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歲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發展,高等學校的會計環境、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等學校的會計制度、財務制度以及現行的財務會計報告體系存在的弊端愈加明顯,已經不能適應現行經濟活動的需求。
關鍵詞:高等學校財務會計報告體系缺陷設計
中圖分類號:G47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5-106-02
高等學校的財務會計報告是反映高等學校一定時期內財務狀況和收支情況的總結性書面文件,是財政部門、教育等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利益相關單位與學校各級管理者了解情況、掌握政策、指導預算工作、進行經濟決策和制定管理措施的依據。也是編制下年度財務收支計劃的基礎。
現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規定高等學校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收支情況說明書等;《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規定高等學校報送的財務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收支情況表、專用基金變動情況表、有關附表及財務情況說明書。而對于領導層、投資者、債權人來說,對于信息的需求,已經不再滿足于只閱讀會計報表。高校會計報表之外的信息,無法在表內體現,而許多信息又必須進行呈報。這就需要編報財務會計報表。形成財務會計報告體系。
一、高等學校財務會計報告存在的缺陷
高等學校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
會計報表:是指高等學校以一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由會計賬簿的數據整理統計得出。以表格的形式反映財務狀況的書面文件,是財務會計報告的主體和核心。按《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規定,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
(一)資產負債表的缺陷
1固定資產核算問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規定的固定資產核算方法一是以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同時反映固定資產的“價值”;二是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不提取折舊。這種核算方式存在著以下弊端:一是價值背離。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賬面價值與現時凈值會逐漸背離。二是虛增凈資產。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以賬面原值核算田定基金,使資產負債表中凈資產指標不能反映資產的實際狀況。固定資產原值已不能真實反映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這樣資產實有的價值就不能真實可靠得到反映,也就無法保證其會計信息質量。
2無形資產核算問題。一是無形資產核算方法不完備。大多高等學校的專利、科研成果等無形資產沒有入賬。二是無形資產轉化利用率低。無形資產的壽命和使用價值具有很強的高效性。項目往往不能轉化為生產力。
3低值易耗品核算問題。按照財務制度規定,單位價值未達到固定資產標準,但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也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并在“固定資產”科目中核算。事實上,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這類物品的價值只能是越來越低,且這類物品易損易壞,更換頻繁,亦不宜在“固定資產”科目中核算,以增設“低值易耗品”科目來核算更合適。
4銀行貸款的核算。高等學校辦學資金的來源渠道已改變了原來單純依靠國家財政撥款的局面,籌資渠道逐漸多元化。特別是高校擴招以來,學校通過銀行貸款擴大建設規模?,F行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只在借入款項核算銀行貸款資金,對于資金的使用無法核算,在收入支出表中,通過結轉自籌基建科目,核算用于基建的貸款,而不能把已經實現支出的貸款計入收入,導致收入支出不能配比。
5資產負債表項目列示不規范。資產負債表的格式采用“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的平衡原理。資產、負債和凈資產是靜態時,最教。而收入和支出是動態時期數。作為反映單位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的靜態報表,列示收支類項目是不合適的、也是沒必要的,同時與收入支出表重復。
6專用基金的核算。專用基金科目反映高等學校按照規定計提、設置的有專門用途的資金的收支及結存情況。其弊端一是提取的資金在支出時不能根據支出用途列支到相應的科目中,二是出現濫用、挪用專用基金問題。
(二)收入支出表的缺陷
高等學校的貸款規模不斷擴大,但是收入支出表沒有把銀行貸款所實現的收入支出計入科目,已經不能反映真實的會計信息。
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為便于會計報表使用者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面對會計報袁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及主要項目等所作的解釋。但對于高等學校來說更應該強調師資、專業、學生、科研、貸款、收費等情況,突出重要的財務會計報表以外的信息。
二、高等學校財務會計報告體系的設計
(一)高等學校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
1真實性:學校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根據經過審核的會計賬簿和有關資料編制,不能弄虛作假,提供虛假信息。
