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近東突然想起些什么,放下筷子,停止午餐,和一旁的員工討論起來。討論的內容是上午他看過的一份營銷活動的簡報,張近東認為活動的主題用詞還可以斟字酌句的再推敲一下。“今天看、第二天看、一周后看、一個月再去看,會看到很多問題。”
“他們會說我的要求高。”張近東有些自嘲的對《英才》記者說。的確,這不過是一個很細節的小問題,過于摳這樣的細節似乎不應該由一個精力有限的企業家來做。
“很多問題,你必須要了解,作為企業最高管理者,這就像最基礎的入門教育一樣。我們連最基本的拼音字母都不了解,如何去組詞造句,連最基本的阿拉伯數字都不知道,就無從談加減乘除。好比你就是個檢修工,必須檢查出來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張近東說他睡覺要思考這些問題,
醒來也要思考這些問題,不思考不行。
“今年我在工作報告中反復講,蘇寧要居安思危、如履薄冰。社會進步和發展必然很多方面會出現問題,就像我們做企業一樣要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往前走一步,又是不同的問題。”
這并不是焦慮,而是一種超越一切的心態。要知道2009年對于蘇寧來說應當是收獲頗豐的一年,雖然有金融危機的沖擊,但國內旺盛的消費市場讓蘇寧的業績很快就回歸正常增長,公司三季度發布的公告預計今年仍將有25%—40%的同比增長;而另一方面,國美的震蕩讓蘇寧有了領跑行業的機會,至少在店面擴張以及整個網絡體系建設速度上,甩開了國美。
2009年11月5日,蘇寧電器(002024.SZ)發布公告稱,其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億股、擬募資28億元的定向增發方案已獲得證監會有條件通過。此次募集資金中將有14億元用于蘇寧250家連鎖店的發展項目,也就是說未來兩年內,蘇寧的門店總規模將增加到1150家左右;另有10億元資金則投入成都、無錫、重慶、天津、徐州等地物流基地建設項目和北京物流基地建設二期擴建項目,其余近4億元用于補充企業流動資金。
“真正的實力還是體現在企業的各個方面,最重要的是企業的管理,包括對消費者的負責、包括各個方面的利益權衡。實際上很多人看到蘇寧,只是看到了表象,比如店面擴大,B2B等。其實,還是要看后臺、物流,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綜合平臺。這些都需要系統化、信息化的支撐,需要人才的支撐。”
事實上,“習慣了零售行業的辛苦”的張近東這些年來一直堅持的正是建設蘇寧的后臺、物流、信息系統和人才培養。“我認為不單是我們家電行業,也應該是中國零售業,包括我們在社會上樹立起的形象,各個領域都應該把蘇寧作為一個案例。”
“蘇寧在行業中肯定是領跑者、是標桿,這毋庸置疑。”張近東并不避諱談及蘇寧在行業內的地位,“我說蘇寧是標桿,是如何超越自己的問題。我們會借鑒和吸取所有同行的經驗教訓,這個是永遠的。但我們絕對不會把他們作為標桿,因為我們是要創造。”
如何超越自己?張近東的答案是國際化。
“中國現在是世界的制造大國,為什么沒有形成在世界的壟斷?如果蘇寧開在美國、開在歐洲,現在中國的電器出口就不是今天這個情況了。所以,中國制造要走向世界,我們的網絡必須要先走向世界。”
張近東說,蘇寧已經具備了走出去的條件,但現在最根本的問題是“對國外的市場和規則不了解,了解他們必須貼近他們。我們不是空投部隊,走到海外市場最終的目的就是賺錢盈利,所以解決地面問題就要用地面部隊,我們需要的是真正去做實事。”
2009年6月,蘇寧出資5730萬元收購了日本電器連鎖零售商Laox27.36%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并派駐兩名董事,開創了中國家電連鎖行業海外并購的處女航。雖然并購交易額并不大,但重要的是其戰略價值——蘇寧完成了首次海外并購的訓練。
“我們是有條件走到這一步,但是實力和能力,我認為還要再看未來。”對于蘇寧的國際化擴張,張近東說他不會沖動。
[家電連鎖企業]
“中國的連鎖業處在剛起步階段,家電連鎖卻領先一大步,已經基本完成了傳統電器的整合。但是沖得那么快,忽略了什么,經濟危機就給了國美一個深刻反思。”