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雙 李 丹 王 娜
摘要:文章對人才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對技術創新擴散的人才支撐環境的結構進行了分析,對風險企業家、科技工作者和風險投資家對技術創新擴散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技術創新擴散人才支持環境
中圖分類號:C96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5-225-02
技術創新擴散是在一定的環境下進行的。作為技術的載體——人 才,無疑成為技術創新擴散的重要支撐環境要素之一,離開人才既不會有創新思想、創新決策、創新設計、創新生產、創新銷售,也不會有創新傳播。因此,對技術創新擴散的人才支撐環境進行系統的歸納,對其作用機理進行分析,對豐富技術創新理論有重要意義。
一、人才的界定
人才的定義在理論上有了比較一致的意見。簡言之,人才就是指具有較好內在素質,能用自己的開拓性勞動,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積極貢獻的人。
人才的本質屬性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人才的優異性(又叫杰出性)。這是區別人才與非人才的“靜態”特征。這種區別,是由人才的價值持有狀態(德才素質)所決定的。在通常情況下,處于相對穩定狀態的人才的內在要素,總要在整體上優于非人才。這種質的優異性,決定了人才不僅是具有超出常人的發展潛力,而且還具備將這種發展潛力轉化為巨大動能的能力。也就是說,一切人才都是具有較高的自身價值。二是人才的開拓性(又叫高效性)。這是區別人才與非人才的“動態”特征。當人才與非人才將自己擁有的自身價值,轉入動態的發揮狀態時,兩者顯示出的明顯差異,主要表現為:人才所從事的創造性勞動或重復性勞動。在價值輸出方式上,是高能的、高效的,其價值顯示結果,在某一領域內,具有較為重要的開拓性意義,而非人才所從事的創造性勞動或重復性的勞動,在價值輸出方式上,則是低能低效的,甚至是負能負效的。可以說,開拓性充分體現了更深一層的創造性和進取性。三是人才的自主性(又叫自力性)。這是區別人才與非人才的社會特征。與非人才明顯不同的是,一切人才都程度不同地在社會上取得了某種資助地位,他們不再一味聽從命運的擺布,而是能夠自覺地、能動地支配命運、駕馭命運、改變命運。
對于人才來說,這三個本質屬性缺一不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優異性是開拓性的前提,開拓性是優異性的體現;自主性制約、影響著優異性和開拓性;優異性和開拓性,又反映了自主性,并反過來強化了自主性。
二、技術創新擴散的人才結構
技術創新擴散是技術創新的一個子系統,在這個子系統中,任何一次技術創新成果在潛在采用者(企業)中的引入,都存在對創新成果的二次創新過程,二次創新過程依然表現出技術創新系統的特性。
技術創新系統的特性,一是強調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要求企業是技術創新的投入、開發、生產規模、性能等決策主體。由于技術創新所擁有的巨大不確定性,決定了創新決策實質上是一種風險決策。因此技術創新及其擴散,首先需要的就是能夠駕馭風險決策的風險企業家人才。二是技術創新擴散過程表現為復雜技術系統的特性,從引進技術的吸收、新產品樣機的試制、試產、生產工藝的改變及其質量的控制,到市場的開拓等環節都表現出復雜技術系統的特性,特別是高新技術的創新擴散更是如此,因此,需要大批具有高學歷、高素質、高能力的科技人才。三是技術創新擴散過程的實現是以創新產品或技術的商業化為標志的,即只有引進的創新產品或創新工藝適應市場需要,通過擴大市場的占有率和增加企業的利潤來實現投入的回報。因此,技術創新擴散過程表現為高投入、高風險和高利潤的特性,特別是在創新擴散的初期,這種特性表現得更突出,因此,創新擴散需要高素質的風險投資家的支持。
綜上分析,技術創新擴散的^才支撐環境包括三個方面如下圖所示。
三、技術創新擴散人才支撐環境對技術創新擴散的影響分析
1風險企業家。風險企業家是技術創新及擴散的主角,他的作用在于價值創造,即風險企業家敢于創新決策,善于引領創新擴散的方向。創新活動本身固有的高度復雜性及不確定性,既為追求創新的企業家帶來了障礙和困難,也為企業家在創新活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回旋余地。一個企業在大致相同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下,有一個好的企業領導人,往往能更有效地克服來自各方面的束縛和障礙,甚至化不利為有利,勇于創新善于創新,這也是相同實力的企業同時進行技術創新或引進技術創新,往往卻收效不同的深層次原因。阿羅認為,有理由相信,企業家個人才能比企業作為一個組織的作用要大得多。熊彼特認為,在企業建立新的生產函數,引入新的生產要素組合,靠的是企業家,創新主體只能是企業家。根據有關材料的測算表明,我國工業固定資產每增加1%,生產增加0.2%;工業勞動力每增加1%,生產增加0.75%;而每增加1%懂管理善于創新的企業家,生產就會增加8%。
