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冀東
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包括教材教法研究、教學常規研究、教育科學研究等內容,是提高教師教學業務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教研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校辦學水平和發展前途。因此,開展教育科研應當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先導。教學工作中,我們必須提高認識,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建立適應素質教育的教育科研機制,努力發揮教育科研的重要作用。
加強教育科研工作,應解決以下問題:
一、創建良好的教育科研環境
首先,提高認識,樹立教育科研的正確觀念。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是由教師、教研內容、教研方法、教研目標等因素構成的整體,是一個動態的系統。教師是這個系統的動力,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和科研自覺性直接影響教育科研活動的開展。因此要不斷宣傳教育科研工作的意義,幫助教師從教育的發展規律,教改的需要等方面加以認識和理解,不斷強化教育科研的意識和緊迫感,喚起教育科研的自覺性,樹立以教育科研為先導,向教育科研要效益的觀念,強化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觀念和意識。
其次,領導重視、保證教育科研所需的條件。學校領導的重視是保證教育科研活動順利進行的首要條件。校領導必須重視教研計劃的制定,教研工作的開展,教研成果的總結和推廣。學校領導要積極參與,保證教研所需的必要的物質條件,以便內外信息順暢地交互傳遞,必須為教育科研提供一定的理論學習資料和教學參考書刊,也應保證教育科研活動場所,提供課題研究經費。這是教育科研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
第三,加強組織建設,培養教育科研隊伍。在教育科研隊伍的建設上,一抓骨干,通過學習、討論、培訓建立一支教育科研骨干隊伍;二抓全體,普及教育科研知識,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素質;三抓組織管理,教研室要發揮指導管理職能,負責評價、推廣教育科研成果,使教研成果及時指導教學實踐活動。
二、建立健全教育科研體制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是增強教學后勁、內功的必由之路。在強化落實“備課、講課、作業、輔導、考查、評課”等教學常規的同時,還要逐步健全教學研究體系。首先,由教研室負責,選拔出一些骨干教師,組建有權威性的集研究、咨詢、考評于一體的教研實體,扎扎實實的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其次,各個學科教研組在教研實體的監督指導下,全方位開展學科教研活動,進行教改實驗,不斷總結提高教研水平。教研組可以集體討論下周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作業安排、教法選擇等項目,以說課的形式各抒己見,力求選擇最佳方案,最佳角度來處理教材。每學期各學科教研組安排本組教師進行一次可以代表自己教學水平的公開課并評分,評出等級并入檔。每學期各學科教研組必須督促本組教師每人撰寫教研論文參加綜合考評。第三,課題組是教研活動計劃的核心項目。課題應該是具有科學性、實踐性、應用性特點的教研項目。每學期教研室根據上級主管部門安排的教研辦法,教研定向和總體規劃選拔骨干教師組成課題組,教研室做好有關課題研究的協調、督促和檢查,確保重點課題的進度和質量。另外,經常開展與兄弟學校的教研協作,交流教研經驗和信息成果。
三、嚴格量化教育科研考核
為了提高教師教研工作的責任感,主動性、創造性,有必要對教師的教育科研工作情況有一個量化的客觀反應,這就需要建立嚴格的考核、考評制度,加強科學管理,進行有效的檢測和調控。
考核的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四方面,如每位教師思想業務素質的高低,承擔教研工作量的多少,完成教研任務的優劣,對教研貢獻的大小,分項量化,累計計分。考核的方法可以采用教師自評、教師互評、教研實體評的辦法,考核出每個教師教研工作成績的等級。
為進一步擴大量化考核的激勵作用,學校可為每一個教師建立一套業務檔案,把每學期、每學年教師教育教學、教育科研工作的考核情況如實記錄。這些記入檔案的綜合量化分數與實錄,作為教師評優晉職、按勞取酬的可靠依據。
四、開展教學基本功訓練
各個學校相當一部分教師學歷雖然合格,但教學能力、教學技巧、教育研究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必須把教學基本功訓練作為提高教學能力、教育科研水平的前提,對全體教師進行有計劃、有層次、多渠道的教學基本功訓練,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和教育科研水平。
教學基本功是一個動態的范疇,它不同于學歷培訓的班級授課,有較強的個性特點,教師大多數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全面提高。開展教學基本功訓練這項活動必須加強領導和管理,保證其嚴肅性,必須有相應的規章制度約束,使之規范化,才能達到其目的。基本功訓練,強調實用性,與教學實踐的緊密結合,便于教師掌握教學規律和規范,對教育科研工作起到促進作用。
總之,強化對教育科研工作的意義、認識,充分發揮教育科研機構的職能作用,加強教研工作的科學管理,重視教育科研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緊密結合,以教育科研帶教育,以教育科研促教學,使彼此形成一種相互依托、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機制,就能保證教育教學改革沿著素質教育的軌道不斷向前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磁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