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科學地揭示了人的發展規律,指出人類的最高理想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高校教師的素質教育就是人的全面發展要求的體現。必須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指導,才能不斷推進高校教師的素質教育。
【關鍵詞】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高校教師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09)11-0040-02
高校教師肩負著傳播先進文化、教書育人的歷史重任。具有較高的素質是高校教師高質、高效地開展教育工作,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證。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命題,為我們正確分析高校教師的思想觀念、價值體系、心理情感上深層次的矛盾和沖突提供了哲學依據,為我們改進工作思路、充分考慮和滿足廣大教師更高層次的全面發展的需要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指導。加強高校教師的素質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指導。
一、推進高校教師素質教育的意義
1.高校教師素質教育
高校教師素質教育就是依據高校教師的個人發展和社會的實際需要,遵循教育規律,以全面提高高校教師的基本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尊重教師的主體性,開發智慧潛能,促進高校教師健康個性的形成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動。教育事業的興旺發達,決定性因素是教師,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很高的素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第17 條指出:“ 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教師要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敬業愛生;要有寬廣扎實的業務知識和終身學習的自覺性,掌握必要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要遵循教育規律,積極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創新;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人格,因材施教,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薄稕Q定》對教師素質提出了六個方面的要求。
2.推進高校教師素質教育的意義
高校是人才成長的搖籃,傳播科技知識的源頭,又是弘揚先進文化、創建精神文明的窗口,是凈化社會風氣、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渠道。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顯然,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導力量。教師的業務水平和道德水平則在其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推進高校教師素質教育,才能使他們熱心于教育教學改革,不斷研究教學內容,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高校教師素質教育必須以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指導
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和教學活動主體的高校教師,他們的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加強自身建設的迫切需要。高校教師素質教育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為指導。
1.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高校教師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
鄧小平指出:“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應當高舉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的旗幟,用自己的教學鼓舞人民奮發努力,積極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為偉大壯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而英勇奮斗?!碑斀裆鐣疃鄻踊?,各種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相互碰撞,要克服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想侵蝕,提高高校教師素質,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既是高校教師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也為素質教育提供了理論指導。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高校青年教師的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等都已有了提高和進步,他們的職業道德素養也急需進一步提高,以順應他們全面發展的要求。
2.人的全面發展要求推進高校教師素質教育
社會對各種職業的從業人員都有特定的素質要求,相比較而言,社會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是最為嚴格的。這種嚴格,正體現在“全面發展”上。高校教師的全面發展就是要從狹隘的思想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自覺地把“教書育人”作為有意義、有創造性的勞動。克服那種對金錢、名譽、權力和消費的貪婪,否決對物質的過度追求,使自己的精神價值得到實現。我們應該重視教師個人創造能力的全面發展,應該尊重、扶植和發揚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將社會發展的目標和理想視為自己的目標和理想,積極地以自己的本質力量投入到社會主義實踐中,在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同時促進社會和人類的全面發展。
3.高校教師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加強高校教師素質教育,既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一方面,素質教育就是引導高校教師正確地認識自我存在的價值,理解個人對家庭、社會、他人的義務與責任以及建立一種為實現價值,履行義務而不斷提高自己能力與素質的追求;進而在實現這些價值,履行這些義務與責任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與完善,達到全面發展。另一方面, 素質教育要幫助高校教師認識自己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促進自身與社會的共同進步。素質教育為提高高校教師的智力、體育、能力提供整體動力,引導他們建立一種正確的學習提高的方向與目標,為建立一個最終能促進人真正全面發展的社會而奮斗。有了遠大的目標,高校教師就能產生出巨大的、無窮無盡的精神動力,去戰勝主客觀方面的種種阻力,最大限度地激發自身潛能,促使智力方面最大限度的發展。因此,高校教師的素質教育對于人的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三、推進高校教師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高校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學校和整個教育事業的前途。提升其職業道德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重要保證。要從高校教師的特點和接受心理出發,探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途徑和方法,并在實踐和發展中不斷完善和創新。
