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寫字教學,這是我們每一個低年級教師值得研究的問題,通過近兩年的語文教學實踐,筆者摸索出了一些較為有效的寫字教學方法,下面,筆者就談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之一就是:嚴于律己,為人師表。教師具有示范性的特點,教師的表率作用對學生有著特殊的影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以身作則,對于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引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能靜下心來,用良好的示范為孩子做表率。言傳身教在書寫的教育中尤為重要,教師在書寫課題、生字等內容時,一筆一畫,中規中矩。首先,傳遞給孩子一種認真的態度,對書寫的重視,對內容的重視,對孩子的尊重;其次,美觀的字能夠在孩子心目中確立美的雛形,讓孩子產生對于美的喜悅和追求,持之以恒,便可陶冶心靈,變化氣質,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由于教師對于書寫的重視讓孩子感受到了,而孩子的心中是以教師為榜樣的,他們會不停地模仿教師的字,這種良性的循環在這種模仿中誕生,并在教師的堅持中不斷提升。
二、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
1.以故事引路,培養興趣
在最初的寫字課上,我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以小故事的形式向一年級的學生介紹了漢字的歷史,從甲骨文到石鼓文,從篆書到隸書,再到以后的草書、行書、楷書,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情不自禁地喜歡上了漢字。
在書法藝術的浩瀚長河中,涌現出許許多多令后人景仰的書法大家,有三國的鐘繇、晉代的王氏父子、唐代的顏真卿、柳公權等等。在以后的每節課中,我都要花幾分鐘的時間講一個書法家的小故事,“墨池”、“筆冢”等小故事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大家聽了課都說古人了不起,也激發了他們的興趣,說要把字寫好超過古人。這些內容對于學生是陌生的,因為這是書本上沒有的,但這些小故事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吸引了學生。在這樣一種氣氛中給學生講解筆畫、方法,效果明顯有所提高,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的一次鮮活的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學寫字,寫好字是發揚祖國文化傳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
2.以趣為導,進行指導
(1)編兒歌:在教學漢字的書寫規則時,我和孩子們一起編了一首兒歌,大家興趣盎然,唱一唱,念一念,很快就把書寫規則牢記在心了。兒歌是這樣的:
要把字兒寫寫好,書寫規則要記牢。先中間,后兩旁;從上寫到下;從左寫到右;半包圍,下包上,從里寫到外;半包圍,上包下,從外寫到里;全包圍,寫得好,從外寫到里,最后大門要關好,要關好。
(2)編字謎:為了讓孩子們盡快記住字形,把字寫正確,我經常編幾個字謎給學生猜。一方面有利于學生了解漢字的構成,另一方面,學生通過猜字謎進行思考分析,記住了漢字的字形,真是一舉兩得。久而久之,他們自己也能編幾個字謎了。
例如:小白走進工廠里(原);樹上掛條白毛巾(棉);有話挺客氣,有水挺干凈,有人挺漂亮,無人綠瑩瑩。(青)……那些字謎朗朗上口,獨有情趣。
(3)編故事:寫字教學重在指導學生合理地安排字的間架結構,如果直接從理論角度去講解、分析,孩子們一定會坐不住,即使能老老實實地坐在那兒,也一定會心不在焉。于是,我編故事給他們聽。
例如,我在教“相背點”、“相向點”時說:有兩個小點,他們是一對情侶,來到一家照相店里拍結婚照,攝影師讓他們頭碰頭一起照個相,可他們卻臉對臉,瞇瞇笑。大家聽得哈哈大笑,印象非常深刻。到現在還有學生對我說,最有意思的是這兩個點,我想起來總想笑……在指導包括坐姿要領、執筆姿勢、運筆技巧以及漢字的筆順、間架結構等常規性內容時,我也采用詼諧幽默的小故事講清其中的道理,糾正執筆姿勢,強調正確的坐姿,使每個孩子上身直立,眼睛和紙面的距離適當,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以趣入情、全面評價
(1)自己評價自己。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很有作用,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也很有效,但這樣不免有些浪費時間,我們不妨也讓學生自己對照字帖上的字與自己的字進行自我評價。在我的課堂上,每當我指導完一個生字后,總會在我范寫的字下給自己獎一個大蘋果,當學生看到這頓時興趣大增,爭著寫好字,也想讓自己的字下長出一個個大蘋果,這樣學生不僅樂意寫好字,而且還學會自己看帖練好字;生動講解漢字。
(2)引進書法課程,培養寫字能力。首先,學校每學期都開辦了書法興趣班,很多對書法有興趣的同學都踴躍參加了。其次,學校每學期都組織書法競賽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另外,我們還不定期地舉行“書法展覽會”,讓校園里彌漫著淡淡的書香;同時,結合大隊部的活動,評選各班的“小小書法家”,授予他們榮譽稱號,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書法競賽活動,力爭取得好成績。
三、教給學生寫字的技巧
1.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
首先,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結構。明確各部分構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準確的位置。這方面的指導需要教師花一定的時間,反復的訓練,根據字形的難點,堅持訓練下去,學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終離開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結構。其次,有了整體上的認識,就可以讓學生一筆一畫寫,也就是手到。字要寫得規范、準確,并與范字進行比較。眼到、手到的同時,還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專心致志,就是要做到心靜氣和,內心深處對字的結構、形體有一個大體的把握,對寫字規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才能把字寫好,最終練成一手具有個人特點的漢字。
2.找出字的“主梁”
中國的漢字很像我們傳統的四合院,方方正正,而楷書則是在四合院的基礎上加上飛檐峭壁,磚塊固然很重要,正如組成漢字的筆畫和偏旁部首,但是“主梁”才是最重要的,要想使自己寫的字有神韻,有氣質,我們就要找出一個字的“主筆”。什么是“主筆”?我認為就是當你第一眼看到這個字印象最深的那個筆畫。如“許”這個字,你第一眼看到這個字對什么筆畫印象最深,我想一定是右半部分的懸針豎。的確,我在指導學生寫這個字時,我就牢牢抓住懸針豎“長”而“尖”的特點,學生寫出來的“許”字果然都傲然挺立,別有氣質,再如“跑”這個字,我想大家一看就知道其中的豎彎鉤是其主筆,我們只要抓住這一筆要舒展的特點指導學生寫字,那么學生的字就會有模有樣,有腿有腳。“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需多。”“主筆”正像王安石所說的這句中的“紅一點”,有了它,寫好它,春意就會盎然。
教低年級不容易,教他們寫好字更不容易,但只要我們的老師勤于思考,多做研究,那么皺緊的眉頭也會松開,郁悶的心情也會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