材于現實,應用于實際。所以,寫作訓練應成為應用文寫作教學的一個核心部分。
調整課程講授體系現在的教材在編排上較為死板,未能切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所以,筆者在教學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課程講授體系,做到隨機應變,方法靈活多變,有的放矢,結合時事講授不同的應用文。例如,開學初,指導學生擬定學習計劃、課外輔導計劃、生活開支計劃;在“五四”青年節之前,指導學生寫入團申請書;“教師節”來臨之際,指導學生給教師寫慰問信;校運會來臨之時,指導學生寫入場解說詞;學校演講比賽時,指導學生寫好演講稿;學生下工廠實習時,指導學生寫實習報告;學期末指導學生寫好總結等。
“變通”訓練應用文寫作方法比較簡單,格式相對固定,在教學中,可以在總結歸納應用文寫作特點和規律的前提下,學會相似類型文種的“變通”訓練。例如,借條、收條、欠條、領條這四種條據都是人們在處理錢、物的過程中,為了手續清楚或作為憑證而寫的字據。它們的結構、要素、格式和寫作要求及注意事項基本相同,但適用的范圍和對象不同。教師訓練學生寫作這四種條據時,首先要讓學生弄清楚條據的概念、種類等相關的知識,接著選用借條為例子(因為借條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頻率最高,而且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具有法律效應的應用文),重點指導借條的寫法。從標題、正文、署名、日期等幾個方面一一詳細地指導學生,并且布置學生練習,當場批改,指出學生在練習中的不妥之處,并著重講清寫借條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對所借錢或物的數量、品種、規格等要寫清楚,不能有歧義;第二,數字要用大寫;第三,要寫清何時歸還。然后告訴學生收條、欠條、領條等條據的寫作要求、基本格式與借條相同。由于學生已學會了寫借條,其他的三種條據也就基本上掌握了。運用“變通”訓練,學生的寫作速度很快,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好。
對比訓練教學中把類型相似的文種加以對比,區別它們的異同,可使學生在應用中不容易混淆。如啟事、海報,學生往往容易混淆,而運用對比訓練法,學生就容易區分了。教師在讓學生訓練寫作啟事和海報時,要先說兩者的相同點:都是向公眾發送信息、引起公眾注意以及獲得公眾的協助、認同,都具有鮮明的目的性,都注重宣傳效果,文字都力求準確、簡明。接著把兩者的不同點采用對比方法進行比較,列表說明(見表1)。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就能較好地掌握兩種文種的異同,為今后在實踐中能準確地應用打下了基礎。
總之,應用文在當今社會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可以說不會寫應用文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作為教師,就更應對應用文的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教學中,要不斷探索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大膽創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從而使學生能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徐克非,胡昆蓮.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問題及質量分析[J].化工職業技術教育,2008,(3).
[2]技工學校語文教材說明[OL].http://www.hopebook.net/tushumulu/242269/,2008-12-13.
[3]陳小紅.應用文教學321[OL].http://www.shdzgy.com/upload
file/200762175236512.doc,2007-06-21.
作者簡介:
邱惠湖(1963—),女,壯族,廣西靖西人,廣西石化高級技工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為基礎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