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隱性課程是指在學校教育中,以間接、內隱的方式呈現,潛移默化地影響學員成長的教育影響因素的總和。隱性課程存在于學員隊中,對學員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學員隊隱性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09)11-0045-02
一、學員隊中隱性課程的構成
隱性課程具有依附性,它需要通過客觀載體,比如學員隊環境、制度以及文化活動等來發揮其自身的功效,因而,我們可以從宏觀角度,從隱性課程載體入手,對學員隊中的隱性課程構成進行分析。
1.學員隊物質層面的隱性課程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用環境,用學生自己創造的周圍環境、用豐富集體生產的一切東西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1]學員隊的物質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和反映著該院校教育研究方向、辦學理念、教育思想,以及教育者的價值取向、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蘊藏著豐富的教育內涵。良好的物質生活環境不僅能使學員得到美的享受,更像一位沉默而有風范的教員,使學員獲得熏陶和感染,對學員的心理品質產生積極的影響。學員隊物質層面的隱性課程主要包括院校宿舍環境、文化設施、俱樂部建設等所蘊藏的教育影響因素。
2.學員隊精神層面的隱性課程
學員隊精神層面的隱性課程是最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是體現學員隊特色的標志。這一層面的隱性課程具有極強的滲透性,它浸透在整個學員隊中,形成一種濃厚的精神氛圍,賦予了整個學員隊特有的個性魅力,它最深刻地、穩定地體現了學員隊的共同價值、理想和情操,也最能在學員的心靈上刻上印痕,讓學員都有歸屬感、自尊感和使命感。學員隊精神層面的隱性課程主要是指學員隊風氣和本學員隊的傳統等所蘊含的教育影響因素。
3.學員隊制度層面的隱性課程
學員隊各種制度以及相應的實施方案、保障措施都集中體現了學員隊干部的教育思想、育人目標、價值觀念,它們以潛隱的方式對學員的價值觀念、道德品性以及行為方式等產生影響,即制度在規范人的行為的同時,還使人獲得了相應的價值觀和判斷能力,使人在特定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地獲得一種心靈的熏陶和情感的升華。學員隊制度層面的隱性課程主要是指學員隊的管理方式、獎懲措施、教育制度等所蘊含的教育影響因素。
4.學員隊行為層面的隱性課程
學員隊干部以及身邊其他學員的各種行為活動對生活于其中的學員的道德準則、行為習慣、思想觀念等都會產生深遠影響。學員隊行為層面的隱性課程主要是指主體性行為活動、學員第二課堂活動以及各種交際行為等教育影響因素。其中主體性行為活動主要指學員隊干部和學員各主體的行為活動中體現出的品行、人格和氣質等。
二、學員隊中隱性課程的作用機理
學員隊中的隱性課程主要通過自身暗示、感染、模仿和認同等方式來影響學員,其作用機理是:隱性課程通過學員隊環境所負載的信息滲透起作用,使學員在其非認知心理作用的激發和認知心理作用的反饋下得到某些內容(主要指認識、思想和心理)的改變。
學員對隱性課程教育影響的感知過程,就是隱性課程信息傳遞的過程,也是學員隊環境信息滲透的過程。學員隊環境在其形成的過程中就被賦予了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以隱性課程的形式廣泛存在于學員周圍,并以聲音和視覺的信息為主要形式進行傳遞。在日常生活中,學員通過以視覺、聽覺為主的感覺系統對其進行接收,接收的一部分信息在某些條件下直接激發學員的認知心理和非認知心理,從而對隱性課程進行解碼。而學員在解碼時,一方面將獲取信息內化為自身所得,另一方面則反饋給隱性課程,促進其發展變化。這就是學員對隱性課程的感知過程。
三、加強學員隊中隱性課程建設的建議
1.重視學員隊干部隊伍建設
學員隊干部是學員隊風氣的主要締造者,在學員成長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員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加強學員隊干部隊伍建設是學員隊隱性課程建設中最重要的一環。
加強學員隊干部隊伍建設,一是要重視學員隊干部崗位建設。學員隊干部是學員的直接管理者,負責對學員實施全面管理,他們不僅要抓好行政管理,保證學員安心學習,還擔負著提高學員的政治素質、培養學員養成日常主動學習的習慣、鍛煉學員強健體魄等任務,他們的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質直接影響著學員的成長。因此,在選拔和任用學員隊干部時,要高標準、嚴要求,合理選拔愛崗敬業、管理能力強的學員隊干部;二是要給學員隊干部以正確的“角色”定位。學員隊干部不只是一隊之長,不能僅以一個管理者的面孔出現在學員面前。隊干部要努力爭當學員的“師長”,要能夠在思想上正確引導學員、在品德上模范帶動學員、在學習上無私幫助學員、在生活上真誠關懷學員;三是加強學員隊干部培訓。鼓勵學員隊干部自學和在職深造,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我,不僅要成為抓管理的行家能手,還要成為學員學習生活上的楷模知音。
2.學員隊制度建設把握“剛柔并進”和“育人為先”原則
