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平時教學像“栽活一棵樹”,總復習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工夫。如何上好總復習課,提高復習質量,最大限度地取得復習效果呢?下面筆者就基礎知識的復習談一點膚淺的看法。
一、明確復習的目標
1.拼音
復習和運用語音知識,能認讀字的讀音,能根據拼寫規則,判斷注音的正誤。
2.字
對于教學目標中規定的字要做到會讀、會寫、會組詞。了解形聲字的構造,能指出一般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能區分常見的同音字、形似字;書寫時做到筆畫清楚、字形規范、不寫錯別字;掌握常見字的音、形、義,特別要了解多音字、多義字在不同詞語中的意義。
3.詞
理解、掌握課文中規定的詞語,做到會讀、會寫、會運用。會辨析一些近義詞和反義詞。能夠理解多義詞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含義。了解詞語的感情色彩,能辨析褒義詞、貶義詞。
4.句
了解常用的關聯詞語。了解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設問、反問等修辭方法,能在具體語境中辨別所使用的修辭方法;了解常見的句式(陳述句、反問句、感嘆句、肯定句、雙重否定句、“把”字句、“被”字句)及其作用;了解句式變換的幾種形式(陳述句與反問句的變換,肯定句與雙重否定句的變換,“把”字句與“被”字句的變換),能根據語言環境和表達的需要選擇和變換句式。
5.標點
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要能結合語境,了解標點符號的用法,特別要了解分號、引號、省略號、破折號的作用。
二、精選習題
習題的設計是復習的關鍵之一,復習課的目標應達到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消滅疑點、查缺補漏、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所以我們挑選習題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分析六升七考試題,做到有的放矢。
1.拼音部分
這種題型出現的可能性很大,這不僅是考查拼音,同時也是考查字詞的掌握情況,一般這種題都出自教材每一單元后的詞語盤點中的讀讀寫寫,所以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我們必須要求學生全部掌握,強化訓練。讀讀記記一般我們只要求會認讀就可以了。
2.漢字部分
漢字部分主要題型有:把字寫得正確、端正、勻稱;確定字的部首,除部首外還有幾畫;辨字組詞;多音字組詞或在同一個句子中為多次出現的同一個字選擇不同讀音;選擇正確的字填空;改錯別字,發現成語、廣告語、應用文中的錯別字等。這類知識看似簡單,但在學生的各個階段的學習中都是重點也是很容易出錯的難點。糾正錯別字更是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3.詞語部分
詞語部分主要題型有:
(1)把詞語補充完整,并解釋所填字的意思。這類題型一般比較簡單,如果出現在閱讀題中,要求根據課文內容解釋。就需要學生結合自己對詞語和課文的理解進行解釋。
(2)照樣子寫詞語。一般是觀察例子特點列舉同形式的詞語。如AABB式,例:重重疊疊;ABAB式 例:鍛煉鍛煉
(3)根據意思寫詞語,這考察的是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和成語的積累量。
(4)按要求寫成語,如:描寫動物的成語;描寫神態的成語;描寫動作的成語;描寫外貌的成語……
(5)用詞造句,使所造句中的詞語具有指定詞性、指定意義或具有幾種不同意義。
(6)找近義詞或反義詞,這類題則主要考察學生的詞匯積累。
(7)給句子中帶點的詞選擇合適的意思。
(8)辨析褒義詞和貶義詞。
(9)選詞填空。
(10)辨別每組詞語中不是同一類的詞。詞語的歸類,常見的可以從詞語所代表事物的性質、特點、用途、概念大小,等方面來考慮。
(11)把可以搭配的詞語用線連起來。
(1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語。說到詞語,其實主要是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讓學生注重積累,注重理解。這樣,我們才能在實際運用中準確地使用,更好地表情達意。
4.句子部分
(1)擴 句
擴句時學生容易出的問題:
問題1:不在原句的基礎上擴,改變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例如:“我買了《少年文藝》。”不能擴成:“我買了《少年文藝》、《兒童時代》和《少年報》。”可擴寫為“我買了一本剛出版的內容豐富的《少年文藝》。”
問題2:擴充的詞語與原句的詞語搭配不當。例如:有同學把“雨點落下來了。”擴成“大片大片的雨點落下來了。”顯然,“大片大片”和“雨點”搭配不當。
(2)縮 句
在小學的基礎知識——縮句中,一般的原則是保留“主干”,刪除“枝葉”,但是在有的句子中,“主干”和“枝葉”有時并非涇渭分明,學生在縮句時經常出現的問題有:
問題1:縮句時刪掉了把字句和被字句。例如:柔軟的淤泥把高大的黃河象陷了下去。很多學生就縮為“淤泥陷了下去”,這明顯不合情理和不符原句意思;還有的縮為“黃河象陷了下去”,從語意上看似乎恰當,但在原句中,“高大的黃河象”只是受事體,而施事體則是“柔軟的淤泥”,在縮句中,施事體、受事體都是句子的主干,應保留。因此,例句的正確縮句是:淤泥把黃河象陷了下去。由此可見,把字句在縮句中應保留“把+受事體”的內容。同樣道理,被字句在縮句中也應保留“被+受事體”。
問題2:縮句不合情理、不符合句子原意。例:可愛的小演員差點兒在舞臺上滑倒。學生縮成“小演員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點兒”滑倒,并沒有真的“滑倒”。在這里,“差點兒”雖是修飾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確縮句應是:小演員差點兒滑倒。
所以,老師們應提醒學生在縮句時,不應硬套方法進行縮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礎上,合情合理進行縮句。
基礎知識的復習內容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我的教學經驗也不是很豐富,文中的不妥之處,希望老師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