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進步的最好的催化劑,沒有了學習興趣,學習也就失去了動力,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一、聯系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數學與生活實踐是密不可分的,利用生活實踐解決數學問題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適當聯系生活實踐來解決問題,這樣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了長方形的面積之后,可以隨意指一件長方形的物體讓學生計算面積,比如要粉刷黑板,怎樣計算粉刷面積。這樣的計算都要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學以致用,當學生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就有興趣去解決它,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自感受,自主發現,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論的倡導者波利亞說過:“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得更深刻,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內在規律,所以在日常教學中要使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親身感受,以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學小學一年級數學分類課時,可在學生大致了解了分類的概念之后適時地讓學生將混在一起的不同物體按不同特征進行分類(如:種類、形狀、顏色等等),還可以讓學生靈活地對生活中的物體進行分類,這樣學生不但在動手操作中發現了其中的規律,又激發了他們濃厚的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改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學模式也發生了改變,已不再是過去的教師站著講,學生坐著聽的“灌輸”模式。數學課也要隨之發生變化,運用新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比和比例”時,以前的舊模式是教師用畫圖、舉例等方式一味地給學生講解,這樣的講解既枯燥,學生又難以理解。我在教這一課時,有意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學生想辦法測量籃球架的高度。問題提出后先讓同學們討論怎么測量,經過討論之后,同學們得出了三種意見:1.直接爬上去用卷尺量。2.先爬上去用繩子量,再量繩子的長度。3.先用一根長的木棍量,再量木棍子的長度。在同學們發表完意見后,我明確表態:以上三種方法都存在危險性,并且測量都不太方便,如果遇到大的建筑物,難度就更大了。于是我鼓勵大家繼續想辦法。在大家無計可施時我拿來一根長2米的竹竿,將它筆直地豎在操場上(當時太陽高照),量得竹竿的影子長為1米。接著我啟發道:從竹竿的長度是影子的長度的2倍,你想到了什么?這時同學們又展開了一番爭論,經過討論,同學們都想出了辦法:先測量籃球架的影子,再根據影長計算籃球架的高度,于是同學們很快就計算出了籃球架的高度,這時我不失時機地給同學們說明這就是比例的應用。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教師成功的關鍵,只要在學習中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撫寧鎮渤海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