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喜歡閱讀呢?在教學中,筆者是這樣做的:
一、誘 讀
兒童步入小學就意味著從現實的雙向對話進入一個較多的與文字符號單向獨白的神奇世界。從此,閱讀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實現這一跨越的成效如何,必將對他們日后的閱讀,包括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閱讀習慣等產生深刻的影響。但是,一年級的學生年幼無知,思維能力相對低下,再加上貪玩好動,對讀書不可能頃刻間就“如饑似渴”,必須循循善誘,逐步培養興趣。在教學中,我們常常開展一些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接收更多的信息,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
1.創設閱讀的空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閱讀也是如此。在一個具有濃厚書香味的環境中,學生的“讀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讀,我讀,自然他也會不由自主地加入這讀的行列。因此,我們可以從學習環境入手,如把教室布置得富有書香氣;建立班級圖書箱,及時更換其中的圖書;組建閱讀合作會,由興趣相投的3~4人組成讀寫組、讀畫組或讀演組等一起進行閱讀活動。
2.創設閱讀的時間
低年級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往往不能合理安排好課余時間。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們的及時督促指引。如在家設立“親子共讀”時間,既能保證閱讀時間,又能增進一家人的感情。在校設立晨讀、午讀時間,老師也可以每天抽一點時間和學生一起閱讀,創設充足的閱讀時間。
3.誘導閱讀的渴望
有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內容感到有興趣、原有的情感與生活積累被調動被喚醒、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時,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我們可以遵循以上客觀規律,投其所好,有意識地選擇教學策略,充分激發孩子們讀的意識,誘發閱讀的欲望。在學習、生活中,教師要做到多傾聽孩子讀書,多表揚喜愛看書的孩子,多向孩子朗讀、推薦好書。講故事活動是誘導學生讀書的有效方式。我每兩周安排一次班隊課舉行“故事會”,每位學生準備1~2個故事,輪流講,人人必講,這樣學生準備故事,必須搜集素材,有的從別人那里“取經”,但大多要看一些童話、寓言故事方面的書,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書包中常可見到《白雪公主》、《格林童話》等書籍,豐富了學生的頭腦。還有一個方法被證實是行之有效的,即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但不要把故事講完,在學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結局時,告訴學生這故事就在哪一本書中,鼓勵學生自己去閱讀。
二、導 讀
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大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然而,對初學的兒童來說文字畢竟比較抽象,容易使他們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教師的指導顯得更加重要。教學中,教師可借助課文插圖、實物、音像手段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猜想、帶著向往進入閱讀,引發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1.創設生動的情境,激發興趣
導語是上好每節課的前提,如果導語設計的好,能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贏得“開門紅”,為下面的教學打好基礎。如在教學《夏夜多美》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種情境:(老師深情講述)多彩的春天過去了,我們迎來了迷人的夏天,在一個美麗的夏夜,公園里靜悄悄的——(多媒體播放夏夜動畫,生觀看。)就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夏夜,公園的池塘邊上演了一幕動人的童話劇,是什么呢?聽!(老師動情地朗讀,講述童話故事。)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在一看二聽的刺激下很快被故事所吸引,進入情景。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讀,學生讀來有情有趣。
2.借助豐富的形式,激發興趣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情感流動的過程。有真情付出,才會有心靈交匯;有情感體驗,才能與文本和作者對話。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移情體驗,用自己真實的情感、以往的經驗去溝通、交融、碰撞、回應作者的心靈,文本的內涵,在真實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獲取語感、形成豐富而深刻的情感體驗。如教學《美麗的小路》一課,在學習第一段,體驗小路的美麗之后,教師引入: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美麗的小路卻在人們眼前消失了,瞧,現在的小路(多媒體演示“蒼蠅成群,垃圾成堆”的小路,在學生的視覺上形成強烈的對比刺激。)如果你走在這條小路上,你會說些什么呢?在這情感基礎上,讓學生讀讀課文,兔姑娘、鹿先生、鴨先生說的“呀,美麗的小路怎么不見了”等3句話,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表演,學生又怎會不樂學呢?
三、自主讀
在閱讀實踐中,以語感為核心的閱讀能力在逐步提高。同時,不管你是否意識到,閱讀習慣也在逐步養成,好的或不好的。閱讀習慣是在一定情況下自動化地進行有關閱讀操作的行為傾向。教師要努力使學生的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校內,可以開展故事會、兒歌誦讀比賽等活動,可以在班內評比“閱讀大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課外,與家長取得聯系,營造家庭閱讀氛圍,提倡親子閱讀。
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我在班中設立了“閱讀章”。我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每天讀一點課外書,讀給老師或家長聽,一本書讀完了,請他們寫上看法,即可得到一枚“閱讀章”。在每兩周一次的“閱讀展示賽”上,朗讀自己讀過的文章、故事,展示合格,即可得到一張“閱讀證書”。對此,孩子們非常重視,甚至于有些孩子連課間10分鐘的時間也圍著我要讀書。相信更多的孩子會加入這自主閱讀的行列,享受閱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