1.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環境
高校教師承擔著繁重的工作任務,物質待遇卻不高,自然會引發他們的思想問題。要大力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和社會地位,真正使教師成為受人羨慕和尊敬的職業,充分肯定廣大教師的勞動貢獻,確立教師在社會上所處的較高地位。切實落實《教師法》,大力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和社會地位,動員全社會“尊師重教”,真正體現“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前提。近年來,黨和政府在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物質待遇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社會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這無疑對素質教育是一個較大的推動。
2.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約束機制的建設
約束機制是要從責任和義務上約束教師不能違背職業道德規范?!督逃ā?、《教師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有關法規、條例等,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責任和義務都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范和要求。學校必須以上述法律為依據,結合本地區、本學校實際情況制定系統完善的制度,以對本校教師的職業素質進行約束和規范。把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和職務聘任的重要條件,并通過這樣的考核過程,促進廣大教師事業心和責任感的增強,努力提高高校教育的素質。
3.發揮激勵機制的催化作用
要通過激勵制度激發教師以滿腔的熱情和創新的精神來自覺提高自己的素質。激勵機制包括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兩個方面。首先,要樹立典型進行宣傳。重視先進典型的培養和宣傳,將有優秀的職業道德的教師樹立為先進典型,抓好正面宣傳,由典型人物帶動全體教師共同進步。在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政工干部獎”等評獎指標體系中,充實加大師德指標的比重,激勵和引導廣大教師更好地發揮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擴大教師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積極發展優秀教師,并通過他們帶動更多的青年學生向黨組織靠攏,使黨的組織永葆生機和活力。其次,用好物質激勵作用。對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優秀教師,要予以重獎;對于在科研和師德上作出貢獻的教師,在工資、目標獎勵、住房待遇、工作條件等方面予以獎勵。把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有機結合起來,使激勵機制真正發揮激勵功能。
4.制定科學的評估和監督機制
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應進行全面而科學的考核,建立起科學的指標體系和測評方法。增強師德評價的可操作性。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評估活動,從政治、思想、育人、師表、教學、科研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核,把素質教育引上科學化軌道,考核量化要以反映教師的實績為主,同時反映教師的外在行為,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同時加強對高校教師遵守職業道德狀況的檢查監督,設立“師德信箱”, 通過組織評議、教師互評、學生評議、日常督察等途徑,及時把握每位教師遵守師德規范和教書育人的情況。建立師德監督網站,通過社會媒體等各種渠道,對教師起示范和警戒作用。不斷鼓勵教師自加壓力,嚴格自律,以達到“慎獨”的崇高境界。
5.注重教育引導和自我塑造相結合
首先,加強理論學習,強化素質教育。理論學習是高校教師提升自我修養的重要途徑。高校應組織教師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他們的馬克思主義水平。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其次,增強自律,實現以德修身。高校教師要善于自檢、自省、自律,不斷增強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和自律性,提高教師內在的約束力,以德立威,以德服眾,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品質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做一個身教重于言教、為人師表的楷模。廣大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注重自我學習、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調控,提高師德修養;最后,加強實踐,在實踐中提高素養。素質的提高必須通過實踐才能找到自己的落腳點和歸宿。也只有把努力學習和刻苦實踐結合起來,才是教師提升素質的最佳途徑,才能無愧于教師的神圣稱號。從實踐中學,在實踐中體驗和提高,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遵循榜樣引路、典型推動、精心設計、嚴密組織和形式多樣的原則,全方位地從整體上提高教師的素質。
高校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普天之下最為光榮的職業,他們的言行將影響到當代大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指導,不斷探索,推進高校教師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才能培養和造就一支教學、科研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都比較高的高校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J].中國高等教育,1999(6)
[2]袁貴仁.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努力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J].中國高等教育,2005(9):6~8
[3] 趙元勤.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必須加強高校教師的素質教育[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1(6):79~80
[4]侯淑芳.人的全面發展與素質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4(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