2科技人才。在技術創新和創新擴散過程中,高學歷、高素質、高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是直接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及其擴散的動力之源。這里的科技人才指的是掌握高等文化(高學歷)和高級技術(高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即“雙高型”人才,其構成包括兩部分:一是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二是高級管理經營人才。其在技術創新擴散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雙高型”科技人才,是技術創新及其擴散中的核心人力資本。技術創新及擴散過程是高度復雜的技術系統,不管是引進新工藝,還是引進新產品,技術創新的采納過程都包括三大過程:一是研究開發和設計過程,二是試制、生產和制造過程,三是市場開拓、營銷和服務過程。其中前兩個過程的實施者主體是“雙高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特別是高新技術領域。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沒有“雙高型”的高級技術人才,技術創新只能是“空中樓閣”。第三個過程的實施者主體是“雙高型”的經營管理人才。企業只有擁有一批懂得經濟規律,熟悉市場規則(包括國際市場),掌握人際關系理論,懂經營、善管理的投資策劃人員、生產組織人員、營銷人員、物流管理人員等,才能把前兩個過程的創新產品在市場中吸引用戶和消費者,才能實現創新產品的價值,達到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第二,科技人才的流動促進了技術創新的有效擴散。科技人才是知識和技術的載體,人才流動能帶動技術和知識的流動,從而促進技術創新擴散的進行。人才的流動分為有形流動和無形流動。所謂人才的有形流動,是指通過人才市場的人才資源配置功能來實現,人才在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的自主擇業過程。人才的有形流動,無疑直接促進了技術創性擴散。人才的無形流動,是指采取包括合作研究、兼職、質詢服務、顧問或進修、試用、實踐等形式,進行的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單位之間的人才整合過程。人才資源的互補促進了企業間、部門間的合作創新,客觀上,也促進了知識的流動。應該說人才無形流動,間接促進了技術創新
擴散。正如OECD的報告中所說,“有的時候不在于專門知識的轉移,而在于創新的總體方法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轉移。尋找并確認信息的能力以及進入研究人員網絡的能力是非常有價值的知識資產。對所有技術創新擴散的研究表明:人員的技能及聯系的能力是實施改造技術的關鍵。”
3風險投資家。風險投資家在技術創新擴散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價值發現,他們對技術創新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把握技術創新及擴散的方向,同時他們又兼有投資者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因此,風險投資家的知識、水平、資金狀況、經營風格、做事風格、人格直接決定此后技術創新擴散的成敗,見表1。
風險投資家在技術創新擴散中,不是消極的投資人,他們通過對所投資企業運作過程的積極參與,為其未來的成功注入了增值的活力。風險投資家在IT產業的成功經驗表現出風險投資家在技術創新擴散中發揮著以下七方面的作用:(1)招聘核心管理層;(2)幫助企業對商業計劃及其目標和各種設想的真實性進行客觀的預測;(3)扮演一個反面意見的倡導者;(4)風險投資家的存在迫使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們對其所謂新思維的現實可行性不斷尋求進一步論證;(5)風險投資家廣博的投資管理知識和豐富的風險管理實踐是企業建立和諧的企業文化和激勵原則的基礎;(6)具有增值效能的風險投資家會不斷引進極具潛力的其他投資商專注于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7)風險投資家“面向顧客,發掘潛力”的管理意識和技術,對平衡企業的創新成果與顧客的異常苛刻和挑剔的矛盾十分重要。
總之,技術創新擴散過程出現危機征兆是難免的,高素質的風險投資家以其耐心和堅韌成為企業堅強的后盾。從有關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風險企業家和風險投資家是風險資金注入企業技術創新擴散項目的一對決定性因素。
風險企業家創造價值,提供技術創新擴散項目,即風險資本的投資方向;風險投資家發現價值,進行風險投資,為技術創新擴散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兩者相互依托,共同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擴散活動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軍,龔建立科技人員激勵因素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2(8)。
2楊建君,李垣,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問的激勵關系研究科研管理,2004(3)。
3李鮮紅.資本市場對企業家的激勵與約束,管理現代化,1998(5)。
4李志,向征,楊清明,有效發揮企業科技人員創新能力的調查研究中國科技論壇,2003(3)。
(作者單位: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遼寧沈陽110168)
(責編:鄭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