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峰
體育興趣是人們力求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學生體育興趣的形成和發展不僅與他們的文化素養、道德規范和體育基礎等自身素養有很大關系,也與他們對體育的認識水平、認識能力,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有關。體育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示范動作等,都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有很大影響。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體育興趣的培養。
一、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有意識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學校體育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中去,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責任感。青少年學生活潑好動,他們的思想、行為、愛好、個性等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都會真實地表現出來,應當有針對性地加強思想品德教育、進行正確引導,培養學生健康、文明的體育興趣。
二、體育教師要注意學生興趣的引導和培養
1.注意學生體育興趣的開發
每學期開始,先進行1~2次室內講授,主要是從學生當前的體育情況、體育現象入手,講一些生活中實際應用體育的例子和當前體育的發展情況,喚起學生體育活動的趣味,然后進行一些室內活動,如室內體育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體育活動趣味,消除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偏見,建立起對體育的理性認識和思考。
2.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體育興趣
學生的興趣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得到發展,也只有在活動中才能發揮它對認識和活動的推動作用。首先是大膽分解體育教材,充分利用游戲組織教材,把游戲和體育教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娛樂。另外,還需要及時地把學生的直接興趣適時地轉化為間接興趣,使間接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例如每次體育課要有一定的運動負荷量,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鍛煉。
3.適當的表揚和鼓勵
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是強化學生體育興趣的有效手段。每當學生取得成功時,教師的表揚和鼓勵能使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成功體驗,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從而進一步增強原有的興趣。表揚和鼓勵,體現的是一種評價,這種評價能為學生提供反饋信息,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鼓勵和評價還能喚起學生的榮譽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所以,我們在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中一定要及時合理地運用表揚和鼓勵,促進學生體育興趣的健康發展。
4.倡導愉快,激發興趣
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貫徹愉快教學的宗旨是要學生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滿足其趨樂避苦的欲望,由此而產生體育興趣。
首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寬松的學習環境的前提。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在于師生相互尊重,在寬松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就會產生一種愉快、積極的情緒,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主動地投入到體育課中來,更能使學生從老師的熱情、自信中克服怕苦、怕累的心理,增強勇氣。
運用多種手段實施愉快教學。通常在體育教學中準備部分不外乎慢跑、徒手操,學生會感到厭煩。如果運用音樂完成動作,效果就不同了。另外,還可以運用組織得法的游戲,讓學生在快樂中練習,以達到快樂教學的目的。
5.倡導競爭,激發興趣
學生的特點是爭強求勝,渴求表現自己。在教學中創設競爭情境,提供競爭機會,讓他們在競爭中展示自己,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但組織競賽要合理、正確地運用競賽規則,競賽的目的要貫穿于教學的始終,競賽的內容要多樣化,如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的比高、比遠、比快、比反應、比質量、比作風等。競賽結束時,教師必須進行小結和講評,表揚優勝者,以示褒獎,滿足青少年的好勝心理;對于失敗的同學則要鼓勵他們振作精神,爭取再賽的勝利。
6.課堂內外結合,激發興趣
雖然體育教學是以課堂教學為主體,但是,由于體育課有其特殊的一面,有許多練習需要延續到課外來提高質量。如果在教學中只注重課堂教學而忽視課外的作用,那么會使學生失去體育興趣的進一步提高,同時阻礙體育的自覺性和終身教育。因此,必須要求學生在課外體育活動中進行練習,把體育課中的練習質量進一步提高,從而增進體育興趣。另外,還可以利用學生的各自喜好,組織各種興趣訓練組,提高專項成績,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體育的主動性和獨創性。
實踐證明,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進程,只要抱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堅定信心,就一定能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質,促使其成為具有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保衛者。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城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