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軍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數據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數據庫教學中存在的只重視理論,忽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現狀,提出了改進的方法,增加了實踐環節。然后提出以具體的項目為基礎,讓學生將抽象的理論與具體的數據庫開發工具相結合,使得數據庫課程的教學過程更加完整,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數據庫 教學改革
一、引言
數據庫是高校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計算機技術的重要基礎。為社會培養熟練掌握數據庫的原理、設計、維護和管理技術,能夠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是這門課程的首要目的。然而,現在高校的數據庫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理論的教學而忽視實踐能力鍛煉的情況十分普遍,學生動手能力差,嚴重脫離社會需求。因此,在現階段探討高校數據庫教學改革具有非常普遍的意義。由于數據庫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往往感到難度較大,如何使得教學里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現代數據庫技術相結合,是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和基本要求。
二、數據庫教學的特點
1.理論抽象
數據庫類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需要學習和理解的理論知識較多,而且這些理論知識相對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習者反復地去理解和琢磨。作為面向高校學生的教學,數據庫教學在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論的同時,克服抽象、脫離實際的被動學習狀態,防止學生單純的去死記概念的現象出現。
2.應用性非常廣泛
數據庫技術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應用范圍較廣。在現代化的信息社會里,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和數據庫技術密不可分。因此,可以挑選一些與身邊熟悉的實際案例為引導,帶動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探索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
3.聯系復雜
數據庫技術的應用往往需要與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開發技術緊密結合,因此隨著前沿新技術發展迅速,數據庫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單一地從一個層面上去理解數據庫技術的應用,要結合社會需求和技術發展的方向,更加注重與其它學科的融合。
三、改進教學方法
1.循序漸進,逐步深入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些問題對學生來講難度比較大,怎樣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和解決這些問題,是一個教師必須要面對的,怎樣處理好這些問題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這部分問題要由學生感興趣和易懂的問題人手,慢慢引入,由易到難進行講解。
2.“任務驅動”教學的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教師通過巧妙設計,將要傳授的知識和技能蘊含于任務之中,使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達到掌握所學知識與技能的目的,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讓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的主體地位,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導航者。高校數據庫課程并不是讓學生簡單地了解數據庫的一些基本概念,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數據庫應用技能。因此,在數據庫課程的應用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以項目為導向
數據庫課程理論性較強,易造成學生缺乏學習興趣,不想深入地了解,只是知識背誦,無法將所得之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最后形成學習與生活嚴重脫節的情況。理論課教學中穿插案例分析在數據庫的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基于項目的教學模式不僅僅向學生介紹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于項目,培養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提高。具體體現在: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特別是在實驗課上,學生為了做好自己所選題材的數據庫設計,精心地進行課前準備,在實驗課上玩游戲的現象沒有了。大家認真做項目,有的還在課后找時間上機。教師以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切人點介紹理論,使學生真正感知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知道這些理論有什么用,什么時候用。同時又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許多學生感覺教材的內容已經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就到圖書館借閱了相關的參考書,繼續深入學習,開闊視野。這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結論
實踐表明,采用以項目為導向進行數據庫教學,有利于學生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使之構成清晰、穩定、整合的知識體系,而且學生能在項目的實踐過程中體驗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項目導向教學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的能力,培養學生以全局的眼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薩師煊,王珊.數據庫系統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紅.數據庫原理及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際建平,潘李宜基.數據庫選材與教學策略[J].肇慶學院學報,2005,26(2):58-60.
[4]王珊,李紅.數據庫系統原理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