2可比性:學校財務會計報告所提供的財務會計信息必須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決策相關,并便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在不同高校之間及同一高校前后各期之間進行比較。
3完整性:學校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全面的披露單位的財務狀況、現金流量等,完整地反映出單位財務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4及時性:財務會計報告提供的信息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單位應及時編報。
5充分性:財務會計報告所提供的會計內容、信息應當充分明了,便于為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二)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設計
高等學校財務會計報告應包括資產自債表、收入支出表、現金流量表、附表及收支情況說明書、報告分析和高校信息披露等。
1增加現金流量表。高等學校現金流量表,反映單位一定期間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整體情況,說明現金從哪里采,又運用到哪里去,對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表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尤其是在高校貸款增加、資金鏈非常脆弱的情況下,現金流量信息能夠表明單位的資金是否緊張,便于搞好資金運籌。可分為業務活動現金流量、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和投資活動現金流量三部分。
2剔除專用基金變動表。高等學校提取專用基金,主要是福利費和用于學生勤工助學或困難補助的經費??梢栽谫~務系統中設置專門用途的項目、使用指標控制,不必虛列支出,支出時根據發生的業務內容列入相應的科目。在收入支出表中真實反映支出情況,提供真實的支出信息。
3資產負債表會計要素設計。(1)增設“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和“固定資產凈值”科目,以反映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購入固定資產,直接按照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借記“固定資產原值”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設置“累計折舊”科目,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時選擇適當的折舊方法,借記“事業支出一折舊
費”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2)設置“低值易耗品”科目。單位一次性購進批量的這類物品時,借記“低值易耗品”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并在一定期限內分次攤銷,攤銷時借記“事業支出——低值易耗品攤銷”科目,貸記“低值易耗品”科目;零星購進這類物品時,可直接列支,借記“事業支出—低值易耗品支出”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3)從資產自債表中將收入類和支出類項目剔除,資產負債表只列示資產、負債和凈資產三要素。(4)設置貸款支出總賬科目。下設的明細科目與基本支出明細科目相同,反映利用貸款支出的科目。
收到貸款: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借入款項”,同時記收入:借記“暫付款一貸款”、貸記“貸款收入”。使用貸款支出時:借記“貸款支出一相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償還貸款時:借記“借入款項”、貸記“銀行存款”。同時借記“事業基金一一般基金”、貸記“暫付款一貸款”。
4收入支出表。增加貸款支出科目。使用貸款發生業務時,按照實際內容從相應科目列支。收入支出表中反映:基本支出、專項支出、貸款支出。
5附表及收支情況說明書、報告分析。附表及收支情況說明書,主要說明高等學校收入及其支出、結余及其分配、資產負債變動的情況,對本期或者下期財務狀況發生重大影響的事項。以及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
高等學校的財務報告分析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學校財務管理的需要,編制財務分析報告。分析資產、負債和凈資產的分布和構成情況。評價其分布、構成的合理性;分析預算的執行情況,評價其執行預算的程度;分析開支水平、人員增減、固定資產利用以及預算收支的變動趨勢,評價其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各項開支的合理、合法性,以及收入保證支出的程度。通常采用比較法和比率法。
財務分析指標包括經費自給率、預算收支完成率、人員支出與公用支出分別占事業支出的比率、資產負債率、生均支出增減率等。
6高校信息披露。在現行法定的財務報告體系上,不同的高校財務報告的差別不大。主要是反映高校財務狀況、現金流量信息及有關的說明。這些信息主要反映在會計報表之中,而對于表外的學校履行社會責任、承擔的任務職責,發展目標和規劃,辦學規模、人力資源、師資力量、科技創新水平、學科發展、專業設置、科研能力、為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招生就業情況、未來的機會風險、融資方式、貸款額度、貸款規模、還貸能力、資金鏈情況、未來重大事項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太少。在會計報表附注應把這些內容作為高校財務會計報告強制性披露信息。
總之,設計完整的高等學校財務會計報表體系,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完整。
[本文為河北省科技廳2008年課題《我國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缺陷及改進對策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08407292D]
(作者單位:河北師范大學財務處河北石家莊050016)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