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南
[摘要]良好的體育教育對于受教育者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形成,對于受教育者奠定終身學習、生存和發展的身體基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體育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活動中,具有基礎性和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從教學現狀出發,結合自己的實踐與思考,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可以遵循想做—敢做—會做這一主線進行培養。
[關鍵詞]創新 培養 想做 敢做 會做
一、想做
想做,也就是學生在頭腦中有對教材、教法進行創新這個意念,這是一種創新的態度。那么我們在上體育課時如何使學生“想做”呢?我想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培養。
1.激發學生的創新動力
(1)注重體育場地、器材的設計
體育課和其它學科不同,它是在一個大環境下進行活動、教學的,如果這個環境永遠是一樣的,學生勢必產生一種厭煩的情緒,這樣必然影響到課的質量,就更談不上創新了。我們只有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場地,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創新激情。如在教學生感覺最枯燥的武術青年長拳時,我放棄了傳統的四列橫隊,采用了同心圓場地進行教學,這樣既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又可激發學生的興趣。
(2)和諧師生之間的關系
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創新動力,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必須使自己首先成為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人。要改變以往習以為常的教學方法和習慣,要從傳播者轉變為指導者,要改變角色,使自己成為學生的朋友,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對每一位學生充滿希望,讓學生在融洽的、輕松的、有利于發揮自己的氛圍中萌發創新意識。
(3)挖掘創新因素
體育游戲是一種特殊的活動與運動方式,是由一定的形式、情節、規則和結果幾部分組成,為達到一定教學目的的活動。在游戲中應體現公平競爭、團結協作的基本原則,還要反映時代特點和精神風貌,盡量使游戲活動能達到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目的,給參與者有施展創造能力的機會。還可讓學生自己或分組創編體育游戲,并由師生共同評價,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團隊精神、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創新離不開想象。想象的重要性已達到它是創新的先導和基礎的地位。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重視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用準確優美的動作示范,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引導學生想象
如在教學排球的傳、墊球時,可用中國女排來引導學生想象一下傳、墊球的技術動作,同時再用優美的動作示范,通過直觀的語言啟發,使學生初步感知動作表象,建立理念與實踐之間的聯系。由于直觀感知、記憶,頭腦中儲存有多種多樣的表象,便于展開聯想的想象。
(2)利用原型啟發,誘導思考,促進學生想象
原型啟發是指從事物的相似和類比中看到或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人類科學技術發展歷史證明:應用原型啟發解決問題,是引發創造、發明的主要思維方法。比如在跳遠的教學動作中,利用跨水溝來啟發學生解決問題,學生面對前面一條水溝,他會想辦法跳過去,想象出怎么才能跳得遠。讓學生從事物的相似屬性中悟出動作的本質,跳遠的騰空動作,探求動作的科學規律,深入淺出地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
大學生正處在成熟、充滿幻想的時期,我們要給學生充分的幻想空間,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有一句名言:“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想象為出發點的。我們教育也是一樣,如果沒有豐富的幻想能力,學生就不可能實現創新與成功。”
二、敢做
學生在頭腦中已經形成了創新的意識、意念,那么我們就得讓學生的想法得到實踐,就得讓他敢于去完成他頭腦中的創新想法。在實現創新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種種創造性表現常常與錯誤、缺陷、任性、爭吵等聯系。創造心理學認為,學生對同一問題的認識有差異,這是必然的。讓學生敢于創新就必須“寬容”學生的一些良性錯誤、爭吵。課堂上多給學生發問、爭辯的機會,突出學生個性,喚醒學生個體創新的潛在意識;給學生發現錯誤、改正錯誤的時間、空間。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應教給學生一些方法,讓他們嘗試創新探索的樂趣,體驗創新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例如有時在進行游戲時,我并沒有象以前那樣講解游戲方法,規則,然后讓學生進行游戲。而是把學生分成組,分給每個組一些器材,然后要求各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利用教師分配的器材進行游戲,最后由教師進行評比,評比出組織和設計得最好的游戲進行表揚。這樣學生普遍有很高的興趣,而且能積極地開動腦筋,并且設計出很多新穎的趣味性游戲。
三、會做
1.提高學生創新的基本技能
創新是一種學習過程,需要技術知識的積累。因此創新過程是一種有組織的、時間序列的、不可逆轉的和路徑依賴的過程。創新所需的知識是一種特有的和帶有地方、學生色彩的知識,學生的技能、知識創新有其本身自然的路徑。我們應首先從課堂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提高創新能力。其次是培養學生用多種角度看待事物,發現事物的基本屬性,利用它們的屬性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創新,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2.提供實踐機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發問是學生動腦的結果,是學生求知欲、好奇心的表現,這種心理傾向將推動學生不斷帶著疑問去思考、研究。因此,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師都應盡量創造機會讓學生發問,鼓勵學生敢于探索,敢于發表不同的意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個性。
提出問題確實比發現問題更難。無論是發現問題還是提出問題,其共性是批評精神。沒有批評精神就難以發現問題,或者發現問題也不敢提出來。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困難和問題,如體育鍛煉的方法、各項目的技術、戰術等,教師要鼓勵誘導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問—推理—驗證這種思維方法對問題反復地、持續地進行探究、實踐,逐步養成善思勤問好學的良好習慣,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體育教學中可以由小組游戲競賽開始引入話題:為什么競賽成績有好有差呢?哪個好?哪個差?有共性嗎?可以改進嗎?怎么改效果最好等等。教學中經常采用“問題—探索—結論”的方法,增加訓練,反復強化,學生創新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培養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北京教育,2002.05.
[2]體育教學.首都體育學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