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培養的是在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工作的、高素質的勞動者,這對職教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實踐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職教教師應該具有多學科跨專業的綜合知識和技能,是學者、教育者、工程師三者的有機結合體,因此,職教教師的培養,必須走專業化的道路。
職教教師專業化是社會教育分工精細發展的結果,也是世界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德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制定了較為成熟的職教教師培養體系。我國應建立一套適合于我國國情的職教教師培養、培訓、認定、評估的制度,促進我國職教師資隊伍的壯大和發展。
一、提高入職標準,建立職教教師資格制度
在我國現有的職教師資隊伍當中,專業課教師除了少部分來自行業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外,大多數教師直接來自于普通工科院校的畢業生,只有極少數來自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公共課和基礎課教師主要來自于普通師范院校。這些教師知識水平高,但他們接受的多是學科教育,缺乏專業或職業教育的實踐經驗。
許多發達國家對職教教師的任職條件要求很高,除了要求任職者有較高學歷外,還要求有專業的實踐經歷與業務能力,這點值得我們借鑒。如德國,企業中的實訓教師,必須是技術員學校或師傅學校畢業的,有5年以上的生產實踐經驗。想到高等職業學校任教的求職者,只有達到博士學歷,并在企業工作5年才能拿到任職資格。所有職教教師要經過200多學時的教育學專業培訓才能上崗。
瑞士規定,職業學校的教師必須畢業于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并具有4年的學徒經歷和3年以上的工程師實踐經驗,還必須到職業教育學院進修為期一年的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課程,通過考核者方具備任教資格。
我國要加強職教教師的專業化培養,必須實施職教教師資格制度,提高教師的入職標準,嚴把“入口關”,這將有利于優化教師隊伍,提高職教教師的整體素質。教育部門應構建獨立的職教教師資格認定體系,設立“兩層”(高等職業學院教師和包括職中、技校在內的中等職校教師兩個層次)“三類”(職業院校文化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實習指導教師三個類別)的職教教師資格證書制度。資格標準除了學歷要求外,還應特別注重專業技能和職業教育技能。實習指導教師的資格認定,除了要求有相當年限的第一線實踐經驗,還要具備相應專業的工程師、技師等職稱或技術工人等級證書。
二、制定相關政策,建立職教教師專業化培養機制
1.完善職前培養體系,開辟職教教師多元化、多層次的培養渠道
(1)增加高等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數量,提高辦學質量和層次。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培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僅數量太少,而且缺乏實踐技能,所以必須逐步增加高等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數量,進一步加大課程改革的力度,增設職業教育教學論等職教教師特色課程,加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教育能力的培養;同時,擴大招收職教生源,逐步增加職業教育碩士和博士點,滿足培養職教教師的更高要求。
(2)鼓勵綜合性大學和工科類院校設立師范系,或采取設立職業教育副修專業方式,增設職業教育學、職業教育心理學、職業教育教學論和職業教育實習等課程,對修完相應學分、成績合格者發給職業教育副修專業合格證書,為職業院校培養教師。
(3)在有條件的院校設立職業教育碩士學位授予點,招收綜合性大學和工科類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和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補充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
(4)在有條件的師范院校,招收部分專升本的高職畢業生,設立中職師資專業本科班,專門為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專業教師。
2.加強在職教師的培訓,提高現有教師的整體素質
(1)建立專業的職業教育師資培訓(職業訓練)中心。可委托各省教師培訓機構牽頭,整合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所及各高校的優質職教資源,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訂培訓計劃,分期、分批地對在職教師進行專業理論、教育理論、教學技術方法和專業實踐技能的培訓。
(2)建立學校與企業相結合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系統。可借鑒日本職業教育的經驗,通過立法,要求企業承擔一定的職教師資培訓任務,根據職教師資培訓的特點,加強企業職教培訓基地和高校培訓基地建設,確保基地培訓和企業實踐的有機結合,做到優勢互補,建設好一支合格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組織職教教師到行業或企業學校,參加生產實踐。注意選拔、培訓行業和企業的兼職教師,吸引企業中的優秀工程師到職業院校任教。在職業院校建立訪問工程師制度,定期派教師到企業進修學習,以保證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切合實際。
(3)建立職教教師的在職學習和培訓制度。把教師的在職培訓作為教師的資格認證更新過程,鼓勵教師參加新技術、新工藝的培訓,考取相應的技能等級證書,通過職后教育逐步提高職教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4)提高職教教師的學歷水平。對目前學歷未達標的職教教師,要采取積極的措施,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參加本科、職業教育碩士、工程碩士等專業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學歷水平。同時,要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不斷進行職業教育碩士課程改革,使之更有利于職教教師的專業培養。
三、提高教師待遇,吸引優秀人才從事職業教育
發達國家的職教教師有著較為優越的社會地位與豐厚的待遇。日本職業院校教師的工資比普通學校同級教師高出10%,比一般的公務員高15%,工資每年提升一級。德國的職業學校教師屬于國家公務員,其起始工資為中級教師的最高一等,每兩年增加一次,最高可超過大學教授的起始工資,比普通學校同級教師高出15%。一般職教教師高于同級技術工人工資的兩倍。正因為有較優厚的待遇,才穩定了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從而產生了高水平、高效益的職業技術教育。
我國職教教師教學任務重,缺少學習進修的機會,待遇不高,學校專門用于教師培訓的經費非常少,這些問題嚴重地影響了職教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這就需要政府加大對職業院校的經費投入,擴大師生比,減輕職教教師的教學負擔,增加其學習、研究的時間,改善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使我國職業教育得到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廣西高校師資培訓中心)
(責任編輯:樂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