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職院校在校生逾900萬人
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已達1184所,年招生規模超過310萬人,在校生達900多萬人。
首屆中國職業院校教學名師和第二屆中國職業教育杰出校長表彰會近日在京舉行,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會上說,2008年中國中等職業學校達14000多所,比改革開放初期增加3.19倍,年招生規模突破810萬人,在校生2087萬人。近年來,中國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規模年均達1.5億人次以上。
魯昕表示,職業教育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學習需求的基礎工程,是惠及全社會的偉大事業。近年來,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為各行各業輸送了大批高素質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新華網)
中職生師比僅為26∶1
最新的教育統計顯示,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成人中專和技工學校在校生達到2056萬人,招生規模達到860萬人,超過普通高中的招生規模;高等職業院校在校生達到900多萬人,招生人數310萬人,占到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規模的一半。
然而,與中職學生相匹配的教師隊伍卻跟不上目前的發展速度,普通高中的學生與教師比為16∶1,中職的生師比平均為26∶1,有的省份生師比甚至更高。除了數量短缺外,中職教師的質量也令人擔憂。目前,不少中職學校教師是從普通高中薄弱校教師轉崗而來,或者是本科畢業生、研究生加盟的,中等職業教育需要的既有技術又有能力的“雙師型”教師普遍缺乏。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兼職教師目前只占中職教師的14%左右,與教育部希望的1/3的比例相距甚遠。
專家分析,制約中職教師數量發展的一些原因有:企業兼職教師加盟中職教育,需要人事部門出臺配套的相應政策。另外,他們也呼吁,中職發展應得到像特殊教育那樣的特殊優惠政策。
(中國網)
重慶:30.7萬學生免費讀中職
近日舉行的重慶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透露,重慶市財政累計資助30.7萬學生免費就讀中職。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局長侯小川介紹說,2006年起,重慶市先后對三峽庫區移民、農村貧困戶家庭子女、城鎮困難家庭子女、返鄉農民工和農民工子女等“五類學生”就讀中等職業學校實行“學費全額資助、生活費包干補助”的資助政策。到目前為止,重慶市財政累計資助30.7萬人次就讀中等職業學校。
侯小川還表示,重慶技工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技工學校中農村學生占84.1%,入校后就能轉戶口,畢業后大部分留在城鎮穩定就業。
(新華網)
重慶:微軟公司與西部高職院校合作
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與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近日在渝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建設在線學習大學,培養創新型IT人才。據悉,這也是微軟公司首次與中國西部普通高職學校合作培養IT人才。
重慶近來把信息產業確立為支柱產業,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業,特別是惠普、富士康兩大世界500強集團正式簽約落戶重慶后,重慶面臨5萬IT人才的市場缺口。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國家級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院采取“集團+學院,一系一公司”的產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積極與世界著名企業合作,為重慶發展服務外包產業輸送高質量的IT人才,共同打造西部IT人才高地。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建設安全、可靠、高效的數字化校園和在線學習大學,培養創新型IT人才。
《中國青年報》
四川:啟動藏區“9+3”教育計劃
今年秋季學期,四川省將在今年3月試點的基礎上全面啟動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已確定80所省級以上重點中職學校作為該項計劃的實施學校。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藏區民生工作,決定結合“民族地區教育十年行動計劃”,大力實施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到2013年,藏區在全面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基礎上,每年將組織1萬名農牧民子女到內地接受三年免費中等職業教育,使初中畢業升學率達到95%,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的招生比達到6∶4。為此,四川省教育廳組建了藏區“9+3”免費職業教育內地中職學校專業指導委員會,針對藏區學生特點遴選了68個專業、169個專門化方向,作為中職藏區招生的專業建議目錄。按照學制三年計算,政府對來內地學習的藏族學生,每生補助經費在2萬元左右。
今年3月,四川省組織了甘孜州首批300名藏族學生到內地5所重點職業學校學習。(中國教育新聞網)
新疆:開展農村青年技能培訓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團委與聯想集團新疆分公司近日簽訂合作協議,用1年時間開展400場實用技能培訓,培訓農村青年2萬人。
新疆計劃從現在起的1年間,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400場實用技能培訓,并為團員青年提供100個見習崗位。培訓內容包括電腦相關知識、營銷技巧等,聯想集團還將根據農村青年的需求,不斷調整培訓課程內容。
(中國教育新聞網)
吉林:殘疾人家庭子女讀技校享受助學金
已經下發的《吉林省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三年推進計劃(2010年—2012年)》提出,吉林省殘疾人家庭子女今后就讀技工學校,可享受每年1500元的國家助學金。
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駱德春介紹,為了讓殘疾人獲得更高的就業技能,吉林省將加大對殘疾人技能培養力度,將繼續開展殘疾人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活動,依托特殊教育學校為殘疾人開展職業技能鑒定;還將充分發揮殘疾人高技能人才的帶頭人作用,鼓勵用人單位對其給予經費支持,特別是對優秀的殘疾人高技能人才,從收入分配到福利待遇等方面,都要實行特殊獎勵政策。
對殘疾人家庭適齡子女,吉林省也將開展就業技能培訓。他們可就近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指定的職業培訓機構參加培訓,并將享受職業培訓補貼;對于有意愿就讀技工學校的殘疾人家庭適齡子女,技工學校要優先錄取,并可享受每年1500元的國家助學金。
(新華網)
內蒙古:3.6萬
為支持牧區中等職業教育發展,進一步減輕牧民負擔,從2009年秋季學期起,內蒙古自治區33個牧業旗(市)的學生上中職,學費由政府買單,受惠學生約3.6萬人。《中國教育報》
家月朗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