學員隊制度是維系學員隊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善的制度既能約束學員、規范學員的行為,又會以學員為中心,對學員充分地尊重、信任、關愛和理解。因此加強學員隊制度建設,應該充分把握好以下兩點原則:
一是“剛柔并進”原則。剛性是指規章制度必須有明確的標準和要求,必須以加強紀律建設為核心,對學員起到督促、教育、管理的作用。剛性制度能培養學員高度的遵守紀律觀念和服從意識,充分體現了學員隊管理的權威性、規范性和強制性,是學員隊高度集中統一,保持戰斗力的有力保證。柔性,則是指規章制度必須體現出“人文關懷”。“人文關懷”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把人放到第一位來考慮,強調要尊重人、關懷人、理解人、發展人;二是“育人為先”原則。《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教育條例》明確指出“院校教育必須以培養人才為中心”,因此學員隊制度建設也應體現“培養人才為中心”這一價值取向,緊緊圍繞“育人為先”這一原則來展開。堅持“育人為先”原則就要營造符合學員個性全面發展的制度環境,以更好地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在制度建設時,不僅要把學員作為認知的主體,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員的獨立人格、精神風貌的養成,培養學員自信、自尊、自愛、自強的良好品格。
3.構建學員隊和諧人際關系
和諧的人際關系能使學員產生一種歸屬感或滿足感,能夠陶冶性情,改善心境,使學員各方面素質得到均衡協調發展。針對學員隊人與人交往存在的問題,主要建立和諧的學員與學員關系、學員隊干部與學員關系。學員與學員的關系,應該建立在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基礎之上,正確處理好競爭與協作、互異與互補等關系,使每個學員都能在和諧寬松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學員隊干部與學員的關系,不光是上下級關系,更應該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懷,學員隊干部在開展學員隊日常工作的同時,要更多地將精力投入到幫助每一個學員的健康成長中去。
4.注重立典型、樹榜樣,以言行親身示范
在學員日常的生活、訓練、工作和學習中,周邊人的行為具有極強影響力,容易驅使學員產生認同,從而去模仿。
學員隊干部的思想觀念、政治態度、品德作風和生活方式會以隱性課程的形式對學員的思想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影響,而它們是正價效應還是負價效應,直接取決于學員隊干部的“角色扮演”。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就曾指出,教育在本質上是一種權威性的活動。[2]學員隊干部正是通過樹立他們的道德權威地位對學員施加影響。而道德權威的樹立與學員隊干部在教育生活中表現出的一言一行有很大關系,如果學員隊干部自身表現出不良的思想道德素質,就會削弱他在學員心目中的權威地位,使學員對他的教育產生質疑。另一方面,學員們的思想觀念、品德作風和生活方式也以一種隱性課程的形式對彼此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建立在他們具有“共性”的基礎上。相仿的年齡、共同的興趣愛好、同樣的生活環境等容易促使學員們在對事物的認識上產生共鳴,在行為方式上趨于一致。因此,在學員隊干部和學員中,注重立典型、樹榜樣,以言行親身示范來詮釋什么是正確的思想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顯得格外重要。
5.鼓勵和引導非正式群體健康發展
軍隊院校相對于基層部隊來說人文環境較為寬松,所以軍校中存在著大量的非正式群體,其中又以學員中的非正式群體居多。在當前的軍校教育中,重視非正式群體的管理與引導,不僅有利于學員隊德育工作的開展,而且有利于培養素質全面的新型軍事人才。
首先,要鼓勵積極型的非正式群體發展。對積極型的非正式群體,在充分肯定他們的積極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時,要注意對他們的內在問題進行剖析,并予以關心和引導。其次,要轉化消極型非正式群體。在扶持積極型非正式群體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發現和轉化消極型非正式群體。因為如果沒能及時發現并采取必要的轉化措施,他們就有可能進一步質變和惡化,如果及時教育和爭取,他們又可能轉化為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力量。再者,要充分發揮非正式團體中核心人物的作用。在非正式群體中,都有一個或幾個自然形成的、有權威的核心人物,他們大都具有某種被其他成員所佩服的能力或品格,他們的意志和行為,對其他成員,乃至整個非正式群體的目標和規范都有決定性的影響,其號召力往往超過正式群體。因此,核心人物的優劣,直接影響到非正式群體的發展取向,做好核心人物的思想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會影響一大批人,有利于對非正式群體實施有效的管理與引導。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著.帕夫雷什中學(趙瑋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12
[2]吳康寧.教育社會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