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推進密云縣農村教育現代化建設,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優質教育,2007年8月密云縣人民政府與北京師范大學開始共建“農村基礎教育現代化實驗區”項目,農村小學英語質量提升項目是其中的一個子課題,該課題的“國家攀登計劃”研究成果——小學攀登英語學習實驗在密云縣全縣得到推廣實施。密云縣結合實際情況,形成了英語教師擔任實驗教師,攀登英語與常規英語有效整合,專家分片進行實驗指導,區域聯動推進實驗的新模式。實施近兩年來,密云縣實驗教師積極實踐攀登英語的教育理念,不斷探索,積極創新,積累了一系列成果和經驗。本部分論文和隨筆就是實驗教師們經驗和成果的節選。實驗教師分別從攀登英語學習實驗所倡導的“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實施發展性評價”“堅持‘English Only’原則”“培養小老師,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策略入手,深入探討了攀登英語學習理念在實踐中的具體落實和體現,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實踐模式和方法。
對學生的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運用教育評價對于提高教育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攀登英語學習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筆者發現學生們對英語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不斷增強,這與實驗所倡導的多元化評價是密不可分的。
一、評價方式多元化
1.靈活調整黑板評價維度
在攀登英語的教學活動中,簡單實用的黑板評價欄是上好攀登英語課的重要保證,教師利用黑板評價欄將學習活動評價貫穿于課堂始終,督促學生盡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評價欄目通常設置認真看、仔細聽、準確重復、積極跟說、跟唱、小組活動、表演展示等幾個評價維度。
由于學生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之中,在不同的學習階段,課堂評價維度也要有所變化。一年級新生剛剛入學的兩三周,他們各方面的學習習慣都有待養成,常常連課前準備都做不好,于是,教師可以增加“課前準備”這個評價維度。當學生們這一方面都能自覺做好后,教師可以把這一評價項變成“English only”,以督促學生盡快做到課堂上只使用英語。針對不同的學習階段,教師要靈活調整評價維度,使評價真正發揮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
即使是常規的評價維度,在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教師也要注意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循序漸進,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能不斷地得到提高。如“跟說”這項,開學初,學生們由于對學習環境的陌生往往不敢大聲跟說,教師提出只要敢于開口大聲跟說就可以得到一個小獎品。當學生敢于開口說了,教師可再提出看誰說得準確,模仿的語音語調最像;看誰能在跟說時加入合適的動作……這樣,同一個評價維度在不同階段由于評價標準的變化,能夠始終讓學生們對英語保持興趣,從而增強學習效果。
2.及時有效地進行口頭評價
英語對于農村地區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語言,他們很容易對英語產生興趣,學起來很有熱情。但是,又很容易受到失敗的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很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在學生取得進步或成功時,教師可以立刻通過語言,借助表情、手勢,及時進行評價,使評價成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
3.多種形式的獎勵
課堂上教師會經常使用小貼畫、小印章等獎勵學生,低年級的學生非常喜歡這種形式。但是,如果總是一成不變,即使再漂亮的小印章、小貼畫,也會對學生失去吸引力,從而讓學生對英語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不斷變換物質獎勵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可以把教師用的卡片獎勵給優勝小組來涂色。在教學使用時只需稍加點評“Bird! What a beautiful bird! Thank you! Banana(組名)”就會極大地增加了Banana小組成員的自豪感,又激起了其他小組的獲勝愿望。教師還可以把一些重點單詞的卡片作為獎勵物,發給表現優秀的學生佩戴在胸前。課上,由佩帶者帶領大家認讀。這樣一來,單調的單詞變成了“光榮的標志”。學生們對于單詞也更增添了一份喜愛,一份渴望,從而加強了對單詞的記憶。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給表現優秀的學生一些特權,如,幫教師發給同學小印章和優先表演等??傊?,教師要善于發現、利用身邊的“物質條件”,不斷為學生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使學生能不斷提高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二、評價主體多元化
1.自我評價
一年級學生缺少自我評價的能力和意識。因此,教師要告訴學生一些自我評價的標準,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客觀評價??陀^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能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還應注意預防小學生不正確的自我評價對英語學習產生的消極作用。
2.同伴評價
小學生都希望得到他人對自己的肯定和表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適時引導學生進行同伴評價,使學生互相鼓舞。當學生圓滿地完成表演,聽到同學們“Wonderful!”的稱贊聲時,當學生有明顯進步,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發出掌聲時,學生會感受到同伴的認可與鼓勵,從而建立自信心,獲得學習上更大的驅動力。
3.家長評價
無論平日還是家長會,教師常會聽到農村家長們對于英語教師的囑托,“老師!我們不懂英語,您多費心”。大多數農村家長雖然不能指導孩子的英語學習,但是能夠起到督促和評價的作用,使家長的評價成為學校評價的延續和補充,從而形成教育的合力,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教師可以指導家長對學生進行兩種評價:一是日常評價。家長根據孩子每天家庭學習的情況,在攀登英語學習記錄上做出評價,教師每周進行一兩次的意見反饋。二是特別評價。教師不定期地布置一些親子互動作業,如學生當“老師”教家長英語,或學生當“明星”,把學會的歌曲、歌謠表演給家長看等,家長給出書面評價——“喜報”,教師將“喜報”張貼在學校的專欄中。當學生看到家長在“喜報”中對自己的稱贊、鼓勵的話語時,家長評價的作用被成倍放大,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會立刻高漲甚至狂熱起來。
?。ㄗ髡邌挝唬?.北京市密云縣第二小學 2.北京市密云縣教研中心)
?。ㄘ熑尉庉嫞簶仿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