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黎明的奉獻是太陽,黑暗的奉獻是群星,大地的奉獻是鮮花,那么,老師的奉獻就是對學生們的愛。學生不是老師的親骨肉,但筆者始終認為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交到了老師手中,同時也就把信任和責任放到了我們的肩上。
走進我們班的教室,你可以看到這樣幾句話“身體健康、心態陽光、自信微笑、待人真誠”。是的,“健康、陽光、自信、真誠”是我對學生的希望。我一直相信這樣一句話:一塊土地如果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豆子也不合適,可以種瓜果,瓜果也不濟,可以撒下一些芥麥的種子,一定能開花,因為一塊土地,總有一顆種子適合它,也終有一份屬于它們的收成!
班中大部分都是隨班就讀生,他們對學習不重視、對人生不現實、對未來不切實。上課有學生睡覺、聊天,下課有學生敲詐、逃夜,不想學習,不懂法律,在我的面前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記得在剛接班不久的一天夜里,學生小張的媽媽突然打來電話,說她的孩子放學后一直沒有回家,我心急如焚,一個一個電話打給其他同學進行詢問,都沒有人看到過他。第二天我一早就到學校,卻見他滿臉倦意的坐在教室里,問他怎么了,他滿臉歉意的告訴我,因為來到這個學校與以前的學習環境完全不同,他不知道現在的目標是什么,將來的人生該怎樣走,所以就一個人在馬路上來來回回地走,走累了,夜深了,就到網吧里過夜。我聽了他的話,心里十分的沉重,這是我的疏忽。以前我教的都是中等的學生,他們無憂無慮、思想單純。但是現在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一群有思想、有能力的孩子,他們的目標不僅僅是吃飽穿暖、快樂學習,他們需要有人正確的指引生活的方向、學習的目標。于是我找來關于師生溝通、心理疏導、法律法規的書籍進行學習,每天都和學生們在一起活動、一起吃飯、一起談心、一起學習。從個人的打算到將來的理想;從今天怎樣做學生到將來怎樣做員工;從簡單的學生準則到相關法律;從換位思考到學會感恩。漸漸的,學生的思想改變了,他們的行動改變了。在兩年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齊心協力參加學校的每次活動,我們快樂開心的過好每天的學校生活,我們互幫互助。畢業時,全班17名同學都拿到了商務技能證書。
特別在考試期間,恰逢汶川大地震,同學們積極響應學校號召,將自己平時省吃儉用的零花錢全都捐出。第一次捐出296.1元,但是大家覺得這還不足以表達自己的心意,紛紛表示一定要再節省一點,為災區人民多出一份力,在第二次成人儀式的捐款上,同學們更是慷慨解囊,你一百、我五十,一共捐得了1051元人民幣。兩次的捐款活動,讓我感動的不僅僅是學生們所捐的數額,而是他們的一份愛心,用感恩的心去回報社會,幫助他人。
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就擁有了幸福,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
回家遲了,老婆抱怨了,責怪了,你會生氣嗎?千萬不要生氣,你已徜徉在愛的氛圍中。因為在抱怨與責怪里藏著的都是對你的關愛。你若兩夜不回家,一個陌生的人絕不會催你回家的。
領導批評了,心情不好了,不要難過。在公司上班時,領導一般不會批評,批評是好事,心中會釋然,因為你明天依然可以來上班。不批評時,則意味著是你要離開的時候了。環境是大環境,學會適應環境,適應環境比改變環境容易得多。
我說這些你會想起這個人阿Q。無論別人怎么對你,別人怎么說,自己開心最重要。每天給自己個開心的理由,不是借口。面對困難也該開心。魏書生說:面對困難時,你會獲得解決困難的能力。面對越多的困難,獲得解決困難的能力越大。有了能力還怕什么呢?
以前,我憂郁過,我想開心就對自己說:“考上大學以后,我就會開心。”上完大學了,我對自己說:“工作以后就會開心。”工作了,又說:“結婚以后就會開心。”一直在追逐著,也一直在追逐中度日。追逐了很長一段時間,累了,回家了。心中仍壓抑、憂郁,憂愁都寫在臉上。爺爺對我說起當年他看別人能夠去要飯都是幸福的,而他連這樣的愿望都無法實現,因為他是軍人。天天看著身邊的尸體,聽著子彈從頭頂飛過,身邊的戰友補充了一次又一次。他此時唯一的期望就是早點被擊中,早點成為烈士,結束心中的煎熬。背著40公斤左右的武裝行軍,全國跑遍了,又去朝鮮。他想停留,但不能,因為停留就是逃兵,就是背叛。那時他唯一期望就是早點成為烈士。此時,我才發現:憂郁像塵埃,我更像塵埃。我沒有資格說生活不幸福。我每天都該高興,因為每天都是幸福的。并且此刻的幸福與爺爺他們當年是不能相提并論的。
我幸福,我快樂,因為我每天都能看見旭日東升,看到同事的笑臉;我幸福,我快樂,我愛我家,我愛我的校園。我愛我的同事、朋友,心中有愛,陽光就會灑遍你心中每個角落,沖淡你心中的陰霾。
生活有壓力,生活緊張。其實緊張與輕松是相對的,有了幾天的緊張,我才得以在雙休日的早晨安心的睡覺。壓力最大的時候不是失敗,不是犯錯,而是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
我們每天的相見,都是幸福的。開心也是一天,憂愁也是一天,輕松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為何我們不快樂每一天呢?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時,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其實上帝從未關上任何一扇門,只是在不停地為你打開新的窗。我們都在不停地從這扇門走向另一扇門。當你發現其中一扇門關著時,不要抱怨,因為當你走近時會發現,它只是虛掩著的。
是的,我是快樂的,是幸福的。當我勞累時,會有學生輕輕地送上一句“老師,要注意身體”;當我身體不適時,會有學生送上一杯熱騰騰的溫水提醒我服藥。當學生們拿到商務證書時,更有家長打來一個又一個感謝的電話。
掌聲是愛,寬容是愛,真誠是愛,熱情是愛……愛,如一條條金色的絲線穿梭在我和學生的心靈中間,散發著誘人的光彩。當我為學生奉獻出自己的愛時,我也收獲著學生的愛。
最后,我想用一首小詩來結束:
當人梯—— 用我們的堅韌,讓學生踩著我們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
當園丁—— 用我們的勤懇,讓科學的百花園永遠五彩繽紛;
當春蠶—— 用我們的才能,讓知識的綢緞從我們身上延伸;
當蠟燭—— 用我們的忠誠,燃燒自己給人間帶來光明。
讓我們在平凡中奉獻,在奉獻中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