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表情達意的交際工具,具有多種交際功能。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有許多學生害怕寫作文,提筆就抓耳撓腮,總覺得無話可寫。怎么解決這一問題呢?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泉水,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不停息。”因此,如何幫助學生積累素材,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作文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覺得寫作是一種快樂呢?筆者覺得有必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生活體驗和語言積累
運用多媒體教學作文,可以把現實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進課堂,創設良好的寫作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例如:學生在寫寫景作文時抓不住特點,寫不出意境。人們往往把這歸結于學生對周圍景物不夠留心,缺乏豐富的聯想,而實際上,老師指導學生寫景時也僅僅是紙上談兵,沒有讓學生融入景物,這才是學生對寫景作文感到頭疼的主要原因。為了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寫出好的文章,上寫景作文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事先收集的圖片資料,有群星璀璨的星空,有洶涌澎湃的大海,有巍峨挺拔的群山,有飛流直下的瀑布……看了令人心馳神往,這些圖片喚起了學生傾訴的欲望和無窮的想象力,激發了他們寫作的興趣。又如:在指導學生寫《我喜歡的一種動物》時,我了解到班里有很多學生都選擇寫小貓小狗。為了改變這種枯燥單一的選材現象,我就把事先搜集到的關于動物習性的短片播放給他們看,有動態的、靜態的,有地上走的、天上飛的、水中游的……同學們看得津津有味。全看過后,再選定畫面讓他們反復地觀察,原來打算寫小貓小狗的學生都在屏幕上找到了自己所喜愛的動物,寫出了非常優秀的作文。多媒體作文教學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想象力,寫作水平也隨之提高。這是很受學生歡迎的一種作文教學法,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激發寫作興趣,讓學生覺得有話可說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1.以說促寫,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時滔滔不絕,可寫作文卻無從下筆。這是因為“說”在生活實踐中用的較多,而“寫”卻較少,沒有實踐就無話可寫。因此在寫作訓練時,可讓學生先說后寫,引導學生把“說”和“寫”結合起來,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提高了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晰。
2.“每日一憶”,讓學生覺得有話可寫
“每日一憶”,即把每天經歷的事情在腦海里演一遍電影。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我經常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比賽,看看誰“憶”的事情又多又有意義。比賽時,我以身作則,跟學生一起參賽,說一說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寫成作文。在我的引導下他們大受啟發,爭相發言。學生們回憶一天內發生的點點滴滴,同學之間的、師生之間的、父母之間的……他們開始認識生活、體驗生活、思考生活。這種方法既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為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可謂一舉兩得。
3.師生共評,收獲成功的喜悅
以前每次講評作文,都是我講學生聽,學生沒有直接參與,覺得枯燥乏味沒有興趣,許多學生趴在桌子上“神游”,一節課下來老師筋疲力盡,學生卻毫無收獲。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積極改進講評方法,嘗試師生共評,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與學生平等相處。我在讀學生寫的作文時,引導他們仔細聆聽,說說哪些作文寫得較好,為什么?啟發學生評價。學生興趣被激發了,都能積極踴躍發言,而且說得頭頭是道,這時我又及時給予他們表揚和鼓勵,“同學們很聰明,都能當小老師了。老師再念一些作文,看看哪位醫生能對癥下藥。”學生們思維活躍了,每篇文章存在的毛病都被他們發現了。然后再給優秀學生提供一個自我表現的舞臺,讓他們面對全班同學朗讀自己的習作,使他們產生一定的成功感。寫作中存在毛病的學生通過師生共評這一過程,找到了問題所在,就會開動腦筋,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班級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種喜歡寫作的氛圍。
總之,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揮多媒體和教師的引導作用,教給學生積累素材的方法,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才能進一步引導他們喜愛寫作,讓他們覺得老大難的作文變成了小兒科,把他們帶進快樂寫作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