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理念是指,以學生發展為本,在寬松、民主的課堂學習中激發學生獨立思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將這種教學理念落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努力構建和諧的思想政治課堂。
一、教師的教學素養、教學水平是和諧政治課堂生成的基礎
1.學會寬容,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正如我們常說的“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只有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學生的每一個過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學生的每一點進步,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才能激起他們向上的熱情,師生間才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才能營造出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
2.滿足學生的求知需求
課堂教學好比一個精致的樂器,它能奏出一種和諧的旋律,影響每一個學生的心靈。而要奏出這樣的旋律,必須把樂器的音調準,教師要用每一根手指去撥動每一根琴弦。因此,教師對所教知識要能夠“說得清,道得明”。不僅要在微觀上對知識點的“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辦”多層面地全面把握,還要從宏觀上把握每一知識點在各個章節的地位和作用,弄清知識點之間的關聯,進而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協調,提高學生學習的預見性和針對性。同時,教師應不斷吸納新知識、新信息,更新知識結構,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滿足學生的求知需求。
二、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和諧政治課堂生成的保證
贊可夫曾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學生和教師都能在課堂上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這樣的教學氣氛,那么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其作用。”可見,教師在教學中,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極其重要。
1.尊重學生人格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學生各方面和諧發展,這種和諧發展的前提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中學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個性進一步凸顯,所以把握學生此時的心理特點進行施教,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記得在課堂上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我在上課時發現有一個男同學在做跳街舞的一些動作,這位同學經常給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