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辰
[摘要]鋼琴是一種技藝性很高的樂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的指點,更重要的是學習者要掌握自我學習鋼琴的方法。鋼琴的學習是一個艱苦而又漫長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自覺主動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也是我們制勝的法寶。
[關鍵詞]鋼琴 藝術性 自主學習
任何知識、技能的學習都需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一方面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指點,另一方面就需要學習者的自我探索。而鋼琴是一種藝術性很高的樂器,它不僅需要學習者借鑒他人經驗,更需要用自身的悟性去摸索自我學習的方法,這對鋼琴學習者來說尤為重要。
鋼琴的學習是一門具有高度藝術性、技術性、科學性的課程,它和基礎教育中的課程有很多不同,但是它們的本質又是相同,即讓學習者依據客觀規律,完善知識結構,使學習者充滿自信,具有創造性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習者的觀察力,記憶力,空間想象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習者學會學習。
一、什么是鋼琴自主學習
從上世紀50年代起,自主學習就成為教育心理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學者們從不同角度研究自主學習,對自主學習的定義也有以下一些界定例如,對自己學習負責的能力;學習者自主是一個讓學習者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或獨立或在教師指導下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與內容、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等等。還有學者把自主學習看成是一種技能,把自主學習者描述為掌握學習策略、知識和態度并能自信地、有彈性地、恰當地、獨立地使用這些技能和知識的人。
以上對自主的定義的描述表明,自主學習不僅指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對自己的學習有負責的能力,它還指學習者管理自己學習的過程。綜合起來看所謂鋼琴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所學習內容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鋼琴演奏學習實踐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和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完成學習任務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
二、研究鋼琴自主學習的目的和意義
鋼琴演奏學習的目的是學習者通過對鋼琴演奏的學習來提高其音樂審美能力、音樂表現能力、音樂鑒賞能力。鋼琴的學習過程其實也是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過程。但是在鋼琴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習者剛開始時,對演奏鋼琴懷有濃厚的興趣,但在學習過程中卻步履艱難,困難重重。這表現在他們往往不知到問題所在,不知到如何解決問題,不知到什么階段應該解決什么問題,或者解決問題的效率不高,效果不好。長此以往,他們甚至對鋼琴的學習產生了畏難、厭倦的心里。這就違背了他們鋼琴學習的目的和他們學習之前的初衷。這個普遍而又棘手的問題始終困擾著鋼琴學習者。那么研究鋼琴自主學習的階段方法正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使他們了解什么階段應該學什么,為什么學,怎樣學。學會在學習過程中制定合理目標,學會運用學習規則、方法和技巧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總而言之研究鋼琴自主學習的目的就是讓鋼琴學習者學會學習。
三、鋼琴自主學習的方法
1.正確讀譜是鋼琴自主學習的基礎
在藝術的表達上,音樂經過作曲家的創作和演奏者的再創作,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才得以完成。作曲家精心創作的樂曲有賴于演奏者深刻的理解、熟練的掌握與準確的發揮。有效地把樂曲的內涵與精神充分地表達出來,使樂譜上無生命的記號變成鮮活有生命的樂章,有賴于我們正確地讀譜和形成良好的讀譜習慣。因此,鋼琴自主學習者必須從拿到樂譜的那一刻起,就要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從根本上去認識所彈奏的樂曲,真切地理解樂曲及作家的意向,正確地解釋作品這是鋼琴學習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環節。
2.培養敏銳的聽覺
鋼琴演奏是通過聽覺來檢驗和調整的,音樂是聽覺藝術,它不同于繪畫、雕塑、詩歌、文學,沒有看得見的形象,也不能用文字來表達,它是用聲音來表達藝術形象的,沒有聽覺,就不能欣賞音樂。音樂教育亨├?涅高茲教授曾說過:“聽覺越是遲鈍,所演奏的聲音和表現的內容也就越呆板”。鋼琴學習的效果如何,演奏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認真傾聽自己奏出的聲音,“聽”是心理在聲音上的運用,這種心理功能訓練是學生的聽覺訓練,是具備敏銳音樂聽覺能力的前提,所以,鋼琴的自主學習必須要首先加強旋律聽覺的培養。
要想彈出好聽的聲音,彈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就必須用耳朵細致地去辨別,耳朵加腦子,才具有一個樂隊指揮那樣的立體聽覺,有了它作保證,鋼琴演奏者才能從作品中聽到那優美的旋律線條以及它們的對位,豐富的和聲音響以及它們的連接,嚴謹的句段以及它們的整體,用聽覺去判斷演奏是否達到滿意的藝術效果——音色的變化、力度的層次、節奏的脈搏、踏板的清晰、樂句的均勻、旋律的流暢、風格的準確、形象的完整等等。演奏者具備了良好的音樂聽覺,練琴時才能保證手在鋼琴上的演奏效果。
3.善于用腦
所謂動腦練習就是在練琴時要保持清醒頭腦,時刻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動手不動腦,“耳聾”、“眼瞎”或糊里糊涂手指在琴鍵上來回飛跑,思想已經飛走了,一天下去,練的是什么,腦子一片空白,這些現象在學習者中是很普遍的,這樣練琴不但無益反而有害。鋼琴演奏是一個復雜的腦體結合的過程。在一瞬間,樂譜上的東西通過視覺反映到腦海中,大腦馬上指揮手指在鍵盤上彈奏,同時耳朵還要對演奏的聲音進行檢查,不斷地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演奏,這說明,學習鋼琴是一個全面的訓練過程:一方面要訓練識譜能力和聽覺,學習音樂知識,不斷地加強和提高對音樂的理解力;另一方面,還要花很大力氣去掌握彈奏的技能,經過正確、有效地長期訓練,形成一種自然的條件反射,把眼睛所看到的、腦子里所理解的音樂形象通過科學的彈奏方法很快地、得心應手地表現出來。因此,學彈鋼琴絕不是單純的動手指頭的問題,而要對有關的各個環節進行訓練,首先要對大腦進行訓練。
參考文獻:
[1]李國和.鋼琴學習方法初探[J].九江學院學報,2007,(4):127-128.
[2]劉廣伊.淺談鋼琴學習的有效方法[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0,(3):85-87.
[3]劉沛.音樂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77-86.
[4]吳國翥,高曉光,吳瓊.鋼琴藝術博覽[M].北京:奧林匹克出版社,1997.57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