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濤
摘 要:初高中教材的特點,初高中知識銜接點及銜接方法,學習方法的銜接等。
關鍵詞:生物 教學 初高中 銜接
高中生物新課標的教學,知識內容非常多,要想體現課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清楚學生在生物方面已有的知識基礎是什么。把握初中高中教材間的內在聯系,才能更好的把高中生物教學和學生的初中生物基礎銜接起來。
我省中考升學不考生物,學生以及教師對初中生物都不重視,很多學生在初中所學的生物知識到高中所剩無幾,很難將初中的生物知識銜接到高中知識中來。怎樣將初中生物知識準確運用到高中生物教學中去,達到不占用過多的時間又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就成為每位高中生物教師必須注重的問題。
一、初高中生物教材的特點
初中生物教材只對植物、動物和人體的形態、結構、生理、生態等方面的知識作了比較淺顯的介紹,側重于生命現象的描述,只照顧了各類生物知識的分門別類和知識內部的系統化,而對整個生物界缺乏橫向的比較和聯系。
高中生物教材是在初中生物知識基礎上的提高和加深,將初中生命現象及形態結構方面的知識深入到了生命的本質問題,涉及到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以及物質分子等知識。如:在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的遺傳和變異》主要講述最基本的有關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知識,了解遺傳的信息庫是細胞核。高中生物教材對這部分知識加以深化,介紹了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之間的關系,生物性狀是如何由基因控制的,并深入學習了遺傳學的原理和兩大遺傳的基本規律,了解遺傳變異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二、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及銜接的方法
1.《從生物圈到細胞》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回憶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概念、范圍及關系。并簡單提及人的受精、個體發育過程。
細胞方面,學習細胞亞顯微結構之前,簡單復習細胞的結構,并且說明植物、動物細胞的聯系和區別。為學習高中生物的細胞結構、細胞分裂和生命的起源做準備。
初中植物中根、莖、葉的結構和功能與高中生物的細胞分裂、水分代謝、礦質代謝、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的生殖等有聯系。在學習《細胞的生命歷程》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之前,應該復習根尖的結構,以便學生了解分生區細胞的特點及功能。在涉及到水分代謝習題的時候,還應該簡單復習一下莖的結構和功能,至少要讓學生區分開導管和篩管的功能。還應復習一下葉片的結構,知道氣孔和蒸騰作用的關系。這個知識點還會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聯系到一起應用,涉及到光合作用的時候,會考察到該知識點。
2.《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學習的時候,書上也有提及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這部分內容初中有涉及。所以,可以列舉初中教材上的例子,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3.學習第一章《內環境和與穩態》的內容之前,應該引導學生回顧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以及排泄系統的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理解內環境和體外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在做到教材第六頁技能訓練——構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模型的時候,學生也能動手構建出比較完整、準確的模型。
4.學習《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中神經系統的調節的時候,需要簡要復習腦和脊髓的結構,主要復習反射和反射弧,讓學生能夠區分開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學習激素調節之前,復習初中學習的內分泌系統的知識,簡要復習胰島、甲狀腺、垂體等方面內容。免疫調節也可以以初中簡單涉及到的免疫內容做引導,深入學習。關于體溫調節和水鹽調節,建議先系統的復習排泄系統,尤其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尿液的形成過程。
三、學生學習方法的銜接
1.學會找出關鍵詞,找出重點。高考所考察的知識點,都是基礎的知識點,但題目的設置會有很多陷阱和需要處理的信息,所以,從某個角度講,讓學生學會找關鍵詞,是教師教學的一個主要任務。
2.課堂上處理好筆記和聽講的關系。知道學生記錄上課過程中的關鍵知識點,或是上課聽課過程中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簡單的記錄,以便課后及時解決。
3.嘗試回憶。當聯系到初中知識點時,讓學生回憶或者聯系生活實際,嘗試寫出或者說出相關的知識點,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4.形成知識網絡。新教材注重遵循學生的認知過程,導致知識結構的完整性被打破了,感覺有些零散。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將前后知識聯系起來進行理解,形成知識網絡,做到溫故而知新。
5.學會歸納,建構概念圖。學完一章后,引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框架。最初的幾次可以給學生指導、示范。應該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框架的能力。
四、教學體會
將初高中內容很好地銜接起來的話,能夠為學生學好高中生物打下了較好的知識基礎。另外,能夠消除學生的知識障礙,以及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的畏難情緒,有了熟悉或者似曾相識的感覺以后,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信心,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本溪市高級中學生物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