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霞
加強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是適應當前思想品德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環節。傳統的思想品德教學法只強調教師的講授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結構的千篇一律,難以創設生氣。這僅僅把學生當作教育的對象和客體,重教師而不重學生,重傳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覺,重統一而不重多樣,片面強調學生被動的一面,抹殺了學生能動的一面,壓抑了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束縛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傳統教育培養的是繼承型人才,而不是創造型人才。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應該優化課堂結構,實施教學改革,力求突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上下功夫。在教學實踐中,我經過不斷探索,總結出以下幾點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課前提問法
我所采用的課前提問法,就是授新課前花5-6分鐘時間,提問上節課的內容,并當場給學生記分,作為平時成績的重要依據之一。這樣做,能促使學生在學完當天新課后必須花費一定時間復習,以鞏固當天知識。趁熱打鐵,事半功倍,學生容易記住。如果一上課教師便講授新課,學生不容易進入學習狀態,教師也無法檢查自己前節課的授課效果。這樣沒有溫故知新的教學既給教師自己教學造成一定的盲目性,又容易造成學生接受知識時思維混亂無序的困難,因為絕大多數課堂新授知識的內容是建立在前面所學知識基礎上的,每個知識點都處在知識系統的一定位置上和前后知識點內容呼應連貫成一體,沒有前面的知識基礎,新授的知識學生是無法學好的。當然,課前提問應在備課中詳細設計,要針對性強,并緊密結合本節新授內容。
二、鼓勵法
教學工作是教與學的有機統一體。其中,教是主導、學是主體,教是為了學。教師只有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需要、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的知、情、意和個性得到全面、和諧地發展,學生的學習潛能才能得以充分地發揮。為此,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讓學生“動”起來,以調動和發揮學習的積極性。
第一,讓學生的腦動起來,“多思”。即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教師可以用恰當的“問題”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使他們于“無疑”處生“疑難”,產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維向新的廣度和深度發展。當然,教師的“問題”要提得準確,有一定的難度,又能使學生感興趣。
第二,讓學生的口動起來,“多說”。即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學習中的問題敢于陳述己見,展開討論,以開拓思路、活躍氣氛。實際上,學生準備發言的過程,也就是思考、運用、鞏固、拓寬教材知識的過程。教師要善于抓住教學中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問題”,及時組織討論。這樣,既啟發了學生思維,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第三,讓學生的手動起來,“多做”。即鼓勵學生勤做學習筆記,勤做練習題,以鞏固知識、加深理解。
三、對抗式討論法
長期以來,怎樣組織和開展課堂討論一直是思想品德教學的難點,不少老師布置的課堂討論場面冷淡,爭論不起來,導致討論失敗或者收效甚微。我從電視臺播放的大學生辯論對抗賽節目的效應中受到啟發,于是把這種形式引入課堂討論之中,很受學生的歡迎。每次討論前,我設計一個學生感興趣的題目,把學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兩大組,要求每個人都按題意寫成小論文或辯論稿并交給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發回給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互相補充完善本方觀點。正方和反方各推舉4名代表,在班上進行辯論。其程序是:各自陳述意見→自由爭論→歸納總結。最后由老師具體分析雙方的辯論得失,這種討論具有競爭機制,適合學生的特點,他們為了駁倒對方,翻閱了很多書,討論的場面十分熱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時間已到,很多人仍言猶未了。
四、“小舞臺”教學法
小品因其詼諧幽默,貼近生活,引人思考而成為大眾喜歡的文娛形式,在思想品德課中偶爾插入小品,能讓同學們在身心放松的同時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如:在學習“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這一課題時就可以使用小品教學法。請幾位學生表演自己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等不同場所,充當形態各異的社會角色。學生一方面能夠將自己生活的所見所聞表演出來,滿足了自己的表現欲望,另一方面又能引發思考,使學生真正領會到在不同的社會場所,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社會責任,從而讓他們認識到應該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負責任的公民。這樣穿插了小品的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高漲,既能促進學生各方面才能的發展,又能使學生開動思維,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同時,還使學生分享到學習的快樂,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新課程改革不僅需要我們去面對、去實施,更需要我們在實施中不斷反思和改進。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才能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機的互動過程,真正成為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思想品德課才能更具有特色和活力。尤其是農村課堂更是如此,我們相信如果我們踏實地走下去,初中思想品德課一定會迎來一個燦爛的明天。
作者單位:河北省香